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工人散去后,兄弟俩去街边小店吃晚饭。宿舍已经添置了基本家具和生活用品,木床修好还能继续使用,被褥是新买的。总算有了个像样的落脚地。
第二天一早,钱峰继续带人清理厂房,钱旭则骑着车去找青虾买家。他没有直接找批发商,而是走访各大饭店,详细询问青虾需求和进货渠道。青虾是高档食材,小店用量少,那家老字号饭店配备了冷藏设施,收购量较大。
递上香烟打通关系,他很快认识了青山饭店采购主管王刚。
两人在办公室里,钱旭拿出从家里带来的活虾:“李哥请看,这是我们永盛青虾养殖基地的产品,山泉水养殖,蚕蛹粉喂养…”
他本想找批发商合作,但考虑到产量不大,还是直接找买家更合适。而且认识这些采购主管,以后卖野味也方便。他特意强调品牌效应,还拿出**背书的报纸。在这个年代,这些都很管用。
王刚显然来了兴趣,仔细询问价格。钱旭知道他们的进价是两块,批发价一块九毛五,比市场价便宜五分。
“要是品质真如你说的好,可以试试,”王刚捻着香烟说道,“这些虾能带回去试菜吗?”
“后天我专门送样品过来。”钱旭爽快地答应。
“好,那就这么说定了。”
其他国营饭店的态度也都不错,就等他送样品详谈。一天下来,钱旭跑遍了青山市主要的国营饭店。回到工厂时,大哥已带人清理完毕,都在等他发工资。
“放心,说好当天结算就一定兑现。”钱旭一个个结了工钱,工人们脸上都露出满意的笑容。
“事情谈得怎么样?”等人走后,钱峰问道。
“还得费点功夫,不过问题不大。”钱旭揉了揉发酸的肩膀。
“徐威那边呢?”
“人还没回来,先放放吧。”钱旭本想让徐威帮忙运货,现在只能从长计议。
兄弟俩仔细查看了厂房仓库,经过这两天的打扫,焕然一新,总算有了工厂的模样。
晚上他们在宿舍自己做饭。第二天钱旭继续去谈青虾生意,顺便问了榛鸡麂子肉的收购意向。这些野味饭店都很感兴趣,尤其是榛鸡,一斤以上十块,两斤以上三十块。价格虽然不低,但也在情理之中,毕竟饭店的客人都是非富即贵。
下午五点,兄弟俩买了水果零食回家。等到达绿柳村时,天已经完全黑了。刚敲开院门,晓霞就像只小兔子一样蹦出来,紧紧抱住钱旭的腿。
“爸爸,你又去打猎了吗?”小丫头仰着脸,眼睛亮晶晶的。
“没有,出发去市区谈项目。”钱旭摸摸女儿的头。
“好久不见,我俩正牵挂着你呢。”
“我也想你,小宝贝。”钱旭抱起女儿,亲昵片刻才放下。
“看来一切顺利?”巧云帮忙提东西进屋,脸上带着温柔的笑意。
“是啊,挺顺利的。”钱旭一边给晓霞喂葡萄,一边讲这几天的经历。
“你真是闲不住,明天又要去?”巧云语气中带着些许心疼。
“是啊,一会儿去青松岭下地笼,明天带样品去谈细节。”钱旭顿了顿,又道,“工厂宿舍已经收拾好了,你要不要搬下去住?有事也方便去医院。”
巧云摇摇头:“我喜欢这里,住着自在。而且我觉得没什么问题,等快生产再说吧,现在太早了。”
“那也行。”钱旭没有强求,他也喜欢住在村里的感觉。
钱旭把女儿放下,瘫在沙发上,他揉了揉发酸的肩膀,目光落在墙角堆放的渔具上。这些天为了赶在最佳时节收获青虾,他几乎每天都在虾塘和城里两头跑。
“爸爸,你看我画的画。”晓霞蹦蹦跳跳地拿来一张画纸,上面歪歪扭扭地画着几条鱼和虾。
钱旭接过画纸,轻轻摸了摸女儿的头发:“画得真好,比爸爸画得都好。”
巧云端着一盘刚洗好的葡萄走过来,随手将一片落叶从钱旭肩上拿下来:“你这身上都是泥巴味,先去洗个澡吧。”
“等会儿再说。”钱旭摘了颗葡萄塞进嘴里,“今天村里有什么新鲜事没?”
巧云在他身边坐下,一边给葡萄去皮一边说:“三头野猪昨天下山吃黄豆,把孙亮远家的豆地给糟蹋了。他们几个去打野猪,孙锋非要显摆自己的身手,结果被野猪咬伤了腿。”
“那小子就是不知天高地厚。”钱旭嗤笑一声,“打到了吗?”
“打到一头,二百多斤。另外两头跑了。”巧云把剥好的葡萄递给晓霞,“村里人说今年野猪特别多,估计是山上的橡子不够吃了。”
钱旭若有所思地点点头:“看来得抽时间去打几头,家里的肉确实不多了。”他看了眼厨房的方向,那里挂着两条腊肉和一条火腿。火腿是去年冬天做的,他打算再存个一两年,发酵得久了味道才好。
“你先把青虾的事情忙完,野猪又跑不了。”巧云站起身,“饭已经做好了,我煮了板栗米饭,还炒了几个小菜。”
厨房里飘来阵阵香气,干煸茶树菌的香味最是明显。这是钱旭前两天上山采的,虽然不多,但新鲜得很。
“我跟爸妈那边报个信就来。”钱旭伸手摘掉巧云头发上的一片不知何时落下的树叶。
“爸爸,我也要去外公外婆家!”晓霞立刻扑过来抱住他的腿。
钱旭笑着把她抱起来:“好,爸爸背你去。不过得先让爸爸拿点东西。”
他走到门口的三轮车前,从储物箱里拿出一朵野花。这是下午在山上看到的,紫色的花瓣上还带着露珠,像极了巧云年轻时戴过的发卡。
“给。”他轻轻将野花插在巧云的马尾辫上,“下午看到就觉得适合你。”
巧云低下头,脸上泛起红晕:“快去吧,饭要凉了。”
钱旭背着晓霞来到青松岭。夕阳的余晖洒在山坡上,给整片竹林都镀上了一层金色。钱父刚喂完青虾,正和钱母一起整理今天的收获。三个竹簸箕里晾着栗子,散发着淡淡的清香;两个装着野百合和黄精,还有一个装满了莲蓬。
“儿子回来了?”钱父抬头问道,脸上还带着些许疲惫。
“嗯,养殖青虾的事情基本敲定,明天还得去一趟。”钱旭把晓霞放下。小丫头一落地就跑去剥莲子,钱父钱母也不阻止,早就准备给小公主了。
“谈好了?”钱父有些惊讶,“这么快?”
“嗯,价钱比批发商给的高不少。”钱旭简单说了下情况,“青山饭店要两百斤,其他几家饭店也都有意向。”
“那咱们赶紧去下笼子。”钱父立刻站起来,脸上的疲惫一扫而空。
钱旭拿了两个地笼,装好饵料,丢进虾塘。回来的路上,他看着簸箕里的栗子说:“你们这几天收获不少啊。”
“松子山那边今年长得好,不过野猪也多。”钱父叹了口气,“要不是有竹篱笼着,怕是连这点都保不住。”
“等我忙完这阵子,咱们一起去打野猪。”钱旭拍了拍父亲的肩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