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幼年学的刺绣手艺,年少时学的裁缝手艺,都成了她安身立命之本。
衣服做的好,还受到领导的嘉奖。
管红瑕给徐玉珠带了两套衣服鞋子过来。
都是她亲手缝制。
买布需要布票,寻常人家要做衣服得凑布票,但在纺织厂工作的工人能买到不要票的瑕疵布。
这年头,没人会嫌弃染色不均或有其他问题的布。
总比没布穿补丁摞补丁的旧衣服好。
没点关系还买不到瑕疵布。
四合院里有几位在纺织厂工作,厂里有了瑕疵布卖就会买回来邻里之间分一分。
管红瑕凭自己精湛的手艺,接触到的人层次越来越高。
不用她开口,自然有人会有人把多余的布送给她。
她没有在顾家时那样的爱美,穿的很大众低调。
得到好看的布就给徐玉珠做了衣服送过来。
大部分女性穿的都是蓝色白色黑色,也不是没有颜色鲜艳的布。
只是那些好看的布很难买到。
导致满大街都是那几个颜色。
徐玉珠回来就见到漂亮的衣服鞋子,还有一大包刘朔寄来的食物。
在如何艰难的岁月里,徐玉珠都没过过缺衣少食的日子。
管红瑕来京市后,她的衣服鞋子书管红瑕包了,吃食有父母,干妈一家和姨妈。
不但不用挨饿,还营养均衡。
刘朔对这个妹妹很疼爱,海边的干货月月寄,生怕她营养不良,跟战友换了奶粉麦乳精之类的金贵营养品寄过来。
张凯旋几人羡慕的话都说腻了。
虽说他们这些抱大腿的也没少吃,可还是羡慕的不行。
年前闻肃单位分福利房,筒子楼的两室一厅。
徐芝琳不喜欢筒子楼,闻肃也不大看得上。
房子隔音太差,用同事的话说,隔壁放个屁声音大点都能听到。
压根没隐私。
徐芝琳单位上半年就分了房,她刚好在第一批分房名单里,只有一间,面积不大。
打算跳槽,也不想跟一群同事们住一个筒子楼,徐芝琳就把分房名额让给了关系还不错的同事。
这次闻肃单位分房,虽不是想要的独门独院,夫妻俩商量后还是决定要下房子。
两人不大看得上的房子,邻居们满心羡慕。
张有福的单位也开始分房,能住楼房了罗美菱成天喜气洋洋,跟邻居们分享等拿到钥匙她要怎么布置房子。
这份喜悦冲淡了饥荒带来的阴霾。
福利房也是要给房租,但租金很便宜,而且,那才是自己的家,跟住这里意义不同。
租房住始终少了归属感。
“哎呦,我跟老李这辈子怕是住不上楼房了。”饶大姐惆怅又心酸。
前年才开始有分福利房的政策,李保贵眼巴巴的盼了三年都没盼到。
不是所有工厂都有福利房,李保贵运气不大好,工作的单位就没有。
饶大姐厂里倒是有,但她工龄不够,也没有分房的资格。
这四九城里有多少人有属于自己的房子的,本来大家觉得一直租房住也没什么。
可街坊们都陆续分到房搬走,一个院里的邻居也要搬走两家,留下的饶大姐和已经退休的卓大爷,心里就空落落的。
李兰花吃了太多太多的苦,是个非常容易满足的人。
她有稳定的工作,两个女儿上着高中,明年就要考大学。
不管能不能考上那也是高中生,能找到工作。
因此,有没有自己的房子对她来说没太大关系。
刘大**儿子也分到房了,只不过屋子太小,一家人住一起比住四合院还挤,她就不愿意搬过去。
卓大爷跟她对着干了一辈子,这次倒是跟她达成了共识。
老两口就继续住在四合院里,另一间屋子退了回去。
大半个四合院都是宋振明的,虽说房子租不租,租给谁他完全做不了主,那也是有房一族。
没有分房的资格。
放弃继承房产的宋振忠,倒是分到房了。
“你退休还有好几年,家旺爸的还有十来年,肯定能分到,别着急。”徐芝琳安慰道。
李家旺:“妈,就算你跟我爸分不到房,我以后肯定让你们住上楼房。”
饶大姐搂着儿子:“妈就等着享你的福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