谢邀,假千金她只想教书 第499章 我去把她揪回来

回到桃花村时,夕阳正把村口的老槐树染成金红色。

炊烟顺着各家的烟囱袅袅升起,混着晚饭的香气在村子里漫开。

顾嘉月牵着顾明月的手走进顾家院子,院里晒着刚洗的衣服,竹筐里还堆着土豆沾着泥土。

顾家人虽然有长工帮忙干活,但他们都闲不住,特别是爷爷奶奶,就算什么都不做,也要去地里待上很长一段时间。而大伯娘和二伯娘也要去看着他们养的那些东西。

特别是顾嘉月刚刚交给她们负责的那个什么蚕。

在这之前他们还真的不知道那些贵的要死的蚕丝居然是这种虫子吐出来的。

嘉月还说了,这蚕要是养的好,以后顾家更是不缺钱了。所以大伯娘二伯娘十分的上心,等着干活的长工生怕他们使坏。

此时她们都刚回来没有多久,正坐在院子闲聊。而二伯娘正带着大女儿顾喜鹊在厨房做晚饭。

见顾嘉月带着一个姑娘走进来的时候,所有人都愣了一下。

这姑娘眉眼间竟和嘉月有几分像,只是气质更柔和些,穿着一身好看的月白襦裙,站在那里就像一朵含苞待放的海棠。

“奶奶,大伯娘,二伯娘,我回来了。”顾嘉月拉着顾明月往前站了站。“这是我之前在京都的好姐妹,叫顾明月。她爹娘前些日子没了,家里没了依靠,就来投奔我了。”

顾嘉月将自己编了两天的顾明月的身世说了一遍。

奶奶连忙放下手中的针线筐,快步上前拉住顾明月的手,“苦命的孩子!”

她上下打量着顾明月,发现她的手腕又白又细。眼里的怜惜更重了,“来到我们这你就安安心心的。以后就在咱家住下,把这儿当自己家。叫我奶奶,听见没?我们准把你当亲孙女疼。”

大伯娘也凑上来,眼睛也是红红的,顾嘉月讲故事的能力太强,大伯娘觉得自己亲身经历了一边故事里顾家遭遇的一切。但这并不影响她的大嗓门就是了。“就是!咱家人都实在,你别拘束。以后叫我大伯娘,谁敢欺负你,我薅着他耳朵去理论!”

她说着拍了拍胸脯,一副舍我其谁的模样。

二伯娘性子安静,没说太多话,只是走上前帮顾明月理了理被风吹乱的头发,眼神温和。“既然嘉月认了你当妹妹,我就是你二伯娘。缺啥少啥跟我说,别客气。我家喜鹊的年纪跟你差不多,你们姐妹二人可以多多的相处。”

她看着顾明月清瘦的样子,心里莫名地揪着疼,像是想到了,若是自家姑娘一个人不远千里这才找到唯一的好友,她该是如何心疼。

李氏也是同样的。“对,以后这就是你家。你也跟着嘉月叫我们爹娘。”

家中的男人们虽然都没有说什么,但是脸上和善的笑容已经说明了一切。

顾明月站在那里,眼睛越睁越大。

她原以为要做许多努力才能被接纳,或是要察言观色讨大家喜欢,没想到不过几句话的功夫,这些人就把真心捧了出来。

奶奶的手暖得烫人,大伯**笑声震得耳朵嗡嗡响,二伯娘指尖的温度轻轻落在发间……

她好像一下子就记住了他们的脸并将她们的称呼对应了起来。

突然鼻子一酸,眼泪啪嗒掉在了手背上。

“奶奶……”她吸了吸鼻子,声音带着点哽咽,“大伯娘,二伯娘……”

轮到叫爹娘时,她哭得更加的大声。

李氏以为她是想到了自己的亲生爹娘,连忙抹了把围裙,眼圈红红的。“哎,好孩子。”顾父也点了点头,平日里严肃的脸上难得带了点笑意。

这些称呼,她原以为会难出口,可真到了嘴边,却像早就练过千百遍似的顺顺当当就出来了,带着股说不出的亲近。

“饿不饿?”大伯娘拉着她往屋里走,脚步轻快。“我给你做酸汤鱼!咱这河里的鱼鲜得很,配上酸菜,能下五碗米饭!”

“你这憨婆娘!”奶奶在后面拍了她一下,眉头皱着却没真生气,“明月是京都来的姑娘,哪吃过这些?李氏去把那盒康子送来的点心拿出来,给孩子垫垫。”

李氏应着转身进了房间,二伯娘也连忙回到了厨房,灶房里很快传来碗碟碰撞的脆响。

大伯娘见自己的提议被否决了,也不生气,拉着顾明月坐在院中的石凳上,絮絮叨叨地问起来:“小时候常玩啥?你爹娘在京都当多大的官?定亲了没?有喜欢的后生不?”

