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告别了庆元家,李复兴脚步不停地转向了陈主任家所在的方向。
这年头,住在四合院里,谁都绕不开街道办。
陈主任虽然官不大,但管的事儿却都是实在事,跟她处好关系,往后的日子能省不少麻烦。
还没走到院门口,就听见“唰唰”的声响,抬头一瞧,是陈主任正拿着个大竹扫帚在自家门前清雪。
李复兴加快了脚步,隔着几步远就扬声喊道:“陈姨,大过年的还忙活呢?”
听见声音,陈主任直起腰,一见是李复兴,脸上立刻笑开了花,把扫帚往墙上一靠,快步迎了过来:“哎哟,是复兴啊!快进屋,外面多冷!前两天我还跟你振国哥说呢,院里这些年轻人就数你最稳重。”
李复兴笑着将布包往前一递:“过年了,给您和振国哥拜个早年,带了点土特产,您别嫌弃。”
陈主任嘴上嗔怪着:“你这孩子,人来就行了,还破费这个干啥?快拿回去,给你对象留着补身子。”
她说着推让的话,手却已经把布包接了过去。
入手沉甸甸的分量让她心里一动,正要再客气两句,眼角余光却从没扎紧的包口瞥见了一抹熟悉的包装纸——是奶粉!
她家小孙子刚断了奶,这东西正是有钱都难买的时候。
一瞬间,推辞的话就咽了回去,脸上的笑容也热络了几分:“你这孩子就是太客气,快,进屋暖和暖和,外面风大。”
跟着陈主任进了屋,一股夹杂着煤炉味的暖气扑面而来。
墙上挂着喜庆的牡丹挂历,旁边一张“文明家庭”的奖状格外显眼。
陈主任的儿媳妇正坐在桌子旁缝衣服,看到李复兴进来,忙站起身:“是复兴来了啊。”
说着就往里屋走,“你先坐,嫂子给你倒杯热的去。”
“嫂子您客气了。”
李复兴客气地应着。
陈主任顺手把布包放在了柜子上,还不动声色地把露着奶粉的一角朝里放好,这才招呼李复兴在桌边坐下。“最近厂里忙不忙啊?”
“老样子,都挺好的。”
李复兴点点头。
话音刚落,儿媳妇就端来一个搪瓷缸子,热气腾腾的。
“复兴喝水,里面放了红糖。”
“谢谢嫂子。”
李复兴捧着温热的缸子喝了一口,一股甜润的热流滑进胃里,浑身都舒坦了。
他放下缸子,随口问:“振国哥今天没在家?”
“嗨,他呀,一大早就被他舅给叫走了,说是去拜年,不到中午回不来。”
陈主任说着,抓了一大把糖塞到李复兴手里,“今天可不许走啊,中午就在这儿吃。”
“我让你嫂子去抓只鸡,等他回来了,你们哥俩好好喝几杯。”
李复兴连忙摆手:“不了陈姨,我下午还有点事……”
“有什么事下午再说!”
陈主任把脸一板,手在桌上重重一拍,带着不容商量的口气说道,“平时请你吃饭你总推三阻四的,今儿好不容易上门了,还能让你饿着肚子走?”
“再说了,我跟你嫂子两个人也吃不了一只鸡,你不吃就浪费了!”
看着陈主任的热情,李复兴知道再推辞就是不给面子了,况且能蹭顿现成的饭也是好事。
他便不再客气,笑着点头:“行,那今天就叨扰陈姨和嫂子了。”
“都是自家人,还客气什么!”
陈主任顿时露出笑容,眼角的皱纹都舒展开了,她一边说着,一边转身朝厨房走去,“我让你嫂子再添两个菜,你可得好好尝尝她的手艺。”
李复兴的目光落在墙上贴着的奖状上,耳边是厨房里陈主任与儿媳妇的低语,以及窗外时不时炸响的零星炮竹声。
就在这时,院门“吱呀”一声被推开,一阵熟悉的脚步声由远及近。
赵振国掀帘而入,卷着一身凛冽的寒风。当他看到屋里坐着的李复兴时,疲惫的脸上顿时露出惊喜:“复兴!你小子什么时候来的,怎么也不提前说一声!”
“这不是寻思着今天得空,过来给您和陈主任拜个年嘛。”
李复兴也笑着站起来,伸手在他胳膊上回了一下。
“我们刚才还念叨你呢,真是说曹操,曹操就到。”
赵振国咧嘴一笑,露出一口整齐的白牙,“可不,去舅舅家串门,话匣子一打开就收不住,回来晚了。”
他顺手将沾着些许雪的外套脱下,往椅背上一搭,“你可是稀客,快坐,快坐。”
两人说话间,陈主任正好端着一盘菜从厨房出来,瞧见赵振国,便随口问了句:“振国回来了?”
赵振国应着,顺手拿起桌上的搪瓷缸子灌了一大口水,但那眼神深处,却藏着一抹不易捕捉的黯然。
陈主任的眼光何其毒辣,只一瞥就看出了儿子神色不对,眉心那股拧着的劲儿更是瞒不过她。
她心里立刻猜到,他今天出去办的事,八成是黄了。
尽管心中泛起一丝焦急,但当着李复兴的面,她并未点破,只是扬了扬手里的盘子,笑呵呵地说:“正好,开饭了。”
赵振国媳妇紧跟着端上了几道菜,炖鸡汤,红烧肉,炸丸子,光肉菜就有三个。
陈主任又从柜子里取出一瓶白酒,给李复兴和赵振国一人倒了半杯,推到他们面前:“来,复兴,尝尝这个。”
赵振国端起酒杯,和李复兴碰了一下,便一仰头灌下去大半,辛辣的酒液滑过喉咙,他脸上的笑容却显得有些勉强。
“快吃菜,复兴,”陈主任夹了个大鸡腿到李复兴碗里,“尝尝你嫂子的手艺,她这炖鸡的功夫,在咱们这条街上都找不出第二个。”
李复兴咬了一口,鸡肉软烂脱骨,香气四溢,他连连点头:“嫂子这手艺真绝了,比国营饭店的大师傅还厉害。”
嫂子被夸得有些脸红,腼腆地笑了笑,低头给婆婆盛了碗汤:“妈,您也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