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周第一纨绔,烧纸买下双胞胎 第452 新鲜出炉的大僧录(上)

眼看着老和尚像是些投降名单一样,歘欻欻写完了一张举荐赐官的奏折后,张永春满意的点点头,心里也有些意外。

没想到,自己本来是准备整一个活的,结果这老和尚给自己一眨眼整了个好活。

好啊,真是意外之喜。

这大僧录虽然不是正经的朝廷命官,只是个寄禄官,但是好歹也是正五品。

就这个等级的寄禄官,已经是花钱买不到的了。

没想到,老娘花了几千块钱,给自己换了这么一个位置下来。

“既然如此,老衲就不耽误星君休息。”

而签署完了折子,福安也像是放下了一身的事情,面色轻松起来,行了个礼。

“大师慢走。”

张永春点点头,目送着福安离开了自己的房间。

在三斤半凛冽(你就权当他是)的目光注视中,福安踏步离开了这间禅房。

而直到他出门的那一刻,老家伙的脸上才露出彻底的轻松表情来。

他相信张永春是星君吗?

信,但又没有那么信。

但是老和尚知道一件事。

那就是,就算这些东西都是假的,但就以张永春现在表现出来的本事,也值得与他结个善缘。

你既然有通天的本事,就算你是妖精,可是如果你自称为神,也没人回质疑。

而福安觉得,张永春现在就是这只妖精。

因此,他果断地决定,相信自己的膝盖!

时间这东西就像月抛后的小姐姐,你想留的时候怎么留都留不住。

一眨眼的功夫,已经到了鸡叫三遍之时。

皇城边上,沐亭的宅府内,此时暖阁里正绛绛的烧着安神香。

榻上的沐亭眉毛动了动,睁开眼睛,已在内侍的服侍下起身。

不去管一旁光溜溜的两名暖床丫鬟悄无声息地退下,他舒展了一下筋骨。

一张口,声音带着晨起的沙哑,问道:

“府里点卯了吗?”

一旁躬身侍立的内侍连忙回答:

“回相爷,府内还未到点卯的时辰。”

沐亭是先皇亲敕的顾命大臣,要保证安全。

因此他府内自然是有一队御龙直,每日要点卯护卫的。

长期以来,他也习惯了用点卯来询问时间。

听到御龙直尚未点卯,沐亭微微颔首:

“嗯。

准备早膳吧,今日有常朝,需得早些入宫。”

“是。”

内侍应声退下,沐亭站起身来,穿着便服走了几分钟来到偏厅。

他这等大宅院,自然是时常坐着热水灶,捅开后便能做饭。

厨师也有随时待命的,方便迎来送往。

因此,没一会内侍便领着仆人端来了几样精致的清粥小菜和点心。

捋了捋胡子,沐亭坐在桌前,目光扫过餐桌,见到一旁空空如也的作为,眉头微蹙:

“大公子呢?还没起?”

内侍小心翼翼地道:

“回相爷,大公子……还未起身。”

沐亭轻哼一声,语气又恢复了原来的不咸不淡:

“看来这大理寺判寺的闲职,倒是把他养得越发懒散了。

去,把他叫起来,用了早膳,随我一同入朝。”

“是。”

相爷有话,内侍也不敢怠慢,连忙去往沐恩的院落。

沐恩是沐亭的独子,也是嫡子,沐亭四个儿子,奇奇怪怪的死了仨,就剩下这独一个。

吸取了其他几个儿子吃饭噎死,喝水呛死,看老娘们被吓死的教训,为了让这个儿子活下来,沐恩可是没少煞费苦心。

愣生生给自己儿子整进了天底下最安全的位置,大理寺。

为此,他甚至不惜单独奏请,给儿子开了一个闲职,大理寺判寺。

因此,大理寺判寺这个闲职并不需要上朝不说,因为他的爹位高权重,因此在大理寺内也很少要求他入册行官。

所以,他也养成了懒散的性子,此时正抱着枕头在那睡觉。

直到内侍进门表示你爹喊你吃饭,这才惊恐的从床上爬起来。

不多时,沐恩睡眼惺忪、衣冠略显不整地快步走来,对着沐亭躬身行礼:

“父亲大人早安。”

沐亭眼皮都未抬一下,端着碗依然是那样半死不活道:

“你如今倒是愈发沉稳了,天光大亮还敢高卧?

这沐府的规矩,还是朝廷的规矩,在你眼里都成了虚文不成?”

沐恩一个激灵,睡意瞬间吓跑了大半,连忙低下头:

“孩儿知错,昨夜处理卷宗睡得迟了些,下次定当早些起身,绝不敢误了朝会。”

沐亭直到,自己这儿子也就是嘴上说说,改是死活都不会改的。

可是会动嘴,就已经超过了很多人了。

有些时候,会服软也是一种本事,一种生存哲学。

有多少人死要面子,最后错失良机。

他满意的点点头,这才拿起银箸,淡淡道:

“用饭吧。”

这顿饭吃的很沉默,清粥小菜。

而父子二人用罢早膳,一前一后出了府门。

爷俩分别乘上两顶青呢官轿,在一众随从的簇拥下,往皇城方向而去。

沐恩的轿子直奔大理寺而去。

而沐亭的轿子则是在礼部衙门前落下。

“相爷。”

“相爷。”

门口值司的两个下吏赶紧行礼,沐恩和蔼的笑着点了点头。

而随着他刚踏入值房,便有下属官员捧着一叠文书上前候着。

“今日可有要紧的折子?”

沐亭一边解开挡寒的大红猩猩绒披风递给随从,一边问道。

一位礼部郎中上前一步,从文书中取出一份黄绸裹着的折子,恭敬呈上:

“回沐相,别的倒无甚急务。

只是宗理司刚转呈上来一份急折,是大相国寺方丈福安昨夜连夜递上来的,下官觉得……有些蹊跷,不敢耽搁,特请相爷过目。”

“大相国寺?福安?”

沐亭接过折子,眼中闪过一丝讶异。

宗理司总管大周所有宗教庙宇,因此他们的奏折一般都是些奇奇怪怪的**吟诵文字。

要不就是请求拨款,或者是干脆表示我今年又积攒了多少功德啥啥的。

可以说除了浪费笔墨,没有什么太大意义。

而更别说福安这老和尚已经多年不同世事,今日竟会主动上折?

看来这封奏疏不简单。

顿时,他展开奏折,快速浏览起来。

随后,面容一滞。

“什么?”

“福安要请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