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局1960灾荒年,每天一分钱秒杀 第749章:喊上壮劳力,去村外运粮食

();

“爷爷,奶奶,我回来了。”李复兴的声音让两位老人同时停下了动作。

四目相对,两位老人眼中瞬间迸发出惊喜的光彩。

爷爷在鞋底上磕了磕烟灰,急忙起身,奶奶也扔下食盆,两人快步上前,一左一右地抓住李复兴的手臂。

“我的好孙儿,总算盼到你了!”李老太太打量着李复兴,“从过完年就没见着,奶奶心里天天念叨你。”

爷爷在一旁连连点头,浑浊的眼眸里是化不开的慈爱:“回来就好,在厂里累坏了吧?”

他们拉着李复兴就往屋里走。

奶奶的手在他胳膊上反复摩挲,眉头随即紧锁起来:“复兴,你怎么瘦成这样了?这脸都小了一圈,是不是在外面没按时吃饭?”

爷爷也凑过来细看,心疼地叹气:“可不是嘛,人都瘦了。活再多,也不能把身子熬坏了。”

一股暖流淌过李复兴的心田,他笑着安抚道:“爷爷,奶奶,我好着呢,就是厂里最近有点忙,没瘦多少,你们别担心。”

“还嘴硬,你瞧瞧这手腕子,都细了。”奶奶不信,心疼地拉着他的手,“等着,让你爷去掏两个鸡蛋,给你蒸碗蛋羹补补身子。”

“对,我去菜地里拔两棵青菜。”爷爷说着就要往外走。

李复兴赶紧拉住二老:“不用这么麻烦,随便吃点什么都行。”

可爷爷奶奶哪里肯听,一个走向鸡窝,一个走向菜窖,分头忙活开了。

李复兴哭笑不得,想去厨房帮忙,却被奶奶一把推了出来:“你坐着陪你爷说说话,厨房这点活我一个人就行。”

厨房里很快就响起了锅碗瓢盆的声音。

奶奶从菜窖里拿出了白菜和几个土豆,洗净切好。

灶膛里火苗升腾,**乌黑的锅底。

热油爆香了葱花,土豆块下锅翻炒至金黄,再混入白菜丝,最后撒上一把盐,一盘家常的白菜炒土豆就出锅了。

爷爷也没闲着,将鸡蛋在碗里打散搅匀,热锅宽油,“刺啦”一声,蛋液下锅,用筷子飞快划散,蓬松金黄的炒鸡蛋散发出浓郁的香气。

奶奶又从坛子里摸出几块自家腌制的腊肉,切成晶莹的薄片,配上青椒猛火快炒,腊肉的咸香和青椒的清辣交织在一起,勾得人食指大动。

最后,她还熬了一锅稠乎乎的玉米粥。

片刻功夫,桌上就摆满了饭菜:炒鸡蛋,白菜炒土豆,青椒腊肉,外加一碟凉拌黄瓜,以及玉米粥和玉米面馒头。

李复兴看着这一桌为他而做的饭菜,心中感动。

他夹了一口炒蛋,鲜嫩的口感和熟悉的味道,瞬间让他觉得所有的疲惫都烟消云散了。

爷爷奶奶就坐在他身边,不停地往他碗里添菜,看着他狼吞虎咽的样子,脸上是满足而欣慰的笑容。

“多吃点,看你瘦的。”奶奶又夹了一块油亮的腊肉到他碗里。

“嗯,奶奶做的菜就是香。”李复兴塞了满嘴,含糊地应着。

一家人围着桌子,吃着可口的饭菜,聊着琐碎的日常,温馨的气氛在小屋里静静流淌。

午后,太阳偏西,村庄笼罩在一片柔和的金色光辉中。

李复兴告诉爷爷奶奶,他要出门办点事。

两位老人都知道他要忙的是关乎全村生计的大事,便没有多问,只是叮嘱他路上小心。

李复兴骑上摩托车,引擎声打破了村庄的宁静。

他没有直接去目的地,而是先在附近几条路上绕行,仔细确认沿途没有行人,更没有熟悉的面孔后,才将车驶入一片偏僻的树林里停下。

李复兴停好车,闭上双眼,将全部精神沉入意识深处。

下一秒,他睁开眼睛,眼前的空地上已经凭空出现了一座小山。

整整一万斤粗粮。

小米、玉米面和高粱米堆叠在一起,粮食特有的朴实香气在空气中弥漫开来。

这些粗粮虽然口感比不上细米白面,但足以让李家庄的乡亲们安稳地度过眼下的难关。

李复兴审视了一圈周围的环境,找来些木头和树叶,小心地将粮食堆盖起来。

他只留了一小角露在外面,让它看起来就像一堆无人问津的破烂,不凑近细看,绝对无法察觉其中的玄机。

他又绕着这片空地走了一遍,确认自己的布置天衣无缝,不会引来任何人的注意,这才发动摩托,向李家庄疾驰而去。

当他抵达李家庄时,夜色已经完全笼罩了大地。

村里各家各户都点燃了煤油灯,那一点点昏黄的光晕在黑夜里摇曳,透出一种别样的温暖。

李复兴没有直接返回自己家,而是将摩托车停在了老支书的院门口。

他清楚老支书一定在焦急地等他的回音,必须先将粮食的消息告诉他,好让老人家悬着的心放下来。

老支书果然正坐在炕上,就着昏暗的灯光抽着旱烟。

他眉头的结虽然不像白天那么紧,但忧色依然未减。

院门外传来的摩托车引擎声让他心头一跳,他立刻起身,快步迎了出去。

一看到李复兴的身影,老支书便迫不及待地问:“复兴,粮食那事……”

“老支书,都妥了,粮食就放在村外的林子边上。”李复兴笑着应道。

“足足有一万斤,得叫上村里的壮劳力去一趟。”

老支书的眼睛瞬间瞪得滚圆,连手里的烟杆“啪”地掉在地上都未察觉,他激动得声音发颤:“一万斤?那太好了!我马上去喊人!”

话音未落,老支书已经转身向外冲去,一边跑一边用他那洪亮的嗓门在寂静的村庄里高喊:“家里有壮丁的都出来!到村外运粮去喽!”

他的声音在夜空中回荡,各家各户的煤油灯光都跟着晃动起来。

不一会儿,一个个汉子就披着外衣从屋里跑了出来,手里还提着扁担和麻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