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风华 第三百一十三章 入宫献礼

();

听到孙皇后所言,女子点头:“正是。那黄符虽然能窥人心,却也只能看到表象。人心如海,深不可测,有时连当事人都看不清自己的本心,何况是外物?”

朱景轩若有所思

他紧紧盯着手中捏着一份厚厚的单子,目光如炬地盯着眼前这个不速之客

窗外的阳光透过窗棂斜斜地洒进来,在地上投下细碎的光影。

他的手指无意识地摩挲着纸张边缘,眼底闪过一丝难以捉摸的情绪。这个突然闯入皇宫的女子,不仅没有丝毫惶恐,反而一副胸有成竹的模样。

“你倒是了解。”他语气中带着几分讥讽,唇角微微上扬。

女子站在大殿中央,丝毫不为这威压所动。她嘴角挂着若有若无的笑意,“没见过大场面也听说过啊,观史即可。”

“你是在说朕是猪?”朱景轩眯起眼睛,周身的气压骤然降低。

“这番话确实是君上亲口所言。”女子不慌不忙地回应。

朱景轩本该动怒,却忽然觉得有趣。这个闯入皇宫的女子,胆大包天却又机智过人。他踱步走到龙案前,指节轻叩桌面。

“大胆!”一旁的太监尖声呵斥,“竟敢如此对陛下无礼!”

朱景轩抬手制止了太监继续说下去。他晃了晃手中的单子,“你得将这批粮草布帛与银两全数上缴?”

“正是。”女子的声音清亮,在大殿中回荡。

“为何不去地方衙门,反要冒险入宫?”朱景轩目露精光,“这笔财富不小,任何官员收到都会欣喜若狂,定会为你请功。朕也不吝赐你个员外郎当当。只是...”他顿了顿,“私闯皇宫可是死罪,功过相抵,恐怕过错更大。”

女子轻哼一声,目光直视着朱景轩,“我把钱送你,你送我官,这摆明是明码标价卖官啊?太祖高皇帝若是知道,怕是要气得活过来。”

“送你官职你还不乐意?”朱景轩眉头微皱,语气中带着几分不解。

“我可不想被人记入史册,骂我是奸佞,开创了朝廷明码标价卖官的先河。”苏瑾的声音依旧平静,“虽说前面已有不少人这么做,但我可不想背这黑锅。”

朱景轩听出她话中有话,面色微沉,“论卖官鬻爵,我大明如何比得上前朝?宋朝、唐朝哪个不是如此?”

“陛下为何只学他人的过错?”苏瑾直视着他的眼睛,目光灼灼,“唐朝的气度,宋朝的经济,元朝的疆域,这些难道不值得学习吗?那些腐朽的东西,不该改掉吗?学历史不就是为了避免重蹈覆辙?”

身侧的孙皇后频频颔首,对这个胆大妄为的闯入者竟生出几分好感。她轻轻拉了拉朱景轩的衣袖,小声道:“陛下,这位虽然无礼,却颇有见地,又是来献礼的,不如网开一面?”

朱景轩瞥了皇后一眼,“皇后莫要被她三言两语就骗了去。这等人,最是善于花言巧语。”

“陛下,小人向来直言不讳。”女子神色坦然,语气中带着几分坚定。

殿内一时陷入沉默。阳光透过窗棂,在地上投下斑驳的光影,照在女子身上,为她镀上一层淡淡的金边。

朱景轩深吸一口气,目光在苏瑾脸上停留片刻,“那东西在何处?寡人命御林军前去收取。”

“粮食布匹需要时日筹备运送,请陛下稍安勿躁,最迟一月,定当送达。”女子不卑不亢地回答。

“你是说,现在就是空口白话?”朱景轩的声音陡然冷了下来。

女子将身前的玉兰枝往前推了推,“我连这价值连城的玉兰枝都送了,还会吝啬那些财物吗?”

朱景轩的目光落在玉兰枝上。这确实是难得一见的珍品,就连皇宫中都少有如此品相的玉兰枝。自父皇去世后,太后一向勤俭持家,那些奢侈之物都被收了起来。他已许久未见过这般精美的玉兰枝了。

“还有最后一份贺礼呢?”他的语气缓和了几分。

“我有几条政见,愿意献给陛下。”女子的声音依旧平静。

朱景轩冷笑,“这才是你的真实目的吧?想要参与朝政,谋取私利?”

“果然,心里阴暗的人眼中全是污秽。”女子毫不客气地回击。

殿内的气氛瞬间凝固。太监们大气都不敢出,孙皇后也不由得屏住了呼吸。

朱景轩却没有动怒,反而笑了起来,“你倒是有趣。说说看,你有什么高见?”

女子整理了一下思绪,正色道:“第一,关于科举制度的改革...”

“且慢。”朱景轩打断她的话,“你凭什么认为朕会采纳你的建议?就凭你这些粮食布匹?”

“陛下若是不想听,我也不会强求。”女子淡淡地说,“只是这些建议,确实能让大明更好。”

朱景轩走到玉兰枝前,仔细端详着这件珍品,“你说你不想谋取私利,那你想要什么?”

“天下太平,百姓安康。”

“呵。”朱景轩嗤笑一声,“说得倒是冠冕堂皇。”

女子不以为意,“陛下不信也无妨。时间会证明一切。”

孙皇后在一旁看着这一幕,不由得暗暗称奇。这个突然闯入皇宫的女子,不仅胆识过人,言辞更是犀利。她虽然对朱景轩说话不敬,但字字句句都是为了江山社稷。

“你可知道,私闯皇宫是什么罪名?”朱景轩忽然问道。

“知道。”女子点头,“死罪。”

“既然知道,为何还要这么做?”

“因为这些建议,必须要陛下亲自听到。”女子的声音坚定,“经过层层官员,只怕会被扭曲变形。”

朱景轩沉默片刻,突然问道:“你可知道朕为何还没有让人把你拿下?”

“因为陛下也想知道,我究竟要说什么。”女子微微一笑。

朱景轩点点头,“说得不错。那就让朕听听,你有什么高见。”

女子深吸一口气,正要开口,却见朱景轩摆了摆手,“不过在这之前,朕要先确认一件事。”

“陛下请说。”

“你说要捐献的这些粮食布匹,究竟从何而来?”朱景轩的目光锐利,“若是来路不正,就算你说得再好,朕也不会采纳。”

女子神色不变,“这些都是我家几代积攒下来的。陛下若是不信,可以派人查证。”

“好。”朱景轩点点头,“那就说说你的建议吧......。”女子向皇上说完想说的话,一个飞檐走壁,悄无声息地离开了皇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