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局1960灾荒年,每天一分钱秒杀 第723章:立项,准备拿出样品

();

林厂长拿着草图,一边听着两人的介绍,一边不住地点头,紧锁的眉头也渐渐舒展开来。

他沉吟了片刻,开口道:“听起来确实有点意思,这个点子很新颖,也很贴近生活。”

徐晓安和李复兴交换了一个眼神,都看到了对方眼里的期盼。

林厂长话锋一转:“不过,点子再好也得变成实物。这样,你们先集中力量把样品做出来。”

“我得拿着真东西去给上级看,让他们亲眼瞅瞅这玩意的好处。”

“样品出来后,立刻做市场调研,摸清楚老百姓到底需不需要,能接受什么价位。”

“等这些数据都出来了,证明确实有销路,我们再谈量产的事。”

徐晓安立刻拍板:“没问题,林厂长,我们保证尽快把样品拿出来!”

李复兴也点头附和:“厂长考虑得周全,一步一个脚印,这样走得更稳。”

林厂长满意地点了点头:“行,那这事就由你们俩牵头。”

“需要什么支持,无论是人手、材料还是经费,直接来找我,厂里给你们兜底。我等着看你们的成果。”

说完,林厂长小心地将草图折好,揣进上衣口袋,临走前叮嘱了一句“抓紧”,便转身快步离开了。

脚步声渐行渐远,办公室里恢复了安静。

看着林厂长消失的背影,李复兴心里却有些迟疑。

弄一个新产品,可不是三两句话的事情,怕不是要通宵熬夜不少日子。

他眼珠一转,打算趁徐晓安不注意,悄悄溜号。

可他刚挪到门口,背后就飘来徐晓安的声音:“复兴,上哪儿去啊!”

李复兴心里咯噔一下,只好转过身,脸上挤出一个僵硬的笑容。

徐晓安已经放下了图纸,正似笑非笑地盯着他,那眼神仿佛能把他看穿。

“没……没想去哪儿,坐久了,起来溜达溜达。”

李复兴心虚地挠了挠头,不敢去看对方的眼睛。

徐晓安上前一步,用手轻轻压住李复兴的肩头,话语里带着请求。

“好了,别想开溜,你那点心思我还不知道?这回要是没你,这事儿根本办不成。”

他顺手拿起桌上的设计图,点着其中一处构造:“你瞅瞅,这整个加热模块的构想,还有那个节能的思路,都是你刚刚提的。”

“你要是不在旁边坐镇,我这心里可一点底都没有。”

李复兴长叹一声,索性也不再装了。

他拾起一张草稿:“你又不是不清楚,从零到一搞个新东西出来有多磨人。”

“就说上次那个空气炸锅,单单一个温度控制,我们反复试了多少回?烧掉的零件都能堆成小山了。”

“还有太阳能热水器的集热材料,前前后后换了七八种才算定了下来。”

“这烘干机听着名头简单,真要动手做,还不知道得熬秃多少根头发呢。”

徐晓安用力拍了拍他的臂膀,眼神里是不容置疑的坚定:“难,我当然知道难。可越是硬骨头,才越需要我们搭伙一起啃,不是吗?”

“你把心放回肚子里,这次的担子我多扛一些,绝不让你一个人顶着。”

“再说,等咱们把样品捣鼓出来,一想到它能帮上大伙儿的忙,那种满足感,可是千金不换的。”

李复兴对上他那双充满期盼的眼睛,心里叹了一口气。

不得不说,这个时代的人荣誉感是真的足。

他拿起铅笔,在图纸上利落地圈出一处待改进的结构,无奈地笑了:“行,算我栽你手里了。”

“不过咱们可说好,让我加班可以,晚上吃的你必须管饱。”

徐晓安脸上的笑容瞬间绽放,连连应声:“没问题!别说晚上了,明早的包子我也给你包了!”

两人对视一笑,开始钻研起烘干机的设计细节。

过了片刻,徐晓安抬起头,目光投向办公室外那些埋头工作的身影,对李复兴说:“复兴,这项目光凭咱俩肯定不够,得让大伙儿都动起来,集体的智慧才是最大的宝藏。”

李复兴深表赞同:“没错,三个臭皮匠赛过诸葛亮,赶紧把这事儿告诉大家去。”

徐晓安随即起身,理了理身上微皱的白大褂,大步流星地走出了办公室。

科研室里的人们看见徐晓安出来,都默契地停下了手里的工作,用好奇的目光望向他。

最近因为迟迟没有新成果,大家的情绪都有些低落,此刻见到徐晓安脸上挂着许久未见的笑意,心中都升起了一丝隐秘的期待。

徐晓安清了清嗓子,用洪亮的声音宣布道:“同志们,向大家宣布一个好消息!我和李科长刚敲定了一个新的研发方向——小型烘干机!”

“林厂长非常看好,特批我们先拿出样机来!”

他的话音刚落,科研室里先是片刻的寂静,随即爆发出雷鸣般的欢呼。

所有人的脸上都洋溢着兴奋的光彩,积压已久的沉闷一扫而空。

“太棒了!总算有新任务了!”一个年轻的研究员激动地喊道,兴奋得手里的扳手都险些脱手。

“小型烘干机?这东西一听就大有可为啊!”另一位研究员扶了扶眼镜,镜片后的双眼闪烁着渴望的光芒。

大家你一言我一语地热议开来,整个科研室仿佛被注入了新的生命力。

“可不是嘛,终于又能有拿得出手的东西,这段时间真是快把我给憋坏了。”

一位资历较老的研究员感慨道,之前项目停滞不前的日子,让他心里一直堵得慌。

人群中开始传来低声的赞叹,有人小声说:“你们觉不觉得,只要李科长一来,我们准能搞出新东西,上次的太阳能热水器和空气炸锅就是最好的例子。”

旁边的人立刻附和,语气里满是认同:“没错,李科长的思路就是活,总能点拨我们。真该让他多来走动走动,没准能碰撞出更多火花。”

“是这个理,李科长经验老道,又熟悉市场,有他把关,我们研发也能少绕很多圈子。”

其他人也纷纷点头,望向李复兴办公室的眼神里,敬佩之情溢于言言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