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庄毅被中年送到家门口。
两个人挥手道别。
目送中年走远,庄毅回到家。
一夜无梦。
次日。
庄毅背着书箱,准备上学。
出门前,爷爷照旧交代:“路上多加小心,亮哥儿早去早回。”
“知道啦,爷爷。”
庄亮、庄毅应声,一同出门。
爷爷目送两个孙子远去,又回头督促大儿子:“回屋温书。”
庄锦立刻苦着脸回屋。
洞天书院不是每天都上课,偶数在家温书,奇数在校教书。
过了一会。
庄家兄弟二人,跟等待他们的四大才女汇合。
然后一同前往学堂。
与昨日气氛不同,今日格外沉闷。
庄亮是在男学堂没啥感觉。
四大才女,都是一副上学如上坟的表情。
看来被女先生昨天吓坏了。
课堂上。
闵清逸表情冷峻,手拿戒尺:“除庄毅之外,其他人从现在起,都要读论语三篇,诗经五篇,背下来,到我这里来背。背过了,就能吃中饭,不然就继续背。”
嘶!
听到这话,学堂里处处听到倒吸冷气的声音。
整整八篇文章,一个上午背完。
天呐!
女先生把咱们当成庄毅那样的神童了。
一位女学子愤愤地起身,抱怨道:“夫子,我们怎么背的完?”
“背书的时候,从你先开始。”闵清逸一句话,就把她怼得坐下。
闵清逸又扫了一眼众人:“每个人都要背。什么时候背完,什么时候可以吃饭,开始吧!”
下一秒。
屋里响起一片读书声。
闵清逸走到庄毅的这里,拿出了一本书《日讲四书解义》,“你之前修的都是最常见的四书五经。”
“这本《日讲四书解义》是仁宗皇帝修的,是接下来岁试、科试等官方科举的教材。”
“是以朱子的《四书章句集注》为基础,强调 ‘义理’ 阐释,注重将儒家伦理与治国理政相结合,体现 ‘经世致用’ 的倾向。”
“你先翻看一遍。”
庄毅先起身作了一揖,而后坐下,郑重的翻开《日讲四书解义》。
卷一是大学。
大学之道,在明明徳,在亲民,在止于至善。
后面不是“知止而后有定,定而后能静”的内容,而是关于这一句的详细注释:
此一章书是曾子述孔子之言,乃脩己治人之要道,谓之经文,为大学一书之纲领。
果然和之前读的四书五经不太一样。
“你的功底肯定要好得多,不用我逐句讲述,你先把这本书看完,先不用背书,看完就行。”
闵清逸头一次教神童,还没有经验。
庄毅看得欣喜,随口来了一句:“没关系。我也和他们一样,背八篇没问题。”
闵清逸:“……”
偷偷竖着耳朵偷听他们谈话的学子们:?
区别对待,这就是区别对待!
但他们很快就知道,闵清逸区别对待的原因。
“八篇就是八卷,每卷近一万五千字,八卷最少十二万字。”闵清逸脸色有些吃惊。
庄毅正看得起劲,听到这话,抬头笑道:“应该问题不大。”
闵清逸:!
嘶!
这就是神童和学渣的区别吗?
学子们不敢再听了,纷纷埋头读书。
“有问题吗?”庄毅问。
“没、没事。”闵清逸感到呼吸困难,让庄毅念书,她要到外面好好的透一口气。
庄毅没再抬头,连四周的念书声,都和他没有关系。
整个人沉浸在书里,从“大学一篇为古帝王立学垂教之法”开始,一直往后看,边看边记。
时间就在童子的指尖,翻书声中,悄然的流逝。
闵清逸在外面,偷偷的看着,不知该怎么讲。
隔壁男学堂的夫子,也过来几个,都轻手轻脚的过来。
他们也想看看神童是什么样。
“别看了。”闵清逸摇了摇手,小声道,“他已经这个姿势很久了,完全看进去了。”
夫子们看其他学子,个个姿态不同,一看就知道背的内容不多。
再看庄毅,看书的姿势没变,这都是其次。
关键是眼神,整个眼里都充满了光,明显是看进去了。
哦哟。
不愧是神童!
“他看了多少本?”有一个夫子好奇地问。
“已经五本了。”闵清逸自己都吃了一惊,“他说一个上午看八卷,然后背八卷。”
“天呐,那啥,我们回去了。”夫子们也怕。
主要是丢不起这个人。
闵清逸就惨了,不得不面对这个可怕的神童。
她度日如年的熬到了午饭前。
不想挨饿的庄毅,站起来:“夫子,学生背的内容多,请您让学生第一个背诵吧。”
现场一片安静。
万柔心道,就让我看看神童的可怕吧。
该来还是来了,闵清逸轻咳一声:“你背吧。”
接着。
便听庄毅清脆的声音响起。
“《大学》一篇,为古帝王立学垂教之法。孔子详举其次第以示人,曾子复分为十传以解之……”
他口齿清楚,断句精准,抑扬顿挫,背诵的一字不差。
整个学堂的学子个个瞠目结舌。
不是,仅一个上午而已,就可以背这么多内容吗?
太、太可怕了。
闵清逸感觉到自己的心跳,一本接着一本的翻,震惊变成了惊喜。
自己真是收了一个吓人的弟子。
“则师济满朝,庶务就理,于以奏升平康泰之治,不亦休哉!”庄毅最后一句背完,所有人纷纷侧目。
“好,坐下吧,不对,你可以去吃饭了。”闵清逸惊喜。
其他的学子,都满脸震惊,心服口服。
不料,庄毅并没有走,而是道:“启禀夫子,方才背的内容,学生想先自己解答一番,等吃完午饭,请夫子斧正。”
啊?
闵清逸一愣,说道:“那你解答,我听着,有问题就记下来,下午再一起探讨。”
赶紧翻开她老师,阮子清写的讲义,拿起毛笔,蘸上朱墨,紧张的看向了庄毅。
其他学子面面相觑,到底谁是夫子,谁是学生?
“开篇第一句,”庄毅先把内容背了一遍,再解答道:“此句围绕《大学》的性质、编纂脉络及意义展开……”
闵清逸频频点头,目露赞叹。
这就是所有夫子喜欢好学生的原因!
一点就透。
就是……眼前的神童,太太太可怕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