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
时间一下子来到了千禧年,进入了新世纪刘家庄跟四十年前相比,已经发生了翻天覆地般地变化。
燕京终究是夏国人的燕京、世界的燕京。
迈入千禧年,随着城市不断发展,产业不断优化升级,燕京的城市吸引力也随之提高,原有城市规模已承载不了过多人口,市中心人口逐渐向郊区迁移,而刘家庄地区凭借良好的经济区位优势成为燕京又一大人口居住区。
随着CBD、互联网高新技术板块地不断成熟,受多重核心商圈共同辐射的刘家庄也在去年被规划为继CY之后第二个商务中心。
昔日的穷山沟,人口不满两千,土地面积仅仅只是永定河西岸的刘家庄,谁能想到这里竟然成为燕京市经济最为发达一个区。
如今的刘家庄,高楼林立,车水马龙,霓虹闪烁的写字楼里汇聚了来自世界各地的精英人才。宽阔的柏油马路取代了昔日的泥泞小道,地铁线路纵横交错,将这里与城市中心紧密相连。每到夜晚,繁华的商业街区人潮涌动,高档餐厅、时尚酒吧、国际品牌旗舰店鳞次栉比,处处彰显着现代都市的活力与魅力。
曾经世代务农狩猎的刘家庄村民,二十多年前就搬进了现代化的回高档小区。
村里的老人们坐在社区花园里,望着玻璃幕墙反射的夕阳余晖,常常感慨万千。
他们还记得四十年前,这些刚铁森林还是一片贫瘠的农田,村里的孩子们要步行十几里路去镇里上学。
而现在,大学、专科学校、国际学校、三甲医院、体育馆……大型CBD购物中心就在家门口,生活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在刘家庄最繁华的东岸中央商务区,一栋造型独特的摩天大楼格外引人注目。
这是由国际知名建筑师设计贝聿铭亲自设计的“未来之塔“,如今已经成为燕京市的新地标。
贝聿铭,他是M籍华人建筑师,83年普利兹克奖得主,被誉为“现代建筑的最后大师”。
他的作品以公共建筑、文教建筑为主,被归类为现代主义建筑,善用钢材、混凝土、玻璃与石材,代表作品有m国家艺廊东厢、法兰西罗浮宫扩建工程。
“未来之塔”位于刘家庄经济最发达的东岸区,由贝律铭建筑师事务所设计,地上118层、地下5层,建筑核心筒结构高度585.6米,总高度599米,98年8月彻底竣工后就成为燕京乃至夏国第一高楼、全球第三大摩天大楼。
主体结构采用“巨柱-核心筒-外伸臂”抗侧力体系,配置8根承载力超7万吨的巨型钢骨混凝土柱,应用高精度定位技术实现600米高度建造误差仅2毫米,并在100层设置两个500吨调谐质量阻尼器。
总建筑面积42万平方米,包含甲级写字楼、商业裙楼及118层的云际观光层。
这座“华夏第一高楼”毗邻刘家庄东岸区购物中心,与“刘家庄高新技术开发区”会展中心相对,总用地面积1.8万平方米。
“未来之塔”坐拥刘家庄便捷的交通体系:地下有地铁11号线、13号线,高铁;
地面有四通八达的公共交通;地上2层建立立体交通体系,实现与周边建筑群的连接。
“未来之塔”总投资15亿元,自建成后这里便成为“刘氏金融控股集团”的总部。
每到周末,总有不少外地游客专程前来打卡,在观景台上俯瞰这座焕然新生的城市新区。
刘氏金融控股集团的现任董事长刘志远是老村长刘元海的大孙子。
刘志远是他们刘氏这一代最早出国留学的俊杰之一,他曾经毕业Top1的麻省理工大学,还是本硕博连读。
由于在校期间学习优秀,深的导师喜欢,后来在他导师的推荐下去了摩根大通实习。
长达五年之久,刘志远从此成为了一名华尔街精英。
在那五年里,刘志远从一名实习生,一步一步的成长为摩根投行的一名高级金融分析师。
几年前南美金融危机爆发前夕,刘志远凭借敏锐的市场嗅觉,果断带领团队撤离高风险资产,为摩根大通避免了数十亿美元的损失。
这一壮举让他在华尔街声名鹊起,也引起了国内金融界的关注。
