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县试的第一场,叫做正场。
这一场的考题为四书文二篇,五言六韵试帖诗一首。
题目比较简单,考的是基本功。
庄毅看到木牌上的题目,嘴角勾起一抹笑意。
也是巧了。
自己上一世在书上就看过这些题目,还看过怎么破题。
第一题出自《论语·雍也》:子谓仲弓曰:“犁牛之子骍且角,虽欲勿用,山川其舍诸?”
第二题出自《中庸》:道其不行矣夫。
四书文的题目早已抄在草稿上,而且庄毅学过,可以说信手拈来,所以一点都不急。
庄毅把注意力放在试帖诗上。
试帖诗的题目,是一句诗:惊雉逐鹰飞。
科举考试中试帖诗就是这样,题目都是摘自前朝诗人的一句诗甚至是一个典故,然后你就开始根据这句诗开始做试帖诗。
庄毅想起来了,这首诗出自《冬狩行四韵连句应诏诗》,是南北朝时期庾信写的应诏诗。
全诗:校猎长杨苑,惊雉逐鹰飞。腾猿看箭转,鸣笳河曲还。
试帖诗不需要你写有思想的东西,只要符合格式,最好是契合八股。
事实上,不用太费心于试帖诗。
县试最主要的是八股文!
看完所有试题,庄毅心中有数,把宣纸放在桌子一侧,用镇纸压住,从篮子里取出吃的,津津有味的吃起来。
吃了几口,感觉口干了,又拿出水壶喝了几口。
熟食、卤肉都被官差切开,庄毅用筷子夹起,细嚼慢咽。
吃了一些,感觉瞌睡,早上起来的太早,干脆躺在板凳上睡一会。
这一幕,落在其他考生眼里,充满了震惊。
坐在对面的考生,就看到了庄毅吃喝和睡觉,想起他就是那个年仅九岁就敢跑来县试的少年,不禁摇了摇头。
这个小子来的还是太早了。
他的年纪连千字文都未必背的明白。
就连没听说过庄毅的考生看见,都不禁摇了摇头。
庄毅对此一无所知,只在考场呼呼大睡。
反正考一天,他一点都不担心,时间会耗光。
“想我辈算是读书之人,十年寒窗,却要和这样的人同场考试,即便是考中小三元,也会遗憾。”
“反而让这孩童引为谈资,在别人面前夸夸其谈,说当年和谁谁待在同一个考场。”
能看到庄毅的考生,渐渐的,都有这个想法。
过了一个时辰。
庄毅醒了,活动了一下筋骨,感觉自己精神好了许多。
这时候开始研磨、蘸笔,在宣纸上开始写答案。
用的是馆阁体——这是科举考试的标准字体,毫无风格,但整洁漂亮。
当然,朝廷这么做,也是为了公平起见。
毕竟字体的变化,很容易被当成一种信号,传给阅卷人。
所以很多人跳出历史环境的指责,仔细一想,都是无的放矢。
写了半个时辰,就完成三道题。
不能提前离场的情况下,庄毅只好把卷子放在一边,不能有任何折叠。
然后,从篮子里拿出食物,继续吃,吃完睡。
全天有条不紊的庄毅,做梦都想不到,自己吃饭的这个行为被对面的考生视为饭桶。
睡觉则被视为自暴自弃。
在鄙视、嘲讽、同情中度过一天,快到傍晚,一声啰响。
官差过来收卷子。
考生不许乱走乱动,等官差收完卷子,又敲了一声啰。
这时候,大伙才能收拾东西,有序的离开考场。
庄毅收拾了一下,发现吃的喝的,都被自己弄光了,只需要背着被子和提着文房四宝就可以走了。
刚出来,就遇到了山长,他接过庄毅背上的东西。
“感觉如何?”山长笑着问道。
“还好。该吃吃该喝喝,学生还在号舍美美的睡了一觉。只可惜,下午有股味道,学生没有准备棉花,有点难闻。”
听到自己的爱徒,满脑子都是吃喝玩乐,山长笑吟吟的。
下一秒,鼓励庄毅:“好,很好,继续保持这种心态。”
走了几步,就看到了大伯,哆哆嗦嗦的。
“大伯,你还好吧?”
“好什么好,我都快冻死了,阿嚏!”大伯揉了揉鼻子,忽然想到了一件事,灰溜溜的跑了。
跑得真快……
庄毅有些无语,但没说什么。
山长边走路边道:“这第一场考完,第二场在两天后,这两天是留给考官阅卷的时间,后天的中午,就会发榜。”
“第一场通过的人会列在名单上,在名单上的人可以参加第二场,若是没有通过第一场,就可以回家了。”
“这两天可以好好休息,养精蓄锐。”
庄毅认真听着,一脚深一脚浅的走着。
忽然,听到身后传来愤怒的声音:“山长,学生要举报庄毅。”
回头一看,原来是和庄毅联名担保的书院学子。
“怎么啦?”山长问。
那学子愤怒的道:“据学生的朋友说,他到了号舍不是吃就是睡,用于作答的时间极少。”
山长一听是这么回事,就笑道:“每个人有自己的喜好,只要没有违反考场条例,就不要深究。”
“山长这是包庇!”那学子的脸涨得通红。
从镇上出发一路到县里,山长几乎把心思都花在庄毅身上,而庄毅很明显辜负了山长的期望。
在他们的眼中,山长的所作所为,不可理喻。
对此,山长只淡淡一笑:“你以后,会明白我的苦心。”
那学子恼怒到了极点,说出了让自己面红耳赤、惭愧一辈子的话:“此子朽木不可雕也!”
回到客栈,在山长的帮忙下,庄毅把东西放回房间。
山长便出去应酬。
庄毅则在换了身干净衣服后,到客栈点了丰盛的吃食——三菜一汤,加两个馒头。
正低头吃着,就听到四周传来嗤笑声,一抬头,发现他们对他又是摇头又是窃窃私语,还指指点点。
咋回事?
不会是我在号舍的事被传出去,让大伙误以为我是酒囊饭袋。
算了,庸人自扰。
庄毅毫不在意的吃着,就见大伯走过来。
“毅儿,你怎么能在考试的时候睡觉?”大伯拿出长辈的样子,“不过现在说什么都迟了,这次回去,要好好反省。”
“大伯,你就认定我会回去?”庄毅微笑地问道。
大伯叹了一口气,又摇了摇头,孺子不可教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