顾明月被问得脸颊发烫,手指绞着裙摆,答得磕磕绊绊,却没半分不耐烦。

大伯娘听得眼睛发亮,一会儿啧啧惊叹,一会儿拍着大腿笑,活像在听话本子。

“乖乖,京都人日子这么讲究?吃饭还得丫鬟站在身后伺候?那你们上厕所也需要别人帮忙吗?那些丫鬟婆子会盯着你拉屎吗?”

“这……她们会站在屏风外等候。”

大伯娘咂着嘴,小声嘀咕着。“这么多人盯着,拉得出来吗?”

“燕窝一两要一百两?那玩意儿喝着能成仙?”

“物以稀为贵嘛,”顾明月轻声解释,“就像春满楼的酸辣土豆丝,在这儿不值钱,到了京都能卖一钱银子一盘呢。”

“啥?”大伯娘猛地站起来,眼睛瞪得溜圆,“一盘土豆丝要一钱?他们咋不去抢!”

奶奶也凑了过来,手里还捏着没纳完的鞋底。“京都人傻钱大?”

大伯娘直拍大腿,感叹自己生错了地方。“咱这土豆多的是,去京都摆摊卖狼牙土豆,拌上折耳根,一钱一碗,准能发财!”

其他人听得哈哈大笑。

饭菜很快就做好了,一大家子人围坐在一起,也不讲究什么,爷爷奶奶先端着碗夹了一筷子菜后,大家就开始吃了起来。

“来,明月,咱们家没有丫鬟,但有大伯娘,大伯娘给你夹菜!”

“明月姐姐,我也给你夹菜!”一旁的顾白鹭也将自己最喜欢的菜夹了一筷子放在顾明月的碗中。

顾嘉月端着碗,眼眶红红的又要哭出来的样子。

顾嘉月连忙说道:“大家自己吃自己的吧,你们太热情了明月会不好意思的。”

被这么一打岔,顾明月的情绪一瞬间就散开了,连忙点头。“对对对,我自己会夹的。”

吃了饭,大伯娘还是对京都的事情十分的感兴趣。虽然很多事之前嘉月来的时候已经说过一遍了,但她这不是觉得已经过了两年了,京都应该出了点新鲜花样了。

不过顾明月说起来确实比顾嘉月说要精彩一些。毕竟当时顾嘉月得到的只是记忆,而顾明月是亲生经历的。

听得大伯娘一愣一愣的。

最后还是奶奶看不下去。“好了,明月一路劳累,你这个没有眼力见的憨货快些住嘴吧,让明月好好休息。”

虽然她也想听,但明月脸上已经出现疲惫之色,她觉得心疼。

大伯娘只能闭嘴,但她觉得还没有尽兴呢。

眼珠一转,将怀里的大孙子递给儿媳妇,拍拍衣服站起身就往外走。“晚饭吃多了,我出去消消食。”

“天都黑了,大伯娘还出去会不会不安全啊?”顾明月有些担心。

奶奶笑了笑,“没事,我们村里人都这样,吃了饭出去走一圈消消食,大家围坐在一起聊聊天也算是打发时间。”

她说着也站了起来,“你跟弟弟妹妹们聊聊,我去把她揪回来。”

小老太太腿脚利索得很,迈着小碎步追了出去,没多久就消失在院门口。

顾知更和顾白鹭凑了过来,两个孩子眼睛亮晶晶的。“姐姐,京都人都像你这么好看吗?”

顾明月忍不住笑了,伸手摸了摸他的头。“你才好看呢,比京都那些世家小姐都俊。”

这话不是哄孩子。

顾家这两年日子宽裕了,孩子们吃得饱,营养跟上了个个长得圆乎乎的,皮肤透着健康的粉,看着就喜庆。

顾知更被夸得更不好意思了,挠着头往旁边躲,却偷偷瞟着顾明月,眼里满是好奇。

他觉得这位新姐姐和二姐不一样。

二姐虽然和气,可身上总带着股威严,让人不敢随便说话,生怕被问功课。

可这位姐姐像院子里的井水,温温柔柔的,看着就让人想亲近。

顾白鹭拉着顾明月的袖子,讲起学堂里的新鲜事,顾知更根也凑过来听,时不时插句话。顾喜鹊话不多,但也偶尔说上两句,几人从头上的发绳聊到身上的衣裳,又说到女红的花样,话题换了一个又一个,笑声在院子里荡来荡去。

直到李氏出来。“天晚了,该歇着了。”几人才恋恋不舍地停了嘴,一步三回头地往厢房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