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半月时光。
弹指而过。
咸阳宫,麒麟殿。
晨光透过高窗,将殿堂映照得庄严肃穆。
百官肃立,气氛却与往日略有不同,少了几分压抑,多了几分难以言喻的期待与紧绷。
空气中仿佛都弥漫着一股无形的,来自宫墙之外,汇聚了天下士子希望的文气。
御阶之上。
嬴政玄袍冕旒,威仪如山海,目光透过珠帘,扫视着下方的臣子。
丞相李斯手持玉笏,稳步出列。
他的声音洪亮而沉稳,回荡在寂静的大殿之中,汇报着科举最后阶段的筹备事宜。
每一项都关乎这场帝国盛事的成败。
“启奏陛下。”
李斯微微躬身,条理分明地奏禀。
“其一,各地郡县取中之士子,共一万三千七百余人,已悉数抵达咸阳,登记造册完毕。”
“为显陛下天恩,使寒门士子能安心应试,臣已会同治粟内史府、将作少府,抽调部分钱粮,对其中生活确有困顿者,予以适当补贴,助其度过考期。”
此言一出,殿中不少出身寒微或体恤民情的官员皆微微颔首,面露赞许之色。
此举无疑能收买大量寒门士子之心,彰显帝国仁德。
嬴政端坐龙榻,并未表态,只是静静听着。
李斯继续道:“其二,考院兴建已全面竣工。”
“期间,依殿下前议,允许多名贫寒士子以工代赈,参与些力所能及之事。”
“此举不仅使其挣得了所需盘缠,更让其得以提前感受考院之恢弘肃穆,于安抚士子情绪,减少陌生惶恐之感,大有裨益。”
这巧妙的设计,既解决了实际问题,又潜移默化地进行了心理疏导,听得嬴政似乎几不可察地点了点头。
“其三,”
李斯的声音提高了几分,带着十足的把握。
“考试为期三日,其间数万士子之饮食、饮水,夜间照明所需灯烛火油,均已备置充足!”
“臣已责令专人反复查验,绝无短缺变质之虑,并可随时补充。”
“各考场之茅厕,盥洗之处亦安排妥当,务求秩序井然,不出纰漏。”
这是最繁琐,也最易出错的细节,李斯汇报得格外仔细。
“其四,亦是重中之重。”
李斯神色变得无比凝重。
“所有命题、抄录、封存流程已全部完成。”
“三场考试之试卷,均已按最高密级,以火漆、秘印双重密封,存入特制玄铁箱内,由黑冰台、卫尉府、暗河三方共同派高手看守,绝无泄题可能!”
“阅卷官亦已入驻指定别院,与外界彻底隔绝。”
听到此处,嬴政终于缓缓开口,声音透过珠帘,平稳却带着重如山岳的压力。
“嗯。”
“做得不错。”
他顿了顿,目光似乎扫过李斯,又扫过垂首恭立的赢子夜,以及殿内所有官员,声音陡然变得无比严肃,带着一种不容置疑的决绝。
“科举取士,乃帝国首创,关乎国本,亦关乎天下士人之心!”
“此番一举一动,皆在天下人注视之下!”
“朕,要看到的是一场公正、严明、有序、足以彰显大秦气度与实力的盛会!”
他的声音在大殿中回荡,每一个字都如同敲击在百官的心头。
“尔等需谨记,凡与此事相关者,无论官职大小,务必竭尽全力,精益求精!”
“绝不容许出现任何差错,任何舞弊,任何有损帝国颜面之事!”
“若有玩忽职守,徇私枉法者……”
嬴政没有说完,但那骤然变得冰冷如实质的杀意,已让殿内温度骤降!!
所有官员都不由自主地屏住了呼吸,后背沁出冷汗!
“臣等谨遵陛下教诲!”
“臣等必竭尽全力,万死不辞!”
