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局1960灾荒年,每天一分钱秒杀 第736章:打算给徐倩买自行车

();

李复兴看他那执拗的样子,想抽回手:“真不用,我回去对付一口就行,别麻烦嫂子了。”

他不想再给人家添乱,毕竟家里正动工,肯定一堆事。

可徐晓安却抓着他往屋里走:“这叫什么话?咱俩谁跟谁?你帮我这么大个忙,我连顿饭都不管,传出去我还要不要做人了?”

他一边拉着李复兴,一边朝屋里嚷,“媳妇儿,再上锅热俩馒头,复兴哥在这儿吃!”

屋里传来一阵细碎的声响和应答声。

李复兴看着他这股不依不饶的劲儿,心里一阵无奈。

“行行行,我留下,我留下还不行吗?”

他哭笑不得地站定,“你这手劲,不去码头扛大包真是屈才了。”

徐晓安这才松开手,咧嘴一笑,重重拍了下他的背:“这才对嘛!走,进屋暖和暖和。”

……

一连轴转了近一个月,李复兴感觉骨头都快散架了。

周六晚上几乎是头一挨枕头就睡了过去。

直到周日一早,阳光穿过窗户的木格子,暖洋洋地照在脸上,他才缓缓醒转。

他在被窝里赖了一会儿,伸了个懒腰,手指无意间在裤兜里摸到几张质地颇硬的纸片。

他掏出来,是厂里发的工业票。

李复兴盯着那张票,脑海里忽然浮现出徐倩的样子。

徐倩从家到学校隔着好几条街,每天上下学全靠挤公交。

人多的时候,眼睁睁看着好几趟车过去都挤不上去,上次见面时还跟他抱怨,说要是有辆自行车就好了。

“正好,给她送去。”

这个念头一冒出来,李复兴便一掀被子坐了起来。

用两个馒头草草打发了早饭,李复兴从床下拖出帆布包就出了门。

经过巷口的副食店,他心里一动,捏了刹车。

他记得徐慧最爱吃这家的槽子糕,便进去称了一袋。

越往胡同深处走,市井的喧嚣声就越发真切。

遛鸟的大爷、择菜的大妈、满地乱跑的孩童,构成了一幅鲜活的生活画卷。

他在胡同口那棵老榆树下熄了火,几个跳皮筋的小女孩立刻围了过来,一个扎着高马尾的冲院里大喊:“倩倩姐,你复兴哥来看你啦!”

李复兴笑着跟她们打了个招呼,正把那袋槽子糕挂在车把上,院门“吱呀”一声开了,徐倩探出半个身子。

她手里拿着块抹布,看到他时一脸的惊奇:“复兴哥?你怎么今天过来了?”

李复兴扬了扬手里的帆布包,故意逗她:“怎么,不请我进去坐坐?”

徐倩的脸颊泛起一抹红晕,赶紧拉住他的胳膊往里拽,嘴里连声说:“欢迎欢迎,快进来。”

李复兴提着东西跟在后面,刚一进院,就看到一个梳着两条小辫子的女孩站在堂屋,手里捏着块橡皮,正是徐慧,徐芳不在家。

她见到李复兴,立刻露出一个甜甜的笑:“复兴哥好。”

话音未落,里屋就传来椅子挪动的声音,徐姨端着一个搪瓷盆走了出来。

一见到李复兴,她脸上的笑意藏都藏不住:“是复兴啊!快进屋。”

李复兴没看到徐叔,便问了一句。

徐姨快人快语地解释道:“你徐书他们单位项目到了紧要关头,成天泡在单位,今儿也没回来。不然他肯定要拉着你喝两杯。”

李复兴把礼物放在桌上,客气道:“徐姨您别忙,我就是顺路来看看您和倩倩。”

“看什么看,来了就别见外。”

徐姨笑呵呵的问:“早饭吃了吗,复兴?”

李复兴老实地摸了摸肚子:“早上就吃了俩馒头,现在还真有点空。”

徐姨一听这话,转身就往厨房去:“那哪儿成!你等着,我给你热点粥,再拿俩馒头,配上新腌的黄瓜,保准你吃得舒坦。”

说着,她麻利地系上围裙,厨房里很快就响起了风箱“呼嗒呼嗒”的声音和锅碗瓢盆的碰撞声。

徐倩和徐慧交换了一个眼神,彼此都看懂了对方心里的那点小九九。

徐慧偷偷拉了拉姐姐的衣角,压低声音抱怨:“姐,你看咱妈,一听复兴哥饿了,马上就去开火。上次我喊饿,她就让我自己找干粮啃。”

徐倩抿着唇没作声,但心里也泛起一丝小小的波澜,眼神不由自主地飘向了厨房里忙碌的母亲。

这待遇差别,确实有点明显。

她心思一转,索性不去想了,凑到李复兴跟前,好奇地指了指他放在桌上的包:“复兴哥,你这里面装了什么好东西?”

李复兴笑了笑,把包朝姐妹俩推过去:“打开看看不就知道了。”

徐倩和徐慧好奇地凑上前,拉开拉链,两包印着孙悟空的彩色水果糖赫然出现在眼前,姐妹俩的眼睛瞬间就亮了。

徐慧迫不及待地伸手去拿,却被姐姐徐倩在手背上轻轻拍了一下,嗔怪道:“没规矩,先给复兴哥倒杯水去。”

看着姐妹俩这番有趣的互动,李复兴只觉得心里一片温热。

厨房里传来徐姨爽朗的喊声,伴随着风箱声:“复兴,饭好了,快来吃,别放凉了!”

他高声应着,余光扫到院里那姐妹俩正交换着眼神,还俏皮地撅了噘嘴,不禁失笑。

这两个小丫头,真是可爱。

李复兴坐在桌子旁,小米粥熬得火候正好,配上爽脆的腌黄瓜,一口下肚,一股暖意从胃里传遍四肢。

徐姨就坐在他对面,一边看着他吃,一边关切地问着他厂里的近况,嘴里不住地叮嘱他要爱惜身体。

李复兴耐心地一一回答,不时抬起头,还能看见徐倩和徐慧姐妹俩在院子里窃窃私语,目光时不时地往他这边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