洗漱一番,换了干净衣裳,杨柳才觉得自己身上舒服了一些。
她本以为与新来的知青,应该没什么接触的机会了。
却不想,快到晚饭时候,蒋小年居然跑来敲了她的门。
“杨柳开门!是我。”
杨柳打开门对上的就是笑嘻嘻的蒋小年。
“白天你干什么去了?我都来两趟了,没找着你的人。”
“有事?”
“没事我就不能来了?哎呦,大白!好久没见啊!想我没?”
蒋小年一边和杨柳说着话,一边还不忘“调戏”大白两句。
只可惜,大白朝他翻了个白眼儿,并没搭理他。
似乎在说,想你?不可能的!
我是狗,又不是傻狗,我可不想跟你过三天混不上两顿饭的日子。
“大白咋了?不太开心啊?”
蒋小年还以为大白是因为天气渐热,没什么精神头呢。
可他哪里知道,大白只是在嫌弃他而已。
杨柳忍着笑意,摊着手说道,“我也不知道啊,可能只是单纯的有点不开心吧?”
“不开心?为什么?”
“你猜!”
“难道是因为我?!哼,大白可是一条好狗,你可别挑拨我和大白之间的关系!
杨柳:这还用挑拨吗?怕是大白恨不得跟你没关系呢。
“到底什么事啊?”
“差点把正事忘了。”蒋小年一拍自己的脑袋,终于想起正事。
“昨天不是来了一批知青吗?姚知青说按照往年的惯例,想把知青聚起来吃顿饭,大家认识认识,以后也能互相照顾。”
杨柳点头,确实有这样的惯例。
那时候还是郝向东负责知青院,每次来新知青,都会安排人叫她过去。
“我就不去了吧?我不怎么饿,寻思着晚点吃呢!”
“哎呀!就去呗!彭玉姐一个人怪没意思的,你去了正好和她说个话。”
“成!那你等我一下。”
“是不是又要带好吃的?”
“就你多嘴!”
“你是不知道,为了把这消息通知到你,我今天都跑了第三趟了。”
杨柳:我看你不是为了通知我,而是为了通知我带点好吃的吧?
“知我者杨柳也!可不就是,我都和我妈说了,让她给我寄点酱菜来。可这回,信寄出去好长时间了都没收到回信呢。”
杨柳带去知青院的是之前做好存放在空间里的一只熏兔子。
兔子很肥,收拾干净熏酱好之后还能有五六斤的样子。
蒋小年看见熏兔子就眼睛放光。
“我就知道!不枉我跑好几趟。”
“也就是你!换做旁人,我才舍不得呢。”
“好了好了,那咱走吧。”
杨柳到的时候,知青院的晚饭已经快好了。
为了欢迎新来的六位知青,今晚足足做了六个菜呢。
六个菜都是用盆装的,足够二十多人吃了。
看见杨柳进院的时候,钱江和吴文娜都有点不自在。
互相作了介绍之后,饭菜也已经上桌。
杨柳对新来的几位知青,也算有了初步了解。
老实稳重的女知青徐梅,双胞胎兄弟范南范北。
范南范北两人,虽是双胞胎,但因为是异卵双胞胎的原因,长相并不同,只眉眼间有所相似罢了。
还有一位年龄稍大一些的男知青,叫做杨树林。
来的路上,杨柳就听蒋小年说了关于这位杨树林知青的事。
他之所以下乡,是把自己的工作转给了没找到工作的妹妹。
还别说,家里情况和蒋小年差不多。
别看才相处一天,出于惺惺相惜的原因,蒋小年和这位杨树林知青倒是合得来。
用蒋小年的话来形容,就是这位杨树林知青的性格有点像郝向东,很负责任也很认真。
最后两位新知青,对杨柳来说不陌生,就是有过两面之缘的钱江和吴文娜了。
这一场迎新下来,杨柳除了和身边的彭玉蒋小年说过几句话外,就只有介绍自己的那两句。
若不是看在姚知青才刚接管知青院的份上,杨柳其实是不想来的。
毕竟,姚知青成为知青院负责人以后,这是第一次组织知青的集体活动。
杨柳怎么着也得支持一下的。
这顿饭吃的很快,帮着收拾了一下之后,杨柳便和彭玉离开了。
“我听山杏说,你明天要帮她相对象?”
杨柳点头,确实有这么回事。
“她说自己眼光不行,又说她爹妈不靠谱。”
彭玉忍不住憋笑,“还真别说,你看人眼光倒是挺准的。山杏说要不是你,她还真就着了上回相亲那男的的道。”
“我呀就是提个建议而已,最后还得山杏和她爹妈自己拿主意才行。”
第二天天才一放亮,长生就来敲了杨柳家的门。
“小杨姐家,山杏姐让我给你带一句话,她说让你早点去她家吃早饭。”
杨柳今天起的早,饭也吃的早,长生过来的时候她都已经吃完了。
不过,早点去还是有必要的。
山杏家在村子西头,房子就是那种很普通的老房子,能有个五六十年了。
泥草房上边是瓦顶,冬暖夏凉的还挺结实。
听山杏说,她爹就是在这房子里出生的,他们家几个孩子同样是在这房子里出生的。
“泥可算是来了!”
山杏见杨柳进了院,急急忙忙挽上杨柳的胳膊,将她按坐在屋檐下的长椅上。
这种长椅,一个人坐的时候得坐中间。
两个人坐的时候,若是一方起来了,另一方可得加倍小心,要不然容易摔个屁墩儿!
因为今日相看的原因,山杏家的院子收拾的很是干净立整,就连昨日下雨后的积水都被清理了出去。
方桌上摆着一小碟花生一小碟瓜子,山杏的爹妈就坐在方桌旁。
见到杨柳终于坐下,山杏妈热情地抓起一把花生就往杨柳手里塞。
“我知道小杨知青最喜欢嗑瓜子吃花生,来,别客气,婶子屋里还有呢。”
杨柳纳闷儿,自己啥时候喜欢吃瓜子花生来着?
这是哪个不靠谱传的闲话?
根本就是没有的事!
其实,这些话并没人传,只不过是平时大家聚在一起侃大山的时候,总看到杨柳从兜里掏出花生或者瓜子给这个给那个,大家还以为是小杨知青喜欢呢。
杨柳哪里知道,当初为了方便打入群众探查信息,随手带上的花生瓜子被传成了这样,肯定也会惊讶的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