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1985:田园致富攻略 第三百七十章 山村

();

在徐翠山的带领下,一栋土坯房出现在眼前。

“表哥在家吗?”徐翠山喊道,声音在寂静的山村中回荡。

片刻后,一对中年夫妇出来迎接。男人是徐翠山的表哥徐马德,脸上带着淳朴的笑容。

寒暄过后,徐马德热情地说:“你们简直来得太及时了,这里打猎的好去处。前几天还有人看到棕岩熊,晚上经常能听到麂子叫。”

他媳妇也笑着说:“你们今晚在这住下,明天让马德带路。要打猎得再往里走十几里,过了下一个村子才是好地方。”

安顿下来后,钱旭叫上大哥去村里摆摊卖东西。他早就打听好了青松乡的物价,这里的工业品价格比城里贵了两倍不止。钱旭心中暗喜,知道这是个难得的商机。

很快,村民们就围了过来。大多数人只是看热闹,毕竟山里人穿的多是自制的千层底和草鞋,黄胶鞋对他们来说是稀罕物。

钱旭观察着村民们的反应,心中盘算着该如何吸引他们。突然,他灵机一动,拿出一瓶裂子油。

“大家要是觉得鞋贵,能给瞧瞧那裂子油不,能用草药换。”钱旭说着,给一个村民试用。

这一招果然奏效。一个妇人问道:“我有一两云菇,能换一瓶吗?”

钱旭眼前一亮,“当然可以,能换两瓶。”

生意就这样慢慢热闹起来,村民们纷纷拿出山货来换东西。钱旭忙得不可开交,心中却乐开了花。让他惊喜的是,居然换到了不少冬虫夏草。这可是好东西,城里能卖到七十块一斤。

天色渐暗时,一个老汉拿着两枚银元走来。他颤巍巍地问:“两枚银元能不能换双鞋穿?”

钱旭看着老人布满皱纹的脸和破旧的衣服,心中一阵不忍。他知道,在这个偏远的山村,两枚银元可能是老人全部的积蓄。

钱旭接过银元,指尖轻轻摩挲着上面的图案,冰凉的触感透过指尖传来。银元表面被磨得发亮,但图案依然清晰可见。

“袁大头?”他低声呢喃,目光在银元上细细打量。

这是一枚最普通的袁大头银元,从磨损程度来看,应该经历过不少岁月的洗礼。钱旭正准备收起银元,一个略带迟疑的声音在耳边响起。

“能换一双黄胶鞋不?”老汉眼神闪烁,语气中带着试探。他的目光在钱旭脸上逡巡,似乎在揣测对方的反应。

钱旭听出了老汉话里的担忧,嘴角勾起一抹温和的笑意:“一枚银元不但够换一双黄胶鞋,我还得给您找些东西。”

“一个就够换一双?”老汉瞪大了浑浊的眼睛,脸上的皱纹都挤到了一起。他愣了片刻,突然怒气冲冲地挥舞着拐杖,“我家小子告诉我这洋钱能换五块呢,这个兔崽子,回去非打断他的腿不可,连他爷都敢骗!”

看着老汉激动的样子,钱旭轻声问道:“您还换吗?”

老汉深吸一口气,平复了一下情绪,点头道:“换,给我拿两双,一双四十二的,一双三十九的。”

“好嘞。”钱旭麻利地从货物中挑选出合适的鞋子,仔细检查了一遍确保没有瑕疵,这才递给老汉。

老汉离开后,消息似乎不胫而走。陆续有村民拿着山獐皮来换黄胶鞋,钱旭的东西价格公道,引得不少原本没打算买东西的村民也围了过来。人群渐渐拥挤,叽叽喳喳的讨价还价声此起彼伏。

趁着做生意的间隙,钱旭向村民打听起附近山里的情况。得知这一带不仅有棕岩熊、野狼,还有不少马麝,这让他眼前一亮。他不动声色地将这些信息记在心里,继续招呼着客人。

夕阳西下,天边染上一抹橘红。钱旭这才开始收拾摊位,准备返程。

“老弟,这才卖了一半货,赚了不少吧?”回去的路上,钱峰眼中带着笑意。山间的风吹过,带来阵阵凉意。

钱旭压低声音回道:“拿去城里卖能卖个三四百块钱吧,不算太多。”

“这还不多?”钱峰摇头笑道,“比当猎人挣得多,咱们连猎物影子都没瞅见,你钱都赚到手了。”

钱旭笑而不语。这生意确实不错,但也不是谁都能做。光是从城里运货这一关,没有摩托车就寸步难行。况且,和山里人做生意,最重要的是要懂得分寸。

回到大舅亲戚家,钱旭将货物收拾妥当,准备等打猎回来再取。作为外乡人,他们都很注意分寸。

晚饭是玉米面馍馍配几个小菜,外加一盅瓜汤。虽然他们带了白面,但都没拿出来,免得伤了主人家的面子。饭桌上,大家有一搭没一搭地聊着天,话题始终围绕着明天的打猎计划。

第二天一早,天还蒙蒙亮,简单吃过早饭,徐马德就带着他们进山了。

临行前,钱旭从包里掏出两瓶裂子油递给徐马德:“德叔,这是一点心意,麻烦您帮忙看管货物。”

通过这两天的观察,钱旭看出这是个极重面子的人,那些药材和兽皮必然会安然无恙。果然,徐马德接过裂子油,脸上露出了欣慰的笑容。

一行人往西南方向走了六七公里,来到了凤凰村。这是个一百三十户人家的小山村,错落有致的梯田和泥土房子散布在山坳里。清晨的薄雾还未散去,给这个小山村蒙上了一层朦胧的面纱。

“德叔,我想先把东西卖了再走,时间来得及吧?”钱旭问道。

“时间是够的,就是这村子的人比较抠门,怕不好卖。”徐马德皱着眉头说道。

“这您放心。”钱旭胸有成竹地说。

进了村,几条土狗冲着他们狂吠。威风和得禄也不甘示弱地叫了起来,一时间狗吠声此起彼伏。

钱旭没有急着找人做生意,直到瞧见个圆脸妇女迎面而来,才主动上前打招呼。

“这位姐,能帮个忙吗?”钱旭露出温和的笑容。

女人停下脚步,好奇地打量着这个白净结实的年轻人,眼中闪过一丝疑惑。

“你这娃子,我都能认你做侄儿了。”女人操着浓重的西北口音说道,语气中带着几分亲切。

“我真看不出来,您看起来跟我差不多大呢。”钱旭笑着说,语气诚恳。

被这么一夸,女人顿时眉开眼笑:“你这张嘴可真会说,有啥事尽管说。”

钱旭从包里掏出一瓶裂子油:“婶子,这个送您用。”

“哎呀,你怎么如此见外。”女人连连摆手,但还是接过了裂子油。

“是这样的,我想请您帮忙在村里通知一下,我这有黄胶鞋,九块一双;裂子油一块五,清凉油四块。”

“这么便宜?当真?”女人眼睛一亮。

“千真万确,东西和青松乡一样好,再说了还能拿草药来换。”

“成,我这就去帮你叫人,不过你可不能反悔,那些汉子我可拦不住。”

“您放心,童叟无欺。”


本章换源阅读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