六零:穿越开局被分家,我人麻了 第556章

市工业局的干部嘴角抽了抽:“这个南州同志啊,立项目可不是嘴上说说那么简单的。”

得有完整的设计图纸和项目方案。

之后得经过工业处的审批,审批过了才能送到中央去,跟其他的项目一块等待更高一层的领导审批,审批过了财政处才会拨款,审批不过就得等,等到下一次审批,或者说等到财政处有钱之后。

这小同志初生牛犊不怕虎,上下嘴皮子一碰就大开口,这不是为难人嘛。

他们以为的要求,只是解决一下物资问题,比如每个月给温南州同志多发点肉票糖票营养票啦,好让温南州同志保护好他的聪明脑袋瓜。

而不是像这种动辄几百万美元的项目,就是他们处长在这坐着也不敢擅自决定啊,得开会!

立项流程,老油条们基本上都懂,都不用他们说的太明白,但这次对面坐着的是一个年轻的小同志,还是个愣头青呢。

市工业局处干部组织了一下语言:“传动系统目前还只是个粗胚,南州同志可以先行完善雕琢一番,再写一份立项申请书,处里肯定会优先考虑的。”

要知道,传动系统可不止能应用在拖拉机上,好多地方都能用的上,如果真的可以再完善精确一下,财政上下就是勒紧裤腰带也会把温南州要的这份资金给省出来。

但目前的情况是,财政吃紧,比起传动系统来,轧钢厂,大型机床厂,油田设备,重型机械厂,还有军工厂哪一个都很重要,哪一个都紧急,都等着拨款,僧多粥少,财政只能做删减。

比起来,还只是个粗胚的传动系统,就得略微往后排。

当然,这些内部情况,也不用跟这位年轻的小同志说的太明白,市工业局的同志稍微提了提,只说:“南州同志有什么要求,尽可以找马博远同志打申请。”

对于市工业局的难处,温南州表示了理解,然后话音一转:“我希望能重启我们厂之前被搁置的项目。”

就是洪工作为主设计师的那一个项目。

温南州了解过了,这个项目本来都已经通过申请,就差组班底开干了,但偏偏主设计师洪工家里出了事,这个项目就被搁置了下来。

项目只是被搁置,不是被撤销,想要重启,并不是难事。

不过市工业局的同志摸不准温南州是想自己带项目,还是有什么别的目的:“南州同志想要这个项目?”

温南州当然不想要,这是洪工的项目,他怎么可能夺人成果,就说:“只是觉得可惜而已,那个项目我们厂准备了挺长时间的,我想跟着进去打打下手。”

这个当然是没问题的。

市工业局的同志当场就给了温南州肯定的答复:“让你们马厂长带着主设计师来处里走一趟,我们开个碰头会,商量一下。”

“好嘞。”

温南州并没有借此提出太多的要求,毕竟他现在虽然说是在工业圈里有了一定的名气,但并没有拿的出手的项目傍身。

太过狮子大开口,会给人留下贪得无厌的感觉。

无论哪一行,过硬的实力才是唯一的底气。

至此,这场谈话就到了尾声。

目送着几位同志离开会议室以后,温南州的心神放松下来。

这几位市工业局的同志来,其实主要是来了解一下温南州同志对自己未来的工作规划的,探一探他有没有换单位的意图。

顺带着再看看这位近来在工业圈名声鹊起的年轻同志。

表达一下组织的关怀,和对有天赋的小同志的看好。

当然也就仅止于此了,还是那句话,温南州虽然显露了一些天赋,可到底也只是有一些天赋。

祖国四万万人口,有天赋者不知凡几,能把天赋转为实力的,却没有多少。

总的来说,市工业局对温南州是有那么一些关注,但并没有投注更多的目光。

所以这一次的谈话算是比较轻松。

市工业处的同志走后没多久,马博远马厂长推门进来:“南州,工业局的同志走了,你跟他们提了洪工的那个项目?”

听工业处的那几个走之前透出来的画风,只要他们厂换一个身家清白干净的主设计师,这个项目立马就可以重启。

马厂长当然是想要项目重启的了:“主设计师你有建议吗?”

温南州果断的摇头,这不是他该掺和的事情,他给自己的定位很清晰,只搞技术不沾权利:“不过这个项目是洪工的,有他在,项目的阻力应该会小一些的吧。”

这也是他的主要目的之一。

拉一把洪工,也能多积攒一些项目经验,为未来做打算。

马厂长人精似得,岂能看不出来温南州的醉翁之意,再者说了,温南州本来也没遮掩过。

不过这并不妨碍他对温南州的好感飙升。

甭管什么时候,知恩图报,雪中送炭的人总是更令人喜欢放心一些的。

“到局里开会的时候,我提一嘴。”

温南州笑了笑:“麻烦厂长了。”

之后就没温南州什么事了,他又回了车间当他的设计师助理。

而马厂长还要跟人事科开个会,商讨一下即将到来的招工考试,并且说:“另外三十个名工人,得八月才能入职。”

剩下的四十个名额,之前他们厂内部已经做过分配了,其中车间工人有三十六名,只有四个坐办公室的干部岗。

其中就有沈穗心心念念的妇联,再有厂办一个,宣传科需要一个,财务上人手也不够用,就这四个科室要人。

而招工的条件,还不能只靠着笔试成绩来决断,毕竟这是针对厂子弟的招工,还得综合考虑一下各家的情况。

种种条件要分出个优先级来。

厂里领导的考量,沈穗都是不知道的,她只知道自己通过了初次筛选,得到了二面的机会,也就是考试。

所以,在二十八号一大早,就精神饱满的等在了拖拉机厂大门处,跟其他人一起,等待着考试。

之前填报报名表的同时,也填报了意向工作,沈穗填的是妇联岗位,就跟同样填报妇联的人一块考试。

进到考场里,她打眼一扫,三十多个人得是有的。

不由得咂舌,三十多个人争一个工作名额,竞争不要太激烈。

只不过有一点是,报考妇联的基本上都是女同志,为什么说是基本呢,因为这三十多个女同志里,站着唯一的一个男同志。

这位男同志的心理素质特别稳当,面对这么多道或明或暗扫向他的目光,依旧坐的坦然自若的。

直到主考官进来,考试开始。


本章换源阅读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