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掌柜心中一喜,连忙回道:“是是是,客人只需要将你的需求和样本带过来,我们就能烤出来,绝对不会有任何问题。这位公子,您先坐下来,我们好好聊聊。”
陈掌柜说着,用余光瞥了一眼那个拎着包裹的小厮,盒子般的东西,似乎是什么东西。
白先生循着他的目光看了一眼,便走到了招待客人的桌子前坐下,用手一指,道:“袋子里面有两样东西。每一份都要一百五十张,分成三份,陈掌柜何时能把头一份送来?”
“摆设么?”陈掌柜想了想,说,“这位客官,你也知道,这些东西,跟我们用的盘子、盘子不同,要复杂得多。”
这是陈掌柜用一种很含蓄的方式,不想失去这份工作。自从她进来后,一直说要订购,但一直没有提供样本,想必应该是什么稀世之物。这种事情,恐怕更是难上加难。
白先生微微一笑,道:“放心吧,我做的东西很简单。”
陈掌柜:“如果真的很容易,我可以在一个月内弄好吗?十天一趟。”
白先生却是微微一怔,说道:“一个多月,实在是有些晚了。陈掌柜,你再想想,或许你能找人帮你加快速度,一周内送到,十五天内,就能送到。”
按照夏宴清的吩咐,她一定会抓紧进度,让陶瓷工坊暂时没有多余的私人工作。
三百多个瓷器和装饰品,也能卖不少钱呢。陈掌柜想了想,还是同意了。
两人商量了一下,确定了这件事,白馨才拿着东西去见陈掌柜。
白先生带来了一对外形各异的天鹅,看起来像是一对。这只天鹅的形状非常简洁,但是它的姿势非常优雅,而且它的曲线非常平滑。
两只天鹅饰品,摆放在桌子上,散发着一股独特的气质,让陈掌柜都有些移不开眼睛。就是那端茶倒水的小厮,也是啧啧称奇。
也不知道是谁设计出来的,看起来简单精致。这么新颖又漂亮的首饰,肯定能大受欢迎。
陈掌柜已经打定主意,等把这些东西烧好了,他就立刻复制,或者按照他的想法,做出一些相似的东西,等这些东西一上市,他就能大赚一笔。
白先生见他脸色阴晴不定,心道:四姑奶奶还真是料事如神,这还没完,这花楼里已经有了其他想法。
“陈掌柜也看到了,这两样东西,虽然古朴,但是,却是别具一格,美轮美奂。我们的协议上有一条,在陈掌柜把最后一批货物送到他手上之前,他是绝对不会让任何赝品离开此地的。”
陈掌柜眼前一亮,按照白管事的说法,送完货后,可以不受任何约束,让各大窑坊复制类似的东西。
不过,他也没有多问,免得打草惊蛇。
而京城的其他两家瓷器厂,也是如此。
同为匠人,他们和陈掌柜打着同样的主意,如果有时间,他们也会模仿白总管的作品,大发其财。
然而,他们万万没想到,跟风也不是那么容易赚钱的。
夏宴清并不是真的要经营陶瓷产业,而是家族出资,夏宴清新买的那间店铺,面积虽大,但面积并不大。
还好,商铺背后的小巷里,有一处不小的院落,可以出租。
在承包了窑后的第7日,白老师从三个窑回收了首批300件小玩意。每一件饰品的下方,都写着“青云斋”三个大字。
没错,夏宴清开的店,就是青云阁。
白先生与瓷器厂之间有过一条规矩,那就是无论烧制出何种器物,都不能在瓷器上写上“青云斋”二字,否则立刻向官府举报。
摆设品都被搬到了租赁的庭院中,白先生带领一众手下,连夜动手,将这些东西分门别类,仔细打包。
第二日一大早,几个机灵的下人,就拿着三品的瓷器,跑到京城的各大店铺,卖古玩的,卖瓷器的,卖自己的东西的。
在这窑中烧陶的日子,这些卖货的伙计们早就将自己管辖范围内的所有地方都逛了一圈,这次却是轻车熟路,直接朝着目标地点赶去。
