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不类父?爱你老爹,玄武门见! 第一百七十八章 搏龙

解决问题的办法。

始终摆在大汉天子的眼前。

而陛下呢。

一直不愿意承认,也不愿意去做,只想着以惨烈的方式夺回权力,来证明自己的智略在所有人之上。

不顾父子之情,不体太子储君之意,一味求战,轻狂任性。

其实,陛下只需读书养性,就能静待花开。

面对陛下的盛怒,吾丘寿王无视董仲舒的摇头,坚持道:“陛下!”

刘彻龙威一滞。

“臣僭越,敢问陛下,可知上君为何同意陛下南巡?”吾丘寿王迎上龙目,不避不让道。

如果甘泉离宫时,上君不同意陛下南巡,中外两朝公卿、将军、列侯、宗室大臣也不会同意陛下南巡。

甚至上君愿意,仿效“齐桓公故事”、“赵武灵王故事”,动用兵力围封甘泉离宫,能把陛下饿死在宫室中。

如此一来,上君十分轻易就能得到皇位,而不会有任何坐不稳,更不会像现在这般,经常受到陛下的“捣乱”。

偏偏地,上君同意了陛下入野南巡,让陛下有可能向天下臣民表露悔过之心,从而有可能反败为胜。

陛下自以为是世间最聪明的存在,那么,上君“放虎入山”是为了什么?

一瞬间,刘彻的龙怒达到了顶峰,那逆子,就是为了让他看到孝文帝、孝景帝盛世后的大汉被他糟蹋成什么样子了!

这天底下,谁也不能理解他初入南阳地界,便与群盗打成一片的心情,太子,是纯心想折辱他的!

身为皇帝、身为人父,被太子儿子折辱至此,说是刘彻的逆鳞也不为过,这时被提及,帝王之怒,何止滔天?

猩红的眼睛,死死地盯着吾丘寿王,随时都有可能,用握紧的天子剑砍死他。

董仲舒望着门生,眼神复杂。

“长安之夜后,上君没有趁势派兵围堵甘泉离宫,陛下难道真的以为,是礼教束缚了上君,亦或是冠军侯杀不穿两千期门郎护卫的宫室?”

吾丘寿王却没了恐惧,抛开了生死,此刻的他,似乎感受到了浩然正气的存在。

刘彻没有接话,吾丘寿王也不以为意,继续说道:“南北二军在手,甘泉离宫的陛下,中外朝忠于陛下的臣子,人人皆是上君刀俎下的鱼肉,如果上君愿意,入主未央宫后的长安巫蛊大案,也可以是弑君大案,上君可以清洗掉朝中非太子宫臣以外的所有官员,也可以借口搜寻刺客封锁甘泉离宫,弑君之后,编造侠客弑帝之事,对天下不臣上君之臣民,予以彻底清洗。

陛下难道真的以为,这天底下有人能挡得住上君、大将军、冠军侯的兵锋?又有何人能勤王?

开国功勋列侯?大汉宗室诸侯王们?”

谈及到这两方存在,吾丘寿王笑了,但不是轻蔑的笑容,而是满心的无奈。

高皇帝所建的藩篱,短短八十载,便成了冢中枯骨。

至于外戚。

很遗憾,大汉最强外戚,就是卫氏外戚,再往前的田、窦,早已没落。

“上君,他本可以!”

吾丘寿王叹息道。

如同一盆至阴至寒的冷水,浇在了刘彻的头上,真龙之怒,立刻烟消云散。

“在上君心中,或许有让陛下看看世道真相的想法,但臣之见,上君同意陛下南巡,是想让陛下出关,陛下到关东,帝国的半壁江山就有了‘主心骨’。”

吾丘寿王讲述了真相。

陛下执政二十载,穷兵黩武、穷奢极欲,加之天灾人祸频发,天下已然大乱,关东之地,匪盗丛生,民怨沸腾。

继续压制,大汉亡国有日。

上君坐镇中央朝廷,稳住关中大地,陛下南巡出关,进入关东大地,一西、一东,停止了大汉的分崩离析。

当然,手段不同。

情势稍好的关中大地,上君以变革、以新政的方法,犹如朝滚水中注凉水,平息民情。

情势恶劣的关东大地,民情犹如沸油,直接注凉水,只会炸伤所有人,唯有加“热水”。

但是,大汉朝不可能施行两种制度,这样会导致分裂,那就只有给沸油降温,把“凉水”加热。

而加热的方法,便是陛下。

一到关东,陛下就和群盗打成一片,朝廷政令的凉水想不热都不成。

痛恨陛下的百姓,得知陛下的遭遇,又眼见陛下连城池都进不去,只能整日整夜小心翼翼、战战兢兢扎帐在城外,心中恶气得到舒缓,怨憎的沸油自然就降了下来。

一增一降,朝廷在关东的政令得到顺利施行,关东的情势也得到适当稳定,于大汉江山社稷而言,这可以说是最好的办法。

不过,上君“舍不得皇帝父亲,稳不住关东百姓”的手段,着实太孝顺了。

刘彻松开了天子剑,对吾丘寿王的说法显然不太认可和不爽,但又无从反驳。

董仲舒闭上了眼睛,这个门生,已经不能再完全信任了。

“为后世皇帝做圣主贤君表率,是上君仁恕,陛下……”

吾丘寿王望着龙目,认真道:“上君做事正大,臣相信,哪怕苍天只让上君当一个月的皇帝,一天的陛下,上君也会让天下人知道,坐在那个位置上的人,把天下、众生看得比什么都重!”

刘彻又有些按耐不住了。

吾丘寿王是他十数年的中朝心腹之臣,而今却大肆夸赞着他的“政敌”,这如何能接受?

再有,这番话又是什么意思?

谁做事不正大?

又是哪个皇帝一月、一天都没有把天下、众生看得比自己都重?

吾丘寿王一躬到地,“陛下,即使日后能赢,也要反复的去说,反复的让步,直到最后,非执政不可了再回京。”

“夜风寒凉,臣神昏身沉,请退!”

吾丘寿王转身,缓缓走出大帐,陛下随时可以用剑穿过他的胸膛,直到他走出了大帐,帐幕落下,他,没有死。

仰望满天星斗,吾丘寿王只觉得乱纷纷闪烁不定,陛下这一辈子,都在算计别人,焉知自己才是那个被算计的人。

从胶东王到孝景帝位下皇太子,再到大汉皇帝、两宫垂政……陛下,都是算计的结果。

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