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周第一纨绔,烧纸买下双胞胎 第429章 神僧治病(六)

红线疮这种病,又叫丹毒,现代管这种病,叫做急性淋巴管炎。

只要抗生素大军杀到,其实是很简单就能治愈的普通急性炎症。

但是很可惜,在古代这病哪怕是到了明朝,都没有一个治疗办法。

轻症尚且可以试试,一旦到了现在这种重症,基本就是等死。

因此,此时张永春拿来的扑热息痛在众人眼里一下子就成了仙丹。

上官冬灵的闺房内,气氛虽然依旧是十分压抑,但是比起之前都快准备吃席的气氛来说,那是轻松太多了。

此时,青鸢小心翼翼地用湿布巾擦拭着小姐滚烫的额头和脖颈。

从刚才她惊喜地发现那骇人的灼热似乎退下去了一些时,她就觉得小姐身上出汗的频率增加了不少。

这么一会,都擦了好几条布巾了。

又给上官冬灵喂了一碗糖霜水,她这才关上门,强压激动,低声对守在一旁的管家道:

“管家!小姐身上的火气确实退了好些!摸着没那么烫手了!

连带着身上的火毒也散出来了!那真是神药!”

不知道华夏人是不是都有这么一个通病,觉得得病了出汗反而是好事,因为这是排毒。

管家闻言,精神一振,转头看向上官彦,眼中燃起希望:

“真的?!那……那要不要赶紧再去请几位大夫来看看?趁热打铁?”

得知了女儿恢复见好后,就一直坐在外间小厅,紧握扶手、指节发白的上官彦闻言猛地睁开眼。

声音坚决无比:

“不可!

找你们所说,那位张虞候送来的神药刚见起色,此时再换庸医,万一冲撞了药性,岂非前功尽弃?”

上官彦现在是一点也不相信那些大夫了。

哪怕是御医,一个个的也是折腾一套把自己闺女收拾够呛,还不如人家一片药就解决了。

“既然这位神僧的药灵验,那便安心等神僧前来!

一切,听那位神僧安排!”

此时,他对那瓶青玉小葫芦里的“神药”和张永春展现出的“古道热肠”(正经意思的古道热肠)寄予了全部希望。

而此时,这位古道热肠的张虞候正在准备演戏。

张永春匆匆回到驿站,找到了正在静坐的了尘。

了尘这些日子除了吃完了饭就是在这念经,所以养的白净了许多,往那一坐还真有些样子。

此时,张永春的脸上带着恰到好处的“焦急”与“悲悯”:

“大师!某家方才在外,遇到一户急症垂危之人!

我略通些歧黄,以些许药剂为其暂压凶焰,幸而有效!

然……”

说到这,他话锋一转,语气变得凝重:

“我观其病势虽稍缓,但其府邸之内,隐有阴郁之气盘桓,恐是邪祟侵扰,加重了病体沉疴!

张某斗胆,想请大师移步,为其念诵一轮往生经文,超度可能滞留的亡灵,助其家宅安宁,病者或可得一线生机!”

他一边说,一边观察着了尘的反应,还张嘴又补充道:

“当然,若大师有不便之处,弟子绝不敢强求。”

当然,他知道这话拿来将这个和尚,绝对是百试百灵。

果然,了尘一听“邪祟侵扰”、“病体沉疴”,慈悲心顿起,立刻站起身,神色庄严:

“阿弥陀佛!救人一命胜造七级浮屠!

既有邪祟作祟,贫僧岂能坐视?

驱邪安宅,非往生经所能及,当诵《金刚般若波罗蜜经》,以无上智慧破除邪障,护佑病者!

张施主,事不宜迟,我们速去!”

这种事情有积累功德的意思,他赶紧毫不犹豫地应承下来。

张永春心中一定,面上却露出“感激”之色:

“大师慈悲!某家替那苦主一家先行谢过!”

说着,他拿出一个早已准备好的长条古朴木盒,递给了尘:

“此乃弟子寻得的几件护身法器,大师行法之时,或可助长佛力。”

了尘接过木盒,入手微沉,打开一看,里面垫着黄绸,摆放着一枚小巧的铜质金刚杵、一枚刻着梵文的降魔印,还有几颗看似普通的檀木佛珠。

这些玩意都是张永春找老娘从地摊上整回来的,纯纯的上周站焊的货,硫酸做旧,铜镍合金带点铅的东西。

但是从外表上来说,虽不奢华,却全都透着古朴庄严之气。

这套东西,比了尘之前庙里的那套都要好,他心中暗赞张永春想得周到,合上盖子,郑重地将木盒的带子挂在腰上:

“施主有心了。法器乃外相,心诚则灵,然有此物,亦可安信众之心。”

“大师所言极是。”

张永春点头,随即招呼起三斤半来。

“三斤半,跟我随大师同去!”

带着三斤半这个保镖,张永春一行人迅速登车,马车疾驰向内城清平坊。

而随着张永春的马车刚在上官府邸气派的石狮旁停稳,早已望眼欲穿的管家立刻抢步上前。

就跟集美拽自己喜欢的爱豆一样,一把拉住刚下车的张永春,声音带着哭腔:

“张虞候!您可算来了!神僧……神僧请来了吗?”

“管家莫急,大师在此!”

张永春侧身让开。

此时,管家只见了尘身身披一身朴素干净的僧袍,颈挂一个半旧的‘药箱’,面容清癯。

不得不说,了尘其实是挺有高僧的模样的。

一双眼神悲悯而平静,毫无奢华浮躁之气,自有一股高僧的沉凝风范。

管家一看,心中那点对“神僧”形象的疑虑顿时消散大半,取而代之的是油然而生的敬意,连忙深深一揖:

“大师!有劳大师!我家小姐就在里面!”

行了,话说到这就先行了,再多说就露馅了。

张永春赶紧截住,立刻开口问道:

“不知小姐情况如何?

某家和大师一路奔波,片刻未歇便赶来了!”

管家连忙道:

“托神药的福!小姐身上的高热退了些许!

只是……只是……”

说着,他面露难色,看向闺房方向。

“小姐的闺房重地,大师进去……恐有不便啊……”

了尘双手合十,声音平和却带着安定人心的力量:

“阿弥陀佛。

施主不必忧虑。贫僧驱邪安宅,无需入室惊扰病人。

只需在小姐房外廊下,设一净案,贫僧于案前诵经持咒,以无上佛法涤荡邪氛即可。”

了尘心里也奇怪。

你们这里的和尚,做法事还要进屋里做吗?

这汴梁城的同行也太不懂事了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