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朱由检,再造大明巅峰 第六百九十一章 人证

();

第六百九十一章 人证

大理寺牢中,骆养性心中清楚,自己做的这些事,陛下怕是都知道了,可究竟是如何得知的,他却没有头绪。

高文采那儿有人盯着,禀报说并无异样,也未见他往京中发过文书信函,陛下不可能从他那儿得知。

若是如此,还有何人呢?

想到这儿,骆养性心中突然涌上一层寒意,不禁想起从前种种,陛下比他们锦衣卫知道的可要多多了,暗处那些提供消息给陛下的,到底是何人?

这么几年了,他们为何能隐藏得如此深,让自己一点儿踪迹也没寻得?之后,大理寺卿凌义渠亲自审问了骆养性,骆养性是什么人,经他审理的案子不说上千也有上百,审讯的这些套路他们锦衣卫比起刑部、大理寺来更是不遑多让,怎么会让凌义渠给唬住。

反倒是从凌义渠口中,套出了不少东西来,原来陛下知道的事不仅有高文采,还有夏云那边的。

去岁陛下命他传信与夏云,告知建奴往蒙古草原去的路线,他故意拖延了时间,叫夏云并未抓着人,这事,陛下竟然也都知道。

看来,陛下是早就提防着自己了啊!

这么一想,江南那儿的事,或许就是个鱼饵,陛下是渔翁,自己…就是那条胖头鱼啊!

虽想明白了这些事,可骆养性仍旧侥幸,没有拿出证据的情况下,他不能认!

凌义渠也不急,每日审半个时辰,只命人将骆养性所说的这些话全部记录下来,也不给他用刑,如此关了十五日左右,李若琏终于回了京师。

“东西都带回来了?”

武英殿中,朱由检一边问着,一边将吏部的文书让王承恩递过去,“从今日起,你便是北镇抚司都指挥使,锦衣卫,你给朕好好管着,朕不希望再出现此等事。”

李若琏接过文书谢恩,“臣定不负陛下。”

“骆养性这案子,眼下是大理寺在办,你将证据交给凌义渠,之后的事便不用管了,免得又遭人说,不管最后结果如何,你便留在京师,好好整饬一下北镇抚司,该留的留,不该留的,也不必留。”

“是,臣领旨!”李若琏说完没有起身,接着道:“陛下,臣还有个请求。”

“说!”

“臣手下有几个兄弟,都是从沈阳跟着到现在的,不知可否…”

李若琏回京,将自己这些人培植的人手也一并带了回来,他自己官职落在北镇抚司,可手底下这些人,还是个白身。

“身家若清白,你自己安排就是,这些事还用跟朕说?”朱由检笑了一声,朝他挥了挥手,“去吧,有事再来寻朕。”

朱由检和李若琏彼此心中都明白,说这一声不过就是为了那几人能过个明路,不叫人寻错处出来平白多些麻烦罢了,要不然,北镇抚司都指挥使还不能安排几个职位了?

李若琏出了宫,亲自去了趟大理寺,凌义渠早便从内阁中知晓此事,听闻李若琏来了,放下手中事务迎了出去。

“李指挥,有劳您亲自送一趟。”

李若琏将证据送上,凌义渠看到后知道骆养性再无法嘴硬,这审讯也差不多能结束了。“除了这些物证,还有人证,得晚几日给凌正卿送来。”

“人证?”凌义渠听闻后不免奇怪,“是高同知?”

“不不不,”凌义渠摇头,“一时半会也说不清楚,凌正卿也不必多问,过几日便知晓了。”

“好,”凌义渠颔首,“如此,多谢李指挥使!”

人证是朱国弼此前吩咐上前来,托关系找门路替自己美言的,这二人被骆养性拦下后关了起来,想着等收拾了高文采,再将这二人送到皇帝跟前捞功。

三日后,这人证便蒙着脑袋送到了大理寺,凌义渠没有着人立即审问,而是将这二人直接同骆养性关在了一起。

骆养性看到这二人,眼睛都瞪大了,只不过碍着牢外有人盯着,硬是忍着一声不吭。

他一声不吭,这二人可不会,他们一进牢里就被摘掉了头套,还没搞明白自己身在何处,就见到了骆养性,遂即直接跪下了哭道:“骆指挥使,您行行好放小的们走吧,小的们还有要紧事,万不敢耽误了国公大事啊!”

“休得胡言,”骆养性起身喝道:“本官可不认得你们,是不是谁叫你们来攀咬本官?”

那二人听了这话,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对视了一眼不知该怎么回这话,支吾着道:“这…大人这话...这话是什么意思?您当初说只叫咱们安心待着,可这么多月过去了,大人...大人您得给咱们个话啊!”

“给什么话什么话?本官警告你们,若再胡说八道,本官现在就杀了你们!”骆养性下意识朝腰间摸去,可一摸却摸到了个空,这才想起自己在大理寺牢中,哪还能有绣春刀。

“大人…大人...”这二人还待纠缠,牢外响起说话声,“事已至此,骆指挥使…对了,本官忘了你已经不是指挥使了,骆养性,还是老老实实招了吧!”凌义渠站在外面,眼神冰冷得看着里头三人。

“怎么回事?”其中一人这才意识到身处大牢,他凌义渠看了几眼,又转头扫向骆养性,“这咋个回事嘛!”

凌义渠朝旁边抬了抬手,有狱卒上前打开牢门,将那二人又给提了出去,牢中又只剩下骆养性一人。

“我不认识他们,是他们想诬陷我!”骆养性仍旧嘴硬。

凌义渠拿出李若琏送来的物证,包括骆养性同南边眼线来往的书信,以及他命人丢在朱国弼府门口的密信等物。

“这些,可认得?”凌义渠展开问道。

骆养性瞪大了眼睛,这些他可是收在了隐秘之处,还有那封密信,也是吩咐了阅后即焚的,怎么还在?

凌义渠让骆养性看了一眼又重新收了起来,“不管你认不认,眼下人证物证俱在,你是无论如何也脱不了罪的,老实招了,陛下看在往日情面上,或许还能饶你一命,可若你再冥顽不灵,谁也保不了你!”

“饶我一命?”骆养性知道自己再狡辩也是无用,这整件事,明摆着是陛下做的局,陛下不信任自己,不然,如何会这般快就查到这么多。

“高文采,陛下有让他回京吗?”

“高同知还在南京。”

“同知?”骆养性哼了一声,“接下来,该他是指挥使了?不不,还有一个夏云呢,陛下任命谁了?”

凌义渠看着骆养性,“你就盯着这二人?你就笃定北镇抚司指挥使的位子,只能这二者其中之一来坐了?”

“难道不是?”骆养性惊异抬头,“对,夏云去了北边,罗刹国可远,他短时间内回不来,不会是他,那是何人?是何人要同本官作对!”

骆养性靠近牢门,朝着凌义渠喊道,除了他们,还有谁?

“你老实交代,本官便告诉你!”凌义渠命人拿来纸笔,大理寺丞端坐一旁,准备亲自记录下口供。

短暂的沉默之后,骆养性终于低下了头颅,“好,我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