嫡姐夺气运?她被未来皇帝宠上天 第392章 莲芳阁的老鸨

赵德妃眸底划过讽刺,轻声道:

“我的人早就从江南折回京城,根本没带这些人一同上路,他们却像嗅到肉味儿的狗,眼巴巴跟上来。”

“他们是不是还想打着您的名义入宫?”司菀轻笑问。

赵德妃颔首。

“分明是玉贵人的亲眷,和我可没有半点瓜葛,侍卫自然将他们拦在宫门外。

为首的妇人,大抵是莲芳阁的老鸨,还不死心,一再提及钟粹宫,幸好那名侍卫曾经受过长兄的恩情,特地送了信,否则,还真不好交代。”

司菀:“他们后来可进宫了?”

赵德妃:“未曾,这会儿在宫门外僵持着。”

司菀搅动着银耳羹,慢吞吞道:“等改了口,再放人进来也不迟。”

赵德妃亦是同样的想法。

吴家来的是一对夫妻。

玉贵人的养父母。

据他们说,当初有人找上门来,给了一大笔银子,让吴家收养玉贵人。

吴父身体不算太好,又刚辞了官,每日药费如流水般往外洒,实在无以为继,便收钱认下了满身风尘气的玉贵人。

对此,莲芳阁的老鸨也能作证。

玉贵人是她一手养大的姑娘,不仅陪达官显贵吟诗作对,卖唱卖艺,甚至还卖过身。

根本不是什么清倌人,又哪里谈得上清白?

“身体弱,却能千里迢迢奔波至京城,只为了拆穿玉贵人的真面目,这位吴先生可真是忠心耿耿,令人钦佩。”

司菀言辞间透着几分玩味,不紧不慢,喝了口银耳羹。

“我活了这么多年,都觉得老鸨的话污秽不堪,玉贵人当真能狠得下心自污,也不嫌膈应得慌。”

脑海中浮现出宫女转述老鸨的话,赵德妃满脸嫌弃。

又过了两个时辰,吴家夫妻终于熬不住,松了口。

他们承认自己是玉贵人的长辈,特地入宫寻亲。

这会儿皇帝正与太子、齐书源等人在养心殿议事,听闻玉贵人的亲戚求见,他大手一挥,直接让赵德妃处理此事。

赵德妃顺理成章,把吴家夫妻、莲芳阁的老鸨带到钟粹宫。

江南虽富庶,终究比不过皇城的巍峨堂皇,威严肃穆。

不仅吴家夫妻双眼瞪得滚圆,老鸨也直咽口水,肩膀瑟缩,暗暗四下张望。

进了钟粹宫后,他们看向如牡丹般雍容华贵的赵德妃,如炽阳般耀目的司菀,忙不迭的下跪磕头。

“草民吴勇,民妇吴赵氏、许氏,见过德妃娘娘,见过太子妃娘娘。”

“平身吧。”

赵德妃打量着吴家人,夫妻俩皮肤黝黑,五官寻常,确实不像是能生出玉贵人的模样。

老鸨许氏拿起丝帕,掩住唇角,眼珠子骨碌碌转个不停。

她道:“娘娘,民妇在江南做买卖,早些年,跟玉贵人十分熟稔。”

“做什么买卖?”赵德妃故作诧异。

“民妇名下有间酒楼,正是莲芳阁。”

老鸨以为赵德妃知道莲芳阁是什么地方,冲她挤了挤眼睛。

先前赵德妃的心腹前往江南时,为了验证消息真假,特地去了趟莲芳阁,怎会不知里面是做皮肉生意的?

赵贵妃神情平静如水,不见丝毫波澜。

老鸨觉得事情不太对,想起自己唯一的儿子,被人掳走,如今是生是死,完全在她一念之间,便只能暗暗咬牙,跪地磕头。

“娘娘,莲芳阁里只有一样东西。”

“什么东西?”赵德妃问。

老鸨答道:“瘦马。”

恰在此时,外面响起一阵通传声。

皇帝来了。

皇帝在前,太子在后,父子二人阔步迈进殿中。

见老鸨跪在地上,皇帝有些诧异,冲着赵德妃问:“不是说玉贵人的亲眷来了吗?这三人就是?”

吴家夫妻点头如捣蒜,“草民夫妻是玉贵人的父母。”

皇帝又看向老鸨,问:“你又是何人?”

“民妇并非玉贵人的亲眷,之所以来此,是为了向陛下揭穿一件事、”

老鸨话未说完,便被赵德妃打断。

她一改平日的温和,厉声呵斥:“御前岂容你胡言乱语?”

皇帝有些诧异,像是没料到赵德妃会如此失态。

赵德妃站起身,屈膝福身,“陛下,臣妾失态了,这妇人满嘴污言秽语,恐污了您的耳朵。”

老鸨嘶声辩驳:“哪里是污言秽语?民妇敢以性命担保,所言句句属实!”

皇帝转动着拇指上的玉扳指,道:“你且说说。”

赵德妃张了张口,还想阻拦。

皇帝抬起手,她便识趣的噤声。

“奴婢开了间名叫莲芳阁的酒楼,楼里养了一群瘦马,这群女子都是自幼时培养起来的,琴棋书画样样精通,姿容身段也颇为出挑。”老鸨道。

皇帝心底涌起一丝不祥的预感。

神色愈发阴鸷。

老鸨仿佛被吓到了,缩了缩脖子,颤巍巍开口:

“玉贵人正是其中之一,陛下要是不信的话,大可以查看她左手腕,上面有一块桃花烙印。”

砰地一声。

皇帝一脚踹翻面前的案几,面皮涨得通红,怒发冲冠的模样。

老鸨扯着嗓子叫喊,“臣妇不敢有半句虚言,还望陛下明鉴!”

皇帝额角迸起青筋,他从未经受过这样的屈辱。

怪不得玉贵人如此知情知趣,床笫间也十分放得开,非是她出身小门小户,而是花楼中勾引男人的招数,全都用在他身上。

“你们不是玉贵人的父母吗?究竟是怎么回事?”

“回陛下的话,草民只是玉贵人的养父母,两年前收养了这个女儿,也不清楚她的来历。”

吴父惨白着脸作答。

闻言,皇帝眼前发黑,抬起手,直接将茶壶砸在地上。

吴父骇了一跳,脑袋磕得咚咚响,殷红鲜血糊在脸上,整个人狼狈又凄惨。

赵德妃走上前,轻轻拍抚皇帝的脊背,给他顺气。

“陛下,这几人自称与玉贵人相识,却未曾验明真假,不如您派人将玉贵人请来,双方对质,省得冤枉了好人。“

皇帝很想说不用对峙。

他见过玉贵人腕间的印记,的确是桃花形状。

若非真和玉贵人打过交道,怎么可能对此熟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