捡尸逆袭:从汉末小兵到无敌大帝 第609章

();

……

第二天,曹操的首席谋士荀彧从下邳过来,曹操又召集诸将议事。

荀彧站出来对曹操道:“属下主张退兵,但却不主张急退,而主张缓退。”

“愿闻其详。”曹操道。

“谢曹公!”

荀彧行了一礼,接着说道:“介于现在的形势,退兵是最明智的选择,然急退不如缓退。

依属下之意,是先退到下邳,然后派出军队,尽抓下邳、广陵、彭城三郡之百姓,强行迁入关中安置。

待到将三郡百姓迁走之后,再退出徐州,与吕布议和,重修旧好。”

略一停顿,又道:“属下这样做,有三利:

其一,人口之利。

毋庸置疑,人口便是战争潜力。将敌方人口变为我方人口,就是将敌军的战争潜力转变为我军的战争潜力。

徐州的百姓,对主公颇多抱怨。将他们留在徐州,他们就会帮助吕布对抗主公。若是将他们迁到关中,给他们每人分配百亩土地,再实施一些惠民善政,他们必会转而感恩于主公,成为主公的战争潜力。

其二,战略之利。

主公退出徐州后,可与吕布议和。吕布现在势力大损,已经不具备主动进攻兖州、豫州的能力。

而且,以吕布的性格,虽然将女儿许给了王通,但却并不会愿意就此归附于王通。我们要想离间吕布与王通的关系,就得先将徐州还给他。这对于我们今后的“合纵连横”战略有利。

其三,兵力之利。

由于王通的介入,这徐州战场已变成一处烂泥潭,我们既要与吕布正面作战,又要镇压各地的百姓义军,还要防备王通从岛上出兵对我军发动突袭。

我们将大量的兵力、钱粮耗费在徐州,却暂时看不到取胜的希望。还不如从这个烂泥潭中脱身,将兵力抽调出来,用于别的战场。”

曹操听到荀彧这样一分析,深以为然。遂下令退兵下邳,抓捕下邳、广陵、彭城三地百姓,强行迁入关中。

……

除此之外,考虑到袁尚继任了大将军,而曹操还是司空,官位还在袁尚之下,荀彧又建议曹操升任丞相。

曹操欣然同意。

在荀彧的帮助下,曹操化被动为主动,又开始活蹦乱跳起来。

……

(附录图片:荀彧。)

……

当王通再次回到晋阳时,已是农历12月中旬。

寒风呼啸,白雪纷飞。

依旧是人山人海,太原百姓们听到王通凯旋的消息,出城二十里相迎。虽然每次都是这样,王通还是有些感动。

为了让百姓看到自己。

王通没有乘坐马车,而是冒着风雪,骑着爪黄飞电,走在队伍的最前面,还不时地向百姓们挥手,高声大叫:“乡亲们辛苦了!”

回答王通的,不同于后世阅兵式上的回复。

而是此起彼伏,如山呼海啸般的高呼:“骠骑将军威武!”

这声音盖过了原野,盖过了雪雾,盖过了朔风的呼啸,使这个酷寒的严冬,也不再显得那么冷了。

王通细看欢呼的人群。

发现他们身上穿的衣服,已不再是破破烂烂,他们的脸上已不再是黑黑瘦瘦。他们的衣衫干净整洁,他们的脸色多了一份红润。

他们的眼中有光!

那眼中的光,代表着自信,代表着热情,代表着希望!

看到这些。

王通的眼眶有些湿润,因为,这正是王通甘冒矢石,浴血奋战,所期盼的结果。

前来迎接的人群中,各种各样的人都有。有老人,有孩子,有男子,有女人。


本章换源阅读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