姜绾臻指尖摩挲着冰凉的蝶腹,想起男人温润的嗓音。
“这支簪子,蝴蝶振翅欲飞,灵动鲜活,配你正好。”
她缓缓舒出一口气,平复心绪。
贵妃赏,皇子赠。
这其中的分量,远不止银子能衡量。
“小姐,二皇子殿下为何要把这么贵重的簪子给您呀?”
柳禾挠挠头。
“听闻这是贵妃娘娘戴过的,寻常人连见都见不到呢。”
姜绾臻低笑一声,将锦袋系好收进妆奁。
“别胡思乱想。”
“或许是赏,或许是试。”
她淡淡道。
“姜家这潭水,本就不清,如今添了这簪子,怕是要更浑些了。”
与此同时,徽月阁。
姜徽玉刚回来,就立刻变了脸色。
她一把挥开递来的茶盏,茶盏摔在地上碎裂开来。
热水溅湿了丫鬟的裙摆,吓得人连忙跪地求饶。
“滚!都给我滚出去!”
姜徽玉厉声尖叫,眼底满是疯狂的怒意。
屋内的丫鬟们不敢多言,连滚带爬地退了出去。
屋子里只剩下姜徽玉一人。
她跌坐在椅子上,胸口剧烈起伏。
禁足?还要抄写《内训》?
她姜徽玉何时受过这种委屈!
这一切都是姜绾臻造成的!
若不是这个乡野丫头,她还是那个备受宠爱的姜家大小姐,皇子们的目光也只会落在她身上!
“姜绾臻……”
她咬牙切齿,眼神愈发阴狠。
“你给我等着,我绝不会就这么算了!”
她不能就这么被禁足,更不能让姜绾臻在府里站稳脚跟。
祖母偏心她又如何?
只要姜绾臻消失,或失去利用价值,一切就都会回到原来的样子!
一个疯狂的念头在她脑海里成型。
她要铤而走险,除去这个心腹大患!
姜徽玉深吸一口气,压下眼底的狠戾,扬声道。
“来人,把夏果带过来。”
一盏茶后,夏果低着头进屋,
“大小姐。”
姜徽玉示意她上前,压低声音问。
“这几日姜绾臻在府里都做些什么?有没有什么特别的习惯?”
夏果想了想,回道。
“二小姐平日里不怎么出院子,多数时候在屋里看书练字,或是跟柳禾说说话,不过……”
姜徽玉迫切追问。
“不过什么?”
“不过她有个习惯,每天傍晚吃过晚饭后,都会带着柳禾在府里的小花园里散步,说是乡下住惯了,傍晚走一走舒服。”
“傍晚散步?”
姜徽玉眼中闪过一丝算计的光芒。
“她一般走哪条路?身边只带柳禾一个人吗?”
“是的。”
夏果点头。
“小花园靠近西边的假山,那边比较僻静,平时没什么人去,二小姐散步时不爱带太多人,就柳禾一个陪着。”
姜徽玉满意地笑了,手指轻轻敲击着桌面。
“很好。”
“你下去吧,继续盯着她,有什么动静立刻来报,千万别让她发现你的身份。”
“是。”
夏果躬身退了出去。
屋子里再次安静下来,姜徽玉站起身,在屋里来回踱步。
小花园、假山、僻静、傍晚……
这些条件简直是为她量身定做的!
只要在那里制造一场“意外”,比如让姜绾臻失足掉进假山旁的池塘,或是毁了那张叫人生厌的脸。
到时候神不知鬼不觉,谁也查不到她头上!
她立刻写了张字条,叫来丫鬟。
“把这个交给西跨院的刘管事,让他按字条上的吩咐去做,事成之后,这锭银子赏给他。”
丫鬟接过字条和银子,连忙点头应是,转身匆匆离去。
那刘管事是府里的老人,手脚不干净,平日里受了姜徽玉不少恩惠,让他办这种阴私事再合适不过。
姜徽玉看着丫鬟离去的背影,脸上露出一抹阴冷的笑容。
姜绾臻,这可是你自找的。
别怪我心狠,要怪就怪你不该回来,不该抢我的东西,更不该让五殿下也对你另眼相看!
若是失了容貌,看你还怎么勾搭权贵。
得不到好姻缘,在老夫人跟前,也就彻底没用了。
思及此,姜徽玉脸上露出愉悦的笑容。
属于她的东西,她一定会亲手拿回来!
这京城里的风光,这贵人的青睐,都该是她的!
朝晖院。
夏果刚进院子,就见姜绾臻正就着烛火,坐在廊下翻书。
她强压着心慌,走上前福身。
“二小姐,奴婢瞧着今晚月色好,小花园的晚香玉开得正盛,要不要现在去散散步?”
她刻意挤出笑容,眼神却飘忽不定。
姜绾臻抬眸,目光落在她紧绷的面容和不自觉绞动的手指上。
她不动声色地合上书。
“这么着急?”
夏果被她看得一哆嗦,连忙低下头。
“奴婢只是觉得月色难得,怕小姐错过景致……”
“是吗?”
姜绾臻站起身,理了理裙摆。
“那就去吧。”
她转身对柳禾道,“把灯笼带上。”
柳禾虽觉夏果有些奇怪,但见小姐气定神闲,便没有多话,取了灯笼跟在后面。
姜绾臻走在前面,指尖悄悄触到袖中藏着的银针。
往小花园去的路上,夏果一直走在侧后方,眼神频频往路边的阴影处瞟。
姜绾臻将这一切看在眼里,心里提高警惕。
快到假山附近时,她故意放慢脚步,借着灯笼的光打量四周。
这里树影斑驳,假山挡住了大半月光,确实是下手的好地方。
就在这时,两道黑影从假山后窜了出来,手里拿着沾了灰浆的布巾,直奔姜绾臻而来!
姜绾臻眯起双眼,身形瘦削,再看衣裳,应该是府里的小厮。
“小姐小心!”
柳禾吓得惊呼一声,下意识想挡在前面。
姜绾臻却比她更快。
她侧身避开为首小厮的扑袭,同时从袖中抽出银针,快如闪电地往对方手腕刺去。
那小厮只觉手腕一麻,手里的布巾“啪”地掉在地上,疼得嗷嗷直叫。
第二个小厮见状,举着布巾就要往姜绾臻脸上按。
就在这时,一块小石子从暗处飞来,“咚”地砸在他膝盖上。
小厮腿一软,踉跄着往前扑,正好撞在假山石上,疼得龇牙咧嘴。
姜绾臻心头微动,知道是暗中有人帮忙。
她没回头,趁着两个小厮慌乱之际,又取出一根银针,精准地刺中第二个小厮的胳膊。
那小厮顿时觉得半边身子发麻,再也站不稳,瘫坐在地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