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锁上院门时,徐晓安又回头望了一眼,脑海里已经勾勒出院子焕然一新的模样,心里满是憧憬。
一辆自行车,一辆摩托车,两人朝着轧钢厂的方向疾驰而去。
上班的人流汇成河,叮铃作响的自行车铃,夹杂着人们的交谈声,构成了一幅生机勃勃的晨景。
“等回头房子弄好了,你可一定得来家里吃饭,让你嫂子给你露一手。”徐晓安蹬着车,语气格外诚恳。
李复兴笑着应下:“那我就等着尝嫂子的手艺了。不过现在,还是得先紧着厂里的事,那批小型烘干机运到港口了,也不知道后续怎么样,得赶紧去外贸部问问情况。”
“是啊,但愿别出什么岔子。”徐晓安也附和道。
两人说话间,脚下不自觉地加快了速度。
李复兴刚回到采购科,**还没坐热,一杯茶水才倒上,桌上的电话就响了起来。
他抓起听筒,电话那头传来一个简短有力的声音:“复兴,马上通知科研室全体人员,还有你和徐科长,立刻到三楼会议室开会,林厂长有重要指示。”
电话挂断,李复兴心里猛地一沉,放下茶杯,拔腿就往科研室跑。
徐晓安正把一张技术图纸在桌上铺开,准备琢磨下一步的改进方案,李复兴就一阵风似的冲了进来:“徐科长,厂办通知,科研室所有人,加上咱们俩,马上去三楼会议室开会!”
徐晓安也是一愣,抬头扫了一眼科研室里的其他人,只见大家伙儿脸上都写满了问号。
小刘停下手中的工作,小声嘀咕了一句:“这个节骨眼上开紧急会议,不会是那批烘干机在港口出事了吧?”
一句话仿佛在平静的湖面投下了一块石头,科研室里的气氛瞬间紧张起来。
众人面面相觑,都从彼此的眼神里读出了几分不安。
那五千台小型烘干机可是大家伙儿的心血,刚到港口,正是最关键的环节,万一真出了问题,之前所有的心血就都付诸东流了。
“都别自己吓自己,去了不就清楚了。”徐晓安稳住心神,率先站起身朝外走去。
李复兴和科研室的众人立刻跟上,一行人怀着各种猜测,脚步匆匆地赶往三楼。
推开厚重的会议室木门,林厂长已经端坐在会议桌首位,正垂目看着手上的一份文件,神情严肃,看不出喜怒。
看到这阵势,原本还有些嘈杂的人群立刻安静下来,大家心照不宣地各自找了位置坐下,谁也不敢先开口。
一时间,偌大的会议室里只听得见彼此压抑的呼吸声,以及窗外厂区传来的隆隆机鸣。
李复兴挨着徐晓安坐下,目光不动声色地掠过林厂长的侧脸,脑子里飞快地转动着。
是港口那边出了变故?
是外贸部传来了新消息?
还是厂里又有新的生产任务?
每个人心里都像揣了只兔子,七上八下,只能在沉默中等待着林厂长开口。
“行了,既然都到齐了,我也就不吊大家胃口了。”
林厂长看了一眼众人,将一份文件干脆地拍在桌面上,声音格外响亮,“今天把大家叫来,是为了一件事——论功行赏!”
“论功行赏?”
这四个字从徐晓安口中下意识地溜出,他的眼睛里写满了不敢置信。
整个科研室的人都像是被定住了,几秒钟后,那根紧绷的神经才彻底松弛下来,一颗颗悬着的心稳稳落回了胸腔。
会议室里那股沉闷压抑的气氛顷刻间被一扫而空,取而代之的是一股难以形容的轻快与喜悦。
“厂长,您这话的意思是……”
徐晓安的声音里也染上了激动,微微发颤。
“就是你们听到的意思。”
林厂长站了起来,背着手在会议室里慢悠悠地踱步。
“厂里开了会,一致决定要给你们重奖。都放开点,别拘束,有什么想要的,尽管提出来。”
这话一出,会议室里立刻被低低的私语声填满。
大家互相交换着眼神,脸上都挂着灿烂的笑容,可谁也没有第一个开口提要求。
小刘的嘴巴张了张,似乎想说什么,但话到嘴边又咽了回去,只是兴奋地和身边的同事眉来眼去。
王琪则摸着下巴,嘴角挂着笑,可同样保持着沉默。
其余的人也都在小声议论,眼里闪烁着兴奋的光芒,却都默契地没有说出具体想要什么。
毕竟,这虽不是第一次因项目成功而获得奖励,但大家心里既有期待又有些矜持,想先看看别人的反应,也想探探厂里到底是什么章程。
林厂长就那么含笑站在那儿,任由这股兴奋的议论声发酵,既不催促也不打断,仿佛在给予他们足够的时间来消化这份喜悦。
徐晓安望着这幅景象,一股暖流在心底涌动。
他转头看向李复兴,对方也正看着他,回以一个微笑。
他们都明白,无论奖励是什么,这份认可本身就是对所有人辛勤付出的最高嘉奖。
在这个时代,荣誉的分量,远比物质本身更重,这与后世的价值观恰好相反。
林厂长看着气氛差不多了,这才清了清嗓子。
“好了,时间不早了,我来宣布具体的奖励方案。”
林厂长走回桌前,拿起了那份名单。
“这次小型烘干机的成功,科研室的同志们居功至伟。而这其中,贡献最大的,非李复兴同志莫属。”
李复兴闻言猛地抬头,满眼都是意外。
林厂长注视着他,用一种庄重的语气宣布:“经厂委会研究决定,给予李复兴同志行政级别提升一级的奖励,另外,再奖励工业票五张,大肥猪肉五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