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但是,最多的还是孩子。
这是一道靓丽的风景线!
有的孩子在地上奔跑,有的在大人的怀抱里,有的骑坐在大人的肩上;还有的大人左右手各抱着一个孩子,还有不少人脖子上骑着一个,左右手还各抱着一个。
并州鼓励生育,有许多的优惠政策。生得越多,优惠也越多。又加上女多男少,实行一夫一妻多妾制,每个青壮年男子至少有三个妻妾,就算是五六十岁的老头,也都至少有一个女人。
女人多,孩子也就多。
忙不过来时,村长会去帮忙。所以,并州能有这么多孩子,村长们功不可没。
自王通到并州以来,至今已有六年了。这六年时间里,并州从未有外敌入侵,人们生活安定,又加上曲辕犁和水力翻车的推广——尤其是大量铁制农具的推广,使得粮食产量增加了不少。
人人都能吃饱饭,各种肉食也不少。这使得并州百姓的生活状况有了很大的改善。
除此之外,在那场瘟疫之后,王通又扩大了晋阳书院医科的招生,并且在整个并州推广“赤脚医生”下乡,建立了比较完善的医疗体系,使得百姓们的健康状况有了很大的好转。
最明显的莫过于孩子的出生率和成活率,
在古代,女人生孩子就如同死过一次一样,据史料记载,在古代,中国女性分娩时的难产发生率约为5%-30%,孕产妇死亡率则在2%-15%之间。古代婴儿夭折率普遍超过30%,部分时期可达43.8%
(备注:这是清代时候的数据,在汉朝时代会更加严重。)
自从王通在并州推广了先进的医疗知识、建立了比较完善的医疗体系后,再加上孕妇的体质和营养状况的明显改善,现在并州的孩子出生率和成活率都有了显著的提高。
多种因素的叠加,才使得这里出现这么多孩子。
王通大概估算了一下,人群中的小屁孩,不会低于整个人群的三分之一。
……
队伍继续在欢呼声中前行。到了离城十里处的十里亭中,蔡邕带着很多官吏们在这里等着了。
王通翻身下马,接受蔡邕等人的参拜,并与之一一问好。
在这些官员中,多了一人。
这人就是沮授。
此前沮授因为不愿帮助王通对付袁绍的儿子们,虽然认了王通为主公,却不愿在军政上为王通出谋划策。于是,就被王通安排在天津造船厂督造海船。
这次自己跑来晋阳,八成是在那里造船给累着了。
王通笑了笑,上前扶起沮授。
拉着沮授的小手手,问道:“想通了?”
“是的,想通了。”
“不装了?”
“不装了。”
“为何?”
“为百姓。”
沮授一本正经地说道:“袁氏三子内战不休,冀州遍地烽烟战火。百姓无罪,却要因袁氏三子内斗而蒙受战乱之苦,实在令人痛惜!
沮某受恩于袁绍,原本不想为难其子。但其子太过不肖,实在让人……痛恨!
此前,受田元皓来信,言及晋阳诸事,令沮某难以置信,遂来晋阳看看。却没想到晋阳乃至整个并州的百姓,在主公治下过得如此之好。
再想起那些在冀州战火下流离失所的百姓,沮某心中甚是有愧。沮某现在巴不得主公尽快打败袁氏三子,将冀州纳入主公治下,使冀州百姓都过上晋阳百姓一样的好日子。”
这不,又开始装起来了。
“好,好,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