谢邀,假千金她只想教书 第389章 赵颖

();

“都买了?”

赵颖满脸疑惑地看着眼前的姑娘,手指无意识地敲着桌面。

她实在想不通是什么样的家庭,竟要买下上百个孩子?便试探着问:“敢问姑娘家有多少弟弟妹妹?”

“十来个吧。”顾嘉月想了想,还是没说实话。

主要是怕对方知道真实用途后坐地起价,随即继续胡编乱造得说道:“你也知道,像我们这种家庭,孩子从小就需要不少人伺候。”

赵颖表示理解,但是无法接受。

十来个孩子就要上百个伺候的人?能这样豪横的也就只有皇室了吧?

可他们伺候的下人可不会这样随便从外面购买,那可是经过悉心**过的呢。

赵颖眉头皱得更紧,总觉得眼前这人藏着别的目的,眼神里的防备又重了几分。

“抱歉了,小姐。”她站起身,语气坚定,“虽说我是做人口生意的,但也得对这些孩子负责。没弄清楚您的真正目的前,我不能把孩子卖给您。”

顾嘉月愣住了,这是牙行的规矩吗?

她以前看的小说、电视里,不都是只要有钱就能随意买卖,哪有人会追问目的?

她把桌子上的银锭往前推了推,声音提高了些:“你只管卖人,钱我不缺。至于用途和目的,我只能说我不会随意处置这些孩子。”会好好的将她们照顾起来,给他们饭吃,让他们读书,学个手艺,以后能好好做人。

见顾嘉月这副急不可耐的模样,赵颖心里的疑虑更重了,越发觉得不能松口。

这种急不可耐的人,一看就知道是那种把孩子买回去还这样那样磋磨的有特殊癖好的人。

两人僵持不下,一旁的郑清和连忙出声打圆场:“赵老板,这位姑娘是我的好友。她家确实有不少弟弟妹妹需要些玩伴。这些孩子买回去,不全是当下人,有一部分会好好培养,以后能成他们家族的助力。”

所谓的家族助力,就是让他们念书,以后改名换姓,成为他们家的人,为真正的本家子弟铺路。

赵颖这才想起,旁边坐着的是安南县令。

郑清和在县里名声极好,虽然刚到安南县没有多久,但是所作所为都是在为百姓考虑。这一年来,安南城的百姓生活改善不少,所以百姓们都念他的好。

有县令作保,她心里的防备稍稍松了些,却依旧没完全放下。“既然有郑县令作保,那我就直说了。这些孩子都是苦命人,我不愿把他们卖给会磋磨人的主家。您得把买孩子的真正目的说清楚,我才能决定卖不卖。”

顾嘉月有些意外,没想到这赵老板竟是个心善的。

她一直以为,做人口买卖的就算不算大奸大恶,也不会这么心善。

眼前这人,倒是推翻了她的固有印象。

既然如此,她也打算打开天窗说亮话。“实话说吧,我在桃花村开了家书院。看这些孩子可怜,想把他们买回去办个抚育堂,让他们有衣穿、有书读,不至于去给人当下人,蹉跎一辈子。”

赵颖“腾”地一下站了起来,眼睛瞪得溜圆,满脸不敢置信。“当真如此?”

顾嘉月笑了笑:“你不信我,总该信郑县令吧?他不会骗你。”

郑清和也站起身,郑重保证。“赵掌柜尽管放心,顾山长确实在桃花村办了学堂。您要是不信,大可随她回去看看。”

赵颖打量着眼前这个年纪不大的姑娘,看着也就十七八岁,居然能开办学堂?

随即,她像是想起了什么。

之前叔父说过,明年要把自家孩子送到桃花村一家叫“求是学堂”的地方读书。

“您就是去年带出三十几个秀才的求是学堂的山长?”赵颖的声音里带着惊讶。

去年梧桐书院和京都来的学子去参加科举全都考中了,名次还都不错。这消息早就传遍了整个矩州城!

但凡家里有孩子的,都想着把孩子送到求是学堂去。

只是这学堂规矩怪,不像别的学堂随时能入学,一年只春秋两季招生。那些有钱人家没办法,只能等着秋季招生。

顾嘉月没想到自己名声传得这么远,有些不好意思地笑了笑。“也不全是我的功劳,学堂里还有不少夫子,而且那些孩子本身就聪明。”

孩子?

赵颖听着这话觉得有趣,那些学子好些年纪都比她大,她竟还叫人家“孩子”。

“好,有郑县令作保,我暂且信您。”赵颖点了点头,又补充道,“但我得每个月去看看孩子们的情况。要是他们过得不好,我要用原来的价格把他们买回来,您能答应吗?”

从她这里卖出去的人,不管是孩子还是妇人,她都会定期回访。要是在主家受了委屈,她会按原价赎回来,这是合同里写明的。

要是主家不答应,她宁愿不做这生意,也不会把人往火坑里推。

顾嘉月想都没想就答应了:“完全没问题,欢迎赵掌柜随时来视察!”

“那姑娘打算买多少?”赵颖松了口气,报出详情,“我这里大概有五百个孩子。女孩一两银子一个,男孩稍贵些,二两一个,不过男孩少,只有一百个。”

就算闹饥荒旱灾,男孩子也很少被舍弃,她这里的男孩大多都是爹娘都死了,是被其他亲人埋出来的。

而女孩,很多在旱灾刚开始就被家里人丢了、卖了的。

赵颖其实不想收顾嘉月的钱,可账房先生刚说账上没钱了。要是还想继续救助孩子,就得拿钱向那些卖孩子的父母买。

她需要本钱去救助那些可怜的孩子,不过她也只是按成本价算,没多要一分。

顾嘉月来之前跟郑清和打听了价格,一听就知道赵颖没加价,心里更佩服她了:“好,所有孩子我都要了。以后您要是再收到孩子,直接送到学堂,我都按这个价买!”

双方开诚布公,交易进行得很顺利。牙行还愿意出马车,把孩子们送到桃花村。

“顾姑娘,县城里还有另一家牙行,也收了不少孩子,您要不要也看看?”赵颖犹豫了一下,还是说了出来。

她知道这要求过分,可另一家牙行的掌柜可没她心善,只要给钱就卖,从不管买回去做什么,而且给那些孩子的食宿极差,只保证不死罢了。

她有些不忍心看着那些孩子落得如此下场。


本章换源阅读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