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越后,我在深山造桃源 第二百四十二章 冰酥酪

不过这冰酥酪有简易版,酒酿加上牛奶,冰镇一个时辰就得。

酒酿家里有现成的,就是牛奶是稀罕东西……赵十武听媳妇一说,连忙起身出去寻。

牛奶虽然难得,可媳妇想吃,就是寻遍杨柳镇千户人家,也得讨一碗来啊!

这一夜杨柳镇住户被赵十武带着洛原搅得鸡犬不宁,家家户户都知道周家食舍东家娘子怀身子,想喝母牛下的奶……

到了半夜,总算被赵十武在一家农户讨到了一罐牛奶,恰好他家母牛生了崽,户主嘀嘀咕咕地,给了你我家牛崽子喝啥呢?

赵十武给了他一块银锭子,这柳家旁支户主才拎着瓦罐,乐滋滋地去牛棚挤奶。

人还算厚道,完了嘱咐一句:“您太客气了,下回只管让下人来讨要便是,管够!”

赵十武给的那银锭子足有七八两,买多少牛奶不够?

回家还要煮牛奶,照红果吩咐的,加紫苏去腥,煮完还得放凉了再加酒酿,搁冰窖里冰镇。

赵十武做了一大瓦罐,亲自守着,红果迷迷瞪瞪睡了一觉,等吃上那口冰酥酪,已经凌晨。

赵十武看她捧着碗吃得心满意足,心里那点喜悦滋滋地冒泡。

脑袋贴在红果肚皮上,颇为自得地说:

“媳妇儿,你相公还是挺厉害的吧,月儿也是成亲个把月就有了,这回又是个把月……”

红果喝完一碗又来一碗,听了这话舔了舔嘴角,慢悠悠说:

“难道不应该是我很厉害吗?说怀就怀上了……”

赵十武抬头,凑过来在她嘴角卷了一口,才笑嘻嘻地道:

“嗯,媳妇厉害,我也厉害,你是肥田,我是壮牛,嘿嘿……”

红果……这比喻,还真接地气儿……她放下手里空碗,往里挪了挪,掀开被子拍了拍道:

“壮牛,折腾一夜,累不累?快上来睡会儿……”

红果其实也累了,折腾了一天一夜,肚里好容易有了些食,她只想好好睡一觉。

夫妻俩搂着睡了个天昏地暗,醒来时床前蹲着个粉雕玉琢的女娃娃。

月儿三岁叫四岁,洛雅照着世家门户的规矩,把她和甜豆当大家小姐来教养,不过半年,已经教得颇有成效,两个女娃举手投足,都有了些娴雅静姝味道。

也就在爹娘面前,月儿才会露出些三岁幼儿的跳脱,这时候半个身子趴在床沿上,小**撅着,见娘亲睁开眼睛,她笑着往上凑,在娘脸上亲一口,才奶声奶气地问:

“娘,洛姐姐说你肚子里有弟弟了,昨天拘着我不让过来烦你,娘弟弟在哪,你让我看看好不好?”

赵十武把月儿疼在心眼里,捧在手心里,比红果要娇惯多了,听到女儿奶呼呼的童音,大胳膊一抬,就把小女娃塞到了被窝里,顺手给她把鞋子脱下扔出去。

月儿咯咯咯地笑,好久没跟爹娘睡了,爹娘被窝真舒服,暖呼呼还香喷喷的!

“傻妞妞,弟弟还在娘肚子里呢,这时候哪看得见?”

红果摩挲着月儿脑袋,闭着眼睛柔声道。

月儿不高兴了,翻过身,搂着娘亲脖子蹭着嘟囔:

“月儿才不是傻妞妞,月儿聪明着呢,洛雅姐姐昨儿个还夸我了,千字文我都会背了!”

赵十武一听乖女儿委屈了,忙夸她:

“就是就是,我们月儿是聪明妞,才不傻呢!”

红果亲亲月儿小脸,“好,聪明妞,跟娘起床好不好,娘饿了,弟弟也饿了……”

赵十武一听媳妇儿饿了,赶紧掀被子起身,一边穿鞋一边问:

“媳妇你想吃啥?还要冰酥酪吗?不过那东西寒凉,最好别多吃……”

也是怪了,红果凌晨喝了两碗牛奶酒酿,肚子里不翻腾了,这时候啥都想吃。

她罗列了一大串,赵十武一一记下了,家里厨房没有的,就去食舍,食舍还没有,就满杨柳镇找。

红果美美吃了一顿早膳,肚子溜圆才意犹未尽地放下碗筷。

也是怪了,这日之后就不难受了,也不吐了,每日吃嘛嘛香,走路带风。

可就算如此,赵十武也不许她再上山下田,还从义庄上挑了两个妇人来专门伺候她。

“我问过大夫了,说头三个月最关键,胎还没坐稳呢,得好生看顾着,最好卧床休息。”

“知道你闲不住,咱不是从云州买了好些书籍回来吗,让洛雅给你挑些话本子,你愿意看就看,眼睛累了就让她读给你听……”

赵十武絮絮叨叨地,恨不得自己也留在家里,陪着媳妇养胎。

可义庄上,桃源村里那么多事儿,山子和木头再能干,也还不到二十岁呢,各自管着一百多号人,难免有镇不住的时候。

赵十武连轴转,义庄呆两天,再进山里呆两天,刘石匠和董瓦匠那儿也隔三差五得去看看,恨不能有分身术,将自己掰成几瓣使。

红果知道他有多辛苦,不想让他再分心牵挂自己,答应乖乖在家养胎,哪儿也不去。

“十武哥,让木头把那些妇女孩童组织起来,能者多劳,打草鞋草垫子,编竹席竹筐,这些都能用得上,按量给工钱,你看行不行?”

赵十武点头,行啊,这咋不行,人闲着反而容易生事端,让他们手里有些活干,还能挣工钱,多好。

红果说的这些都不累,别说妇女孩童,老人甚至腿残了的都能干,有手就行。

“还有咱们从云州买了那么些棉花布匹来,有会裁衣做鞋的,布鞋衣裳尤其棉被棉衣也可以交给她们做。”

成衣价高,红果核算了下,比买棉花布匹成本要高出三分之一甚至一倍。

最初李柱他们那十几人为了省事,她都是直接给买成衣。

后来人多了,就买料让幺娘李嫂田嫂她们抽空做。

如今几百号人,四季衣裳鞋袜被褥可不是小数目,义庄那些人不用发月钱,让她们干这些活计,按件计酬再好不过。

赵十武伸手给媳妇把鬓发理到耳后,又松了松稻壳枕头,扶着她躺下。

“放心吧,这些事情我都会交代给木头,他稳重心细,会办好的。”

犹豫了下,赵十武又道:“只是我看他一个小伙子,人又老实,跟那些二三十岁的大嫂们打交道,遇上个跳脱调皮的,还真有些应付不过来……”

好几次他去亦庄,亲眼看见木头被几个大嫂婶子围着,东一句西一句的调侃,应接不暇。

有好几个问他说没说亲,想把女儿说给他的,还有些纯粹多想舀一勺糙米饭,让家里娃多吃些。

赵十武走过去往那一站,也不用说话,大嫂婶子们就噤若寒蝉,灰溜溜地散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