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怎么不打把伞?”
“着急找你,忘了,闻肃不在家?”戚爱玲拍着帽子上的雪,问道。
“单位加班呢,什么事啊?这么大的雪还跑过来。”
徐芝琳把戚爱玲肩上的雪拍掉,倒了杯热水递给她。
今年的冬天似乎格外冷。
戚爱玲喝了口热水,满脸忧愁地说:“我爸妈大哥都被人举报了,爸妈怕连累我们要跟我断绝关系。”
徐芝琳叹气:“叔叔阿姨也是为了保护你们一家四口,听他们的。
这只是权宜之计,又不是真断绝关系,等风头过了你还能暗中帮助。”
穿越过来第十八年,三年饥荒结束没几年运动开始。
并有越演越烈的趋势。
亲眼所见,远比徐芝琳知道的历史更为疯狂、残酷。
六年前徐芝琳调到街道办,远离了风险大的职业。
翻译工作进入六十年代就没再接。
昔日的同事就有遭殃的,包括刘仲晖,还有杨竹君。
要么去了乡下,要么扫厕所,要么就是去了农场。
剩下的都战战兢兢,生怕哪天自己也被学生给举报了。
罗美菱的哥姐前两年就被举报去了乡下,儿女也跟着遭殃。
搞得罗美菱现在也像惊弓之鸟,就怕哪个天杀的把张有福给举报了,她也得跟着去乡下挑大粪。
三年前徐玉珠大学毕业参加了工作,离开京市去了南方一所城市的军工厂。
张凯旋大学毕业在水利部门工作,中学没毕业的张胜利本要接罗美菱的班,被红眼病的人盯上,只能去下乡。
过两年再想办法把人给弄回来。
李兰花的两个女儿没考上大学,三线建设去了西南。
李家旺、宋建党、宋建军中学毕业选择参军。
宋小梅中考超常发挥,考上中专,工作两年后调去支援三线建设。
院里的孩子们都各奔前程。
岳蓉的儿子岳思齐大学没念完就乱起来,现在在机关工作。
胡幸娟生了老六后就没再要孩子,赵民安和赵娴都能有足够的时间学习,兄妹俩也争气,都考上了大学。
进了保密单位工作。
晚婚晚育的陈威和戚爱玲的一双儿女不到十岁。
戚爱玲沉默了片刻说:“我想跟陈威离婚,跟父母大哥一起下乡,有我在他们才不会被欺负。”
乡下生活苦,而且他们那样的身份会被区别对待,父母年纪都大了,哪里做得了重活。
她力气大,也能打,去了乡下干农活她没问题,也没人敢欺负他们。
“那孩子怎么办?不管他们了?咱们两家离的远,孩子们又在不在这边上学,不然我还能帮你看着。
依我看,你不如就先跟你叔叔阿姨断绝关系,然后再找关系,花些钱让人暗中照顾他们。”
两个孩子都在上小学,陈威职位越来越高,工作也越来越忙。
戚爱玲要顾娘家人,两个孩子就可怜了。
戚爱玲心乱如麻,哪边她都舍不下。
就是不知道该怎么办才来找个徐芝琳。
“这都什么事儿啊,早知道,早知道还不如早点让我爸妈回乡下老家待着,免得碍了某些人的眼。
在老家起码还有人亲戚照看,吃不了什么苦。”
“事已至此,还是想想接下来怎么办。你嫂子和侄子侄女呢?他们也要去乡下?”
戚爱玲叹气:“大难临头各自飞,我还没收到消息,我嫂子就跟我哥离婚,并让孩子们跟我哥断绝了关系。
更过分的是,我大嫂刚跟我大哥离婚,竟然当天就跟举报我家的那个男人结婚了。”
徐芝琳震惊:“啊,你大嫂跟你哥感情不是挺好的吗?”
她两辈子听到的奇葩新闻,加起来都没这三年多。
真是活久见了。
这是个疯狂的时代,有些人为了自保,不得不做出违心之事。
戚爱玲:“谁说不是呢,说变就变了,她嫁给我大哥三十年,这么多年对我一直很好,我就是想恨她都恨不起来。”
徐芝琳沉默了片刻,建议道:“你还是好好跟阿威商量商量,再做决定,免得将来孩子们怨你。”
不到十岁的孩子正是需要母亲呵护的年纪。
哪怕戚爱玲离开他们情有可原,可对他们的心灵也会造成伤害。
她没被父母宠爱过,遇到这种情况她绝对毫不犹豫的选择丈夫和孩子。
戚爱玲的情况不同,她见过她跟父母的相处模式
社恐的戚爱玲哪怕已经为人母,依然会跟父母撒娇。
跟父母的感情很深厚。
否则也不会愿意抛下丈夫孩子,陪父母哥哥吃苦。
戚爱玲跟陈威商量后决定采纳徐芝琳的建议,跟父母断绝关系,然后找关系给他们安排到稍微好点的地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