三个档次的摆设,自然有三种不同的价钱,因为款式独特,再加上卖家可以打九折,再加上可以代售,卖完就收钱,营销进行得非常成功。
一日后,京城八成以上的商铺,都在醒目的地方挂上了新的装饰。
它的设计构思独特,构思独特,为古代人们的美学理念带来了崭新的视觉体验。
本着物以稀为贵的原则,接下来的日子里,陆陆续续地卖出了一些东西,很快就有熟客和顾客找上门来。
一时间,陶瓷饰品的生意火爆了。
有钱的人,自然是要从最好的一层开始挑选,哪怕贵了点,也不缺这点小钱。这么新鲜的东西,而且下面还有花纹,如果能弄到一块完美无瑕的,那就更有面子了。
普通家庭的人,当然不会浪费这么多钱。不过,如果是结婚的时候,挑几件劣质的,用来装饰儿女的洞房,也是一种荣耀。
不需要任何宣传,不需要宣传,不需要宣传,不到五天,就已经卖完了。正当其他店主准备催促的时候,第二批货物也到了,然后是第三批。
就在这十多日前,一种简单而新颖的要素,以一种新鲜的感觉,冲击着千百年来一直存在的美学氛围。
首都虽然有钱有势,但毕竟比不上现代化的大城市。至于摆设,那就更不用说了,因为在那个落后的时代,普通人根本就不需要。
因此,它的购买能力是非常有限的。
可以这么说,这六类近千件的瓷器,就足以应付最初的消耗了。
那些想要跟风的人,还没有来得及动手,就被这么一波又一波的抛售给压了下去。
就在几个商人和作坊还在犹豫不决的时候,白先生又订购了五十个品种,因为他要得很快,所以价格比以前高了一倍,约定三日后交货。
原本已经开始稳定下来的购买力,在这五十个多出来的陶瓷产品面前,瞬间就被塞得满满当当。
这场闹剧看起来声势浩大,其实也就是一场闹剧。然而,就在这两周的时间里,其他公司根本没有得到任何利益。
这一招,实在是太惊艳了。虽然只是一笔不大的生意,但是也足够吸引京中商人的注意了。
伴随着瓷器的销售,以及各方的注意,青云阁的名气越来越大。所有人都在猜测,青云阁应该是一家店铺,可是这家店铺到底是做什么生意的?莫非是从京城运送过来的外来商人?
正当所有人都在猜测这件瓷器是谁做的时候,京城一条繁华的商业街上,一间小小的店铺开张了。
红色的横幅在空中飞舞,伴随着震耳欲聋的烟花声,“清韵斋”三个大字出现在了店门口,就连字迹,也是时下最流行的陶瓷小玩意。
与此同时,店内的一个临时架子上,铺着红色绸缎的东西,也被拆了下来。装饰精美的架子上,陈列的都是最近在京城卖得很火的瓷器。
这六件瓷器的造型,都是最近在京中流行的一种时尚。
唯一美中不足的,就是清韵斋里陈列的那些东西,质地更加细腻,颜色也更加鲜艳,让人一眼就挪不开眼睛。
内行人一眼就看出,这些瓷器,都是从其他瓷器中挑选而出,品质极佳。只要是稍有差错,就不会被评定为上品。
现在看来,这两周流行的陶瓷饰品,不过是用来提升青云斋的品位和品位的。
清韵斋拿出来的精品瓷器,花了一百两白银,却还有人愿意花这么多钱,实在是让人大跌眼镜,什么时候,钱这么好赚钱了?
看到那个负责管理铺子的老板娘,几人又问了几句,才知道这家铺子的主人,正是夏家的那个女人。
“喂喂喂,你说,夏家的四姑,会不会也是计划好的?”
“怎么会?一个少女,怎么可能做到这一点?”
“为什么?你不能以貌取人,谁知道他有没有隐藏实力。”
“是啊是啊,据我认识的中间人说,他回来后,为了不连累父亲和哥哥,就开始经商了。”
“哎,可怜的孩子。”
“你懂个屁!光是这一点,他就能赚得盆满钵满。他们的日子,不过是刚刚开始而已,并没有你说的那么惨。”
“哈哈,那岂不是说,我们王家又少了一棵摇钱树?”
