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于科试重在选人,其次是考卷。
是以,科试是允许提前交卷。
不仅允许,还要求考生,越早交卷越好。
这涉及到后面的乡试。
乡试时,第一场阅卷官分五房,每房同考官点第一名。
这就是解元到第五名的由来。
第六名,按老规矩,点给有爵位、官位世袭资格的考生。
至于第七名,则是点给综合第二名。
怎么点呢?
当然是看脸咯。
开玩笑,其实就是看名声,谁在科试表现好就点谁。
日后结成座师和门生的情谊,在官场上,迟早用得到。
可是,提前交卷的举子,就要面临科试考官的询问。
焦廷是专门派来堵庄毅的,肯定会各种刁难。
那么,庄毅选择按时交卷行不行呢?
当然行。
结果就是,按时交卷的学子,他的考卷不给一等。
甚至可能给四五等。
你看吧。
浸润科场多年的官员,熟悉门道,就是有办法能堂而皇之的堵你的科举之路。
所以,庄毅没有片刻懈怠,而是积极的研墨。
他带的墨是上等徽墨,研墨的时候,没有发出一点声音,仔细一闻,还有一股淡淡的墨香。
研墨完,庄毅将砚台放在一侧,闭目片刻,等状态调整好再开始动笔,把稿纸的内容,一字不错的誊写在考卷上。
这一幕,被焦廷看在眼里,心里长叹一口气。
别的考生或是思索,或是写的磕磕巴巴,偶尔有写的快,还在稿纸上写着。
唯有庄毅下笔如有神,快似脱缰野马,一气呵成。
光文采这一块,的确无可挑剔。
如果不是带着命令来,他毫无疑问会点庄毅为第一。
现在嘛……
咱们等着瞧,还有我这一关呢!
焦廷回到明伦堂,刚坐下,就听到衙役来报,有一位举子提前交卷了。
知道是庄毅,焦廷一笑:“让他进来。”
不一会,衙役便领着庄毅进来。
庄毅手捧考卷,目不斜视的走着。
科试的考规很严,如果左右张望,就会被考官记录一笔,不管你文章做得好坏,都会被降一等。
到了台前,庄毅按老规矩,跪下交卷。
跪你妹!一个来故意刁难我的家伙,我却必须跪他。
给我等着!
庄毅跪在几案前,表面一脸恭敬,心里早就吐槽。
焦廷是有心刁难庄毅,拿过衙役递来的考卷,准备挑个错,给个三等四等就行了。
然而,看到庄毅的答卷时,焦廷的呼吸都有些急促了。
只一眼,就感觉一股锐气扑面而来。
馆阁体的造诣,已经达到很高的高度,方、齐、光、乌,每一个都做到极致。
光看字迹,给一等都没问题。
再看具体内容,焦廷不由得端起旁边放的茶水,连喝两口。
这就有点难。
难怪看过庄毅文章的人,都对他推崇备至。
这……这水平都已经达到状元。
看了一遍又一遍,茶水添了两次,焦廷愣是没找出破绽。
他可是庶吉士,最顶尖的词臣!
不过,他此时必须拿出点手段来了,否则没法向毛老交差。
于是突然问道:“出题:知止而后有定。”
闻言,台上其他考官也有些诧异,以往惯例不过是说一句,然后让举子背下一句,走个过场而已。
这回,学政怎么突然问这么有难度的问题。
他们不由有些同情的看向庄毅。
庄毅早有心里准备,一听,立马在脑子里回忆起出处。
出自《大学》:知止而后有定,定而后能静,静而后能安,安而后能虑,虑而后能得。
原句翻译过来,意思是:
知道应达到的境界才能够志向坚定。
在回答时,必须从这句展开,再领悟到大学的真谛,这样才是真正的理解透了这个题目,才是真正理解透了文章。
庄毅快速的抓住了题目要领,几乎在焦廷话音刚落不过几秒钟之后,便淡然的回道:
“学生破题:圣经推止至善之由,不外于真知而得之也。”
这句简单翻译就是:他觉得儒家经典认为,实现最高道德境界的关键,在于获得对道德本质的真切认知。
按照八股文的破题法,只针对这句话进行回答,不外延,也不说后面的内容。
除非对方问起。
焦廷不是有点麻,是很麻:这世上竟有如此怪物,破题速度如此之快。
其他的考官也处于震惊之中,回过神来,有人脱口而出:
“善。”
说完,那位考官便觉得自己冒失了,拱手向焦廷告罪。
“无妨。”焦廷不以为意的摆了摆手,显得很有一番风度。
也因为考官的这句,让他从震惊中回过神来,很自然的把话题引向考题:“后面的内容呢?”
“夫学知所止,天下之真知也,而定静安虑因之。此至善之所由得与?则亦求端于知而已矣……感应拂于外,而事得以眩之,安望止于至善也哉!”
焦廷故意不阻止,就是要他背完,就不信这小家伙,能够一字不漏的背完。
要是出现一个错漏,那就别怪他手下不留情。
然而,庄毅愣是把一整篇八股文全部记下,不仅做到了一字不漏,还非常契合破题内容。
真正是“胸有成竹”!
在场的考官,听得频频点头,就是自己写,也写不出这么好的文章来。
他们本是得了焦廷的暗示,专门给庄毅挑错的。
结果发现,人家比他们这些考官还会。
考官挑错失败。
焦廷也没挑出来,这就尴尬了。
他不可能当着这么多人的面,胡说八道。传出去,他这个庶吉士要被贻笑大方。
这是很影响仕途的。
“解的不错。”焦廷语气上不动声色,“三日后,再来考第二场吧。”
庄毅面上一喜,拱手道:“谢大人提携。”
科试有两场,第一场是考基本功,第二场考论、策、表、判,也就是实用能力。
两场都很重要。
但,一般来说,第一场考的好,会给考官们留下好的印象分。
第二场因为比较活泛,考官们会多多少少松动一些。
焦廷要是在第二场表现严苛,就会把自己的心思暴露无遗。
人家庄毅那可是名扬天下,自己要是暴露了心思,那就是一臭天下。
好难!
焦廷违心的写下评语:文采精华,观之忘俗,台前对答外推内究,体大思精。当为一等上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