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周第一纨绔,烧纸买下双胞胎 第418章 正经的和尚(中)

作为开封城内的富户,平日里那高大的朱漆大门自当是紧闭,只开着一扇供人进出的侧门。

此时的门房是个穿着体面绸衫的中年人,正抱着胳膊,斜倚在门框上,眼神带着审视和演都不演了的轻慢,打量着门前站着的了尘和尚。

开封府僧道丘尼多的是,但是像这样的穷和尚还是第一次见。

而了尘双手合十,深深一躬,声音带着化缘者特有的谦卑与恳切:

“阿弥陀佛。贫僧乃陈州般若院僧人了尘。

因庙宇倾颓,金身残破,特来汴梁化缘,祈求十方善信发菩提心,施舍些缘法,助贫僧重塑金身,广弘佛法。

施主一念善心,功德无量,自有佛祖庇佑,福泽绵长。”

听着这番吉祥话,门房撇了撇嘴,上下打量了尘那身寒酸的僧衣和旧钵盂,慢悠悠地问:

“哦,陈州来的和尚前来我开封化缘重塑金身?

那……大师可带着功德簿?”

了尘一愣,脸上露出困惑来:

“功德簿?

施主,功德自在人心,随缘乐助,何须簿记?

佛法无边,因果昭昭,施主善心善举,佛祖自然明察秋毫,必有福报。”

门房一听,脸上那点客套瞬间消失,取而代之的是毫不掩饰的鄙夷。

这什么不专业的和尚,连个功德簿都不准备。

人家大相国寺里面你别管是捐一陌还是一贯,那都有功德簿记载的明明白白的。

他嗤笑一声,从袖袋里摸出一吊铜钱,在手里掂了掂,发出哗啦的声响:

“呵!连个功德簿都没有?

那谁知道你收了钱,记的是谁家的功德?

佛祖他老人家日理万机,万一记岔了,我们老爷的善心岂不是白费了?”

说着,把一吊钱重新塞回怀里,随后摸出两个大钱当啷一声扔进了尘的碗里。

“喏,看你可怜,这一吊钱,拿去买两个馒头垫垫肚子吧。”

他像打发叫花子一样,眼神里满是施舍的优越感。

了尘看着那俩大钱和门房鄙夷的眼神,眼神黯淡了一下,却没有说什么,只是托着钵盂行了一礼:

“阿弥陀佛。施主心念已至,贫僧心领,自会感恩施主功德。

缘法未至,不敢强求。”

说完,他不再多言,转身便欲离开,步履有些蹒跚,背影在朱门大户的映衬下显得格外孤寂寥落。

“啧啧,这和尚,死脑筋!连个簿子都不备,活该化不到缘!”

旁边一个负责管人的门子抱着胳膊,对着了尘的背影摇头晃脑地评价道。

听着身后的声音,了尘实在是不理解。

他从小就被教育,善心无价,慈悲亦同,可是为何这开封府的同行们竟让这般的卷呢。

连功德都要用纸笔记下来的话,那么还何谈修心呢?

而看着了尘跟失了魂一样往前走,张永春知道自己出场的机会到了。

咳嗽一声,一个平静的声音在闲汉身边响起:“心诚与否,岂在一纸簿册?”

了尘闻声停下脚步,转身望来。

当他看清张永春的面容时,疲惫的眼中闪过一丝惊讶。

毕竟双方早晨才见过,他自然忘不了。

这正是刚才在大相国寺门口,那位与知客僧福诚禅师交谈、气度不凡的年轻施主!

他连忙再次单手行礼:

“阿弥陀佛。原来是这位施主。

贫僧有礼了。

不知施主有何见教?”

张永春看着了尘脸上深刻的愁苦和眼中那份近乎麻木的平静,开口道:

“大师化缘不易,风尘仆仆。

天色将晚,不如先随我回下榻之处歇息片刻,喝杯清茶如何?”

反正他身边王墩子带着四十来个大汉自己还带着真理,你别说一个了尘,哪怕是鲁智深来了该一枪崩了也崩了。

因此他自是不怕。

况且,如果眼前这个和尚真是个正经的和尚,那么他还真需要这么个棋子。

了尘看着张永春至少表面看上去很真诚的眼神,又看了看自己破旧的僧衣,犹豫了一下。

腹中的饥饿感和长久的疲惫最终压过了出家人的矜持,他再次深深一躬:

“阿弥陀佛。如此,贫僧叨扰了,多谢施主慈悲。”

所以,当何诗菱和何书萱开门时,见到的就是张永春带回一个形容枯槁的老和尚。

两个小丫头眼中虽有好奇,但并未多问,只是依礼上前微微欠身:

“将军回来了。”

了尘连忙低头,双手合十,目光垂视地面,态度恭敬却不显局促:

“阿弥陀佛。

贫僧了尘,见过两位女施主。

打扰了。”

哎呀?

张永春顿时觉得有些不对劲起来。

按照他的理解,这出家人见到了女性,不应该像唐僧那样畏之如虎才对嘛?

一边窝囊的摆手一边往后躲那种。

带着疑惑,张永春在主位坐下,示意了尘也坐,饶有兴趣地问道:

“大师倒是坦然。

若是寻常出家人见了女眷,常做避嫌惊恐之态,不止大师为何如此平静?”

了尘端坐在凳子上,腰背挺直,双手置于膝上,闻言抬头有些诧异的看着张永春答道:

“施主此言差矣。

贫僧既已出家,便已了断尘缘。

皮囊色相,皆是虚妄。

在贫僧眼中,所见女施主,亦如红粉骷髅,皆是众生平等相。

既无邪念妄心,何来惊恐避嫌?

心中无尘,自然坦荡。

况且,我出家人何时见到女施主要逃避了?”

看看人家,这才是真正的和尚。

张永春眼中闪过一丝真正的赞赏,笑道:

“好!好一个‘心中无尘,自然坦荡’!

大师持戒精严,心境澄明,实乃真修行的禅师。”

就在这时,“咕噜噜……”一阵清晰而悠长的肠鸣声从了尘腹中传来,在安静的房间里显得格外突兀。

了尘枯槁的脸上顿时泛起一丝窘迫的红晕。

张永春倒是很淡定,毕竟三斤半平常一天肚子也得响个五六次:

“大师腹中擂鼓,可是饿了?我让她们备些斋饭?”

了尘立刻摇头,强忍着腹中饥饿,正色道:

“阿弥陀佛,多谢施主美意。

佛家戒律,过午不食。

此刻已过申时,贫僧断不敢破戒。”

张永春真想把大相国寺里面那俩胖瘦头陀抽出来,你看看人家!

你们那算个der的和尚!

想到这里,张永春突然觉得,哦不对。

似乎正经和尚,就应该是吃肉喝酒娶老婆的。

这波是自己跟不上版本,理解在地下室了属于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