以李斯为首,文武百官纷纷躬身应诺,声音整齐划一,带着前所未有的郑重。
嬴政微微颔首,不再多言。
李斯等人领命,心中那根弦绷得更紧了。
他们知道,陛下这番话绝非虚言。
这场科举,只能成功,不能失败。
任何一点微小的失误,都可能引来雷霆之怒。
朝会散去,百官怀着各种复杂的心情走出麒麟殿。
咸阳城的上空,仿佛也因为这场即将到来的大典,而凝聚起越来越浓,令人窒息的紧张与期待。
山雨欲来风满楼。
而这场“雨”,关乎着帝国的未来,也关乎着无数人的命运!
……
退朝的钟声余韵未绝,百官如同潮水般从麒麟殿中涌出。
李斯并未像往常一样径直返回丞相府,而是快步追上了走在前方的赢子夜。
“殿下,请留步。”
李斯的声音压得较低,透着公务之外的凝重。
赢子夜闻声停下脚步,转身看向这位今日在朝堂上备受压力的丞相,神色平静。
“丞相还有何事?”
李斯从宽大的袖袍中取出一份不算太厚,却显得格外沉重的绢帛名册,双手呈上。
他的脸色严肃,低声道:“殿下,此乃黑冰台近日所查,陛下命人交给臣的。”
“其上所列,是部分自入咸阳以来,行为‘活跃’的士子名录。”
赢子夜目光微动,接过名册,并未立刻打开,只是看着李斯。
李斯继续解释道:“这些士子,或多次携礼拜访朝中重臣府邸,或与其他皇子门下走动频繁……”
“其心其行,恐非专注于科举本身。”
“陛下之意,是让臣与殿下知晓此事,早做提防。”
赢子夜这才缓缓展开名册,目光快速扫过上面一个个名字及其背后标注的拜访记录,接触对象。
他的脸上没有任何表情变化,唯有眼底深处掠过一丝冰冷的了然。
这些名字中,有些是地方豪族子弟,有些是旧六国遗贵后裔。
他们显然并不满足于仅仅通过考试来获取功名。
而是试图用更“便捷”的方式,提前铺路。
合上名册,赢子夜的声音平淡无波,却带着一种不容置疑的铁血意味。
“科举之制,旨在唯才是举,打破陈规。”
“父皇将此重任交予你我,便是要看到一场绝对公正的选拔。”
他抬眼,目光锐利地看向李斯。
“他们若真有经天纬地之才,能凭自身学问堂堂正正考入万世书院,为帝国效力,本公子乐见其成,绝不因他们拜访过谁而另眼相看。”
话锋陡然一转,语气瞬间变得森寒刺骨。
“然,若有人企图借此机会,行钻营苟且之事,妄想以钱财,人情玷污科举清名,走那歪门邪道……”
赢子夜将名册递还给李斯,每一个字都清晰冰冷,带着凛冽的杀意。
“那便是自寻死路!”
“丞相,将此名册备份,交由暗河与黑冰台共同监控。”
“科举之后,若榜上有名者,皆凭真才实学,此事便作罢。”
“若有无才无德,却因钻营而妄图窃据功名者……”
他顿了顿,吐出四个字。
“杀一儆百!”
李斯接过名册,手心竟感到一丝沉甸甸的寒意。
他立刻躬身,神色无比肃穆。
“臣,领旨!”
“定当严密监控,绝不容许此等蠹虫败坏科举大事!”
他深知,赢子夜这番话绝非戏言。
这位公子,对于维护科举的公正性,有着超乎寻常的决心和冷酷手段。
而这份名册,此刻已不仅仅是一份名单,更是一道催命符的前奏。
赢子夜微微颔首,不再多言,转身离去。
玄色衣袍在晨光中拂动,带起一丝令人心悸的冷冽气息。
李斯站在原地,看着赢子夜远去的背影,又低头看了看手中的名册,深吸了一口冰冷的空气。
接下来的日子,咸阳这潭水,恐怕要掀起真正的腥风血雨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