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先朝至今,公主封号都是有定数的。
例如宫妃生下的公主,会寻吉祥如意的二字为封号,如先帝两位公主,同安和惠安。再往前,如永福和永佳。
而皇后所生公主,封号要正式严肃许多,例如先前的乐平和宝庆,都是以封地府州名为封号。
可从未有过“镇国”二字。
这二字太过荣光,天下美名尽输于此,不可谓不重。
骇然过后,群臣皆想要劝谏。
“请皇上三思。”几位阁老率先跪下,上谏说,“若皇上喜爱公主,或以临安,或以洛城,为公主封号即可。”
帝有四子,而多年无女。如今骤得公主,必为欣喜,迫不及待为女加封荣耀,他们这个做臣子的是能懂的。
所以他们没有阻拦太甚,只说改封号。
上谏的两个封号同样贵重,临安、洛城,一个是江南鱼米之乡,繁华富庶,一个是中原第一城,贵重肃穆,无论哪个做公主的封地,都足以示公主身份。
上首,谢沉大掌轻拍着昭阳,语气中带着不容置喙,“公主带福泽出世,当得此名,朕心已决,众卿不必再谏。”
帝王态度如此坚决,几位阁老苦笑不已,无可奈何了。
朝堂群臣以内阁为首,几位阁老都不再劝说了,旁人哪还敢说什么。
如此,公主这石破天惊的封号便定了下来。
此时天下尚不知晓,这位帝女得此封号,只是她无上荣光的开始。
她是中兴之主熙宁帝的掌上明珠,是元嘉盛世时,女子入朝堂第一人,到后来,她成了征平年间的权摄九州的摄政大长公主。
镇国公主这一生,称得上一句波澜壮阔、精彩纷呈。
不过这都是后话了,暂且不表。
下了朝后,谢沉将昭阳带回了承明殿。
裴听月早就起来了,此时就在暖阁里等着父女俩人,见着两人进来忙问,
“怎么样?昭阳没出什么岔子吧?”
谢沉声音清浅,打趣说:“没有,许是知道她父皇给她谋好处呢,乖得很。”
裴听月放心下来,她估摸了下时间,让宫人带着昭阳去喝奶了。
“走吧,臣妾给皇上换常服去。”
竟要亲自伺候他,谢沉有些意外,眉间上扬:“听月遇着开心的事了?”
裴听月不置可否,笑着说,“刚刚北疆来信,说团团找到了,身子一切康健,只是精神有点萎靡不振。”
她估计,是找小母猫太过度了。
没想到,团团是这样的喵。
谢沉摸摸她的脸,“这下能放心了,记挂了这么多日。”
裴听月拉着他的腰带,往屏风后边去:“那是,第一个唤臣妾母妃的,可是团团呢,臣妾自然忧心他。”
谢沉伸展开手臂,任她动作:“北疆只说了这个么?”
裴听月低头,轻车熟路解下玉扣,又给他褪了玄金龙袍,“还说,让宋大将军给臣妾和皇上带了东西,说过些日子就能见到。”
谢沉颔首:“那应该快了,封后大典前,周围属国和边疆王侯军将都会尽数到齐。”
帝后大婚那日定在了十月初十,内阁择的好日子,双十之日,意为十全十美。
眼下已九月中旬,离那日不过还有二十来天。
提起这个,裴听月又想到昨个内务府求见之事,感叹说,“臣妾还以为,只好好准备大婚那日即可。没想到还得走一遍完整流程,征名、纳吉、下聘这些都不可缺。东西抬到裴家,还得再抬回来了,好一番折腾。”
谢沉抬手,慢慢捻着她白玉似的耳垂,“朕不光是娶皇后,也是娶妻子,这些流程,虽然繁琐,但也是必须的,朕不会让听月比旁人少了任何东西。”
裴听月耳朵发痒,略略躲开,“何止不会少东西呢,皇上恨不得所有东西都塞给臣妾。”
谢沉手一顿,眼神幽深起来。
“别勾引朕?”
裴听月:?
她心里纳闷,正疑惑呢,恍然发觉自己刚才说什么,脸蛋倏尔红了。
她捶向谢沉胸膛。
“不准误解臣妾的意思!”
“嗯,不误解。”谢沉抓着她手腕,凑得更近了,鼻尖萦绕着她身上的淡淡甜香,坦然道,“是朕想了。”
裴听月:“…”
她深吸口气,指着外面正盛的天光说,“现在是白日,皇上还得去处理朝政。”
谢沉用指腹摩挲着她手腕上细软的肌肤,声音低哑,“偶尔一次也没关系,更何况,朕会补回来的。”
裴听月察觉到危险转身就走,不打算给他换了。
刚走到不过半步,就被人箍住,她动弹不得,高大阴影带着滚烫气息从后面覆过来。
谢沉将那张隽容放在她肩头,眸光炙热,“都许久了,月月可怜可怜我吧。”
确实许久了,怀昭阳期间,一共没几次,生产后这一个月他也老老实实的。
算起来,得有小半年了。
憋得很难受。
今日昭阳满月,可以了,他有些迫不及待。
裴听月挣了挣,没挣脱开来。
她不想白日如此。
很明显!很尴尬!
所以她果断拒绝:“不行。”
谢沉用鼻尖亲昵蹭着她,“月月…”
低沉醇厚又略带撒娇的声线,径直酥麻了裴听月的耳朵,她身子和腿都发软,几乎抵抗不住。
他怎么这样?
他怎么这样!
他勾引她!
裴听月面无表情地想。
见她动摇,谢沉趁热打铁,执起她的手,慢慢探入自己衣襟中,带着她在身上游离。
“月月不是最喜欢这样吗?有时候,甚至会亲…”
裴听月被迫摸着他劲瘦的腰腹,紧实的手感,越发烫的温度,不由心猿意马开。
好吧,他用这美色勾引成功了。
裴听月清了清嗓子,言简意赅,“去内寝。”
谢沉知道她这是满意了,低低道,“这里没有人,同内寝无异。”
这是得寸进尺!
裴听月还没有说话,就被他逼至角落,然后烫人的吻就落了下来,压根没有说话的余地。
衣衫一件件坠落。
娇.吟低喘声也渐渐大了。
…
…
春光无限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