随着大家对“青云斋”的各种传闻,越来越多的人来到了“青云阁”,想要看看到底是怎么回事,这个小小的高档奢侈品店,一下子就成了抢手货。
夏大学士对朝堂上的事情很感兴趣,听到管事吞吞吐吐的报告,说二房的四小姐似乎在经商,所以“青云阁”的名声,已经传得沸沸扬扬了。
而青云阁,则是由夏、李夫人夏氏两大家族共同举办,早已为人尽皆知。
听到这句话,夏大学士怒火中烧,险些晕了过去。
也就是说,在别人还没有意识到她有读书的天赋,在他还没有来得及使她成为一个有商业头脑的姑娘以前,大家都认为她有经商的天赋。
商人唯利是图,唯利是图,为历代君子所不齿,历代朝廷打压,所以,这些女子,根本就不可能有高尚的品德!
“真是个**!”如果是这样的话,她宁愿继续做一个胆小鬼。
------------
夏大学士生气夏宴清明明是个读书人,却把自己弄成了这个样子,而且还把这件事情传得沸沸扬扬。
经商虽然能赚钱,但如果读书好,给家人带来荣耀,那还愁没钱花?商人的身份摆在那里,俗话说,富贵不过三世,哪个巨富,能永远拥有庞大的财富?
但对于读书人来说,却是另一回事,一个品德高尚,目光纯净的女子,在世家的精心培养下,可以造福子孙后代。
夏家年轻一辈的女子,没有一个是出类拔萃的,更别说嫁入豪门了。
如果她能留在王氏一族,以她的天赋和智慧,即使不能得到王晰的青睐,至少也能得到王家一丝尊敬。
以王韬的能力,在官场上混的风生水起也是应该的。
哪怕是和离,她也有机会,可她还是破坏了这一切。
自己的孙女,就是来挫败自己,让自己一次又一次失望的?
夏大当时就是一肚子火,也顾不上找夏珂算账了。
夏家后院的三个女人,还有三个未出阁的小姐,知道二房的乡下丫头把他们打得落花流水,非但没受什么伤,还开始做起了生意。
他不仅在商场上混得风生水起,还在京中闯出了不小的名头。
这是怎么回事?
夏大学士以为夏宴清是在自取灭亡,但李夫人与孙氏还有夏宴容等人,都明白这些钱有多大的作用。他会赚钱,这是一笔无穷无尽的财富,谁也抢不走。
众人震惊之时,一股酸涩和恨意涌上心头,让他们很不舒服。
凭什么二房的儿子都是庶出,而他们的子女都是出类拔萃、受人尊敬的?
就算是二房的丫鬟夏宴清,也有这样的福气,不仅学习成绩优异,还能搞出这样的事情来。
听说,一块陶土烧制而成的物件,都能在黑市上赚到一百两白银。
三房孙氏的房间中,夏瑞清几乎要将那只刚买没多久的小猪毛笔洗扔到了地板上。
这是夏瑞清花了不少心思,才从一家珠宝店里挑出来的。
这支毛笔洗,几乎没有任何缺陷,造型流畅,底座上的“清云阁”印章也是栩栩如生,看得两位表妹和其他世家的姑娘都有些嫉妒。
不过,京城新开了一家名为“青云阁”的铺子,里面的摆设,跟林梦雅的一模一样,但是,却比林梦雅的那些首饰,要好上许多。
光是她手中的小猪崽,就让人觉得很可爱。
不过,在见识了青云阁的收藏之后,她那三两银子的小玩意儿,又算得了什么呢?她怎么可能在别人面前炫耀?
更要命的是,昨天出去做生意的婆子回来,告诉她,青云阁是二夫人夏宴清的产业。
这一刻,她骄傲的小猪下半部分,那一行清晰的文字,在她眼中,是那么的刺眼,那么的难看。
“妈妈,哪个女孩子会为了自己的生计去经商的?我跟外祖母说一声,这是夏氏一脉的产业,让我们府里的人来管理。”夏瑞清没好气地说道。
这样一来,清韵斋就成了夏家的产业,不管是什么东西,都可以随便拿,家里的产业,也不会那么的麻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