就在此时,年迈的祖父刘元海多次致电,希望他能回国帮助家族的金融集团发展。
经过深思熟虑,刘志远在五年前毅然放弃国外的生活,回到家乡接受了家族的金融投资集团。
他将国际先进的金融理念与本土实际相结合,对家族下属各大企业进行了大刀阔斧的改革。
在他的带领下,刘氏金融控股集团从一家亚洲区域性金融机构,逐步走出国门,走出亚洲,发展成为世界级的超大型金融机构。
业务涵盖银行、证券、保险、投资、基金、风投、实业等领域的综合性金融巨头。
在刘志远的董事长办公室里,透过巨大的落地窗就可以俯瞰整个刘家庄地区的繁华景象。
他常常站在窗前沉思,思考着如何将这艘金融巨舰带向更广阔的未来。
最近,刘志远正在筹划一个雄心勃勃的项目——“数字金融港”,旨在将刘家庄地区打造成全球领先的金融科技创新中心。
他这个这个项目得到了刘氏家族以及“刘家庄高新技术开发区”的大力支持。
在刘志远的推动下,如今的刘家庄地区已经吸引了数十家国际知名金融机构和科技企业入驻。
他亲自带队前往纽约、硅谷、伦敦金融城等地考察学习,引进最前沿的金融科技理念和技术。
同时,他还设立了“刘氏青年金融人才计划”,资助国内优秀的年轻人出国深造。
刘家庄的变化仍在继续。
在“未来之塔”不远处,一座融合了传统建筑元素的现代化博物馆正在建设中。
这里将展示刘家庄从贫困山村到“燕京明珠”的蜕变历程,也记录着刘氏家族几代人的奋斗故事。
刘志远特别嘱咐设计师,要在博物馆里留出一个专门的展区,展示祖父刘元海等老一辈人当年带领村民开荒种地的老照片和农具。
“做人不能忘本。”这是刘志远经常对员工们说的一句话。
即使在最繁忙的工作日,他也会抽空回刘家大院去看望家族的那些长辈们,听他们讲述过去的故事。
这些老一辈人的奋斗故事,会成为他带领家族企业继续前行的精神动力。
刘志远站在未来之塔88层的全景落地窗前,俯瞰着脚下这片曾经是一片荒山的土地。
他的祖父刘元海是刘家庄建国后第一任村长,刘元海当年带领村民开垦荒地的场景还历历在目。
如今,这片土地上拔地而起的不仅是摩天大楼,更是一个时代的缩影。
夕阳的余晖为玻璃幕墙镀上一层金色,远处永定河的波光粼粼与CBD的霓虹交相辉映。
刘志远想起二十年前,他刚去M国留学时,刘家庄东岸区还没有这么繁华。
如今,仅仅“刘氏金融控股集团”集团旗下已经控股五百家上市公司,以及参入投资上千家非上市企业,管理资产规模超过数万亿。
如今的“刘氏金融控股集团”在全球金融领域都是全球排得上号的超大型金融集团,仅次于摩根大通、高盛、贝莱德、排名世界第四。
刘志远轻轻抿了一口手中的咖啡,目光落在办公桌上那份《数字金融港规划方案》上。
这份凝聚了他和团队一年多的心血蓝图,即将在下周的董事会上正式提交。
这时办公桌的华为手机突然震动起来,是他的首席秘书发来的消息:“董事长,摩根大通亚太区总裁巴德思贝尔一行已抵达我们集团会客室,他们特意提前半小时到场,说是想参观我们的集团大楼……”
刘志远拿起这部华威mate2全彩屏256色手机,发送了一条短信:“知道了!”
他手里这款mate2彩屏手机,是公司重点投资的华威通信集团研发的第二代彩屏手机。
mate系列是华威公司于去年8月推出的全球首款256色彩屏手机,采用STN彩色屏幕技术,分辨率达101×80像素。
该机型支持三频网络(GSM900/1800/1900)、GPRS数据传输和蓝牙技术,开创了手机无线传输功能的先河。
其流线型机身设计(尺寸101×48×19mm,重85克)兼具科技感与便携性,内置WAP 2.0浏览器、EMS短信和510条通讯录容量6。
作为华威品牌独立研发的第一款手机之一,mate系列的彩屏显示技术推动了行业从黑白屏向彩屏转型的进程。
当Mate1横空出世时,其惊艳的设计立即在通讯领域掀起了一场风暴。
消费者们惊喜地发现,原来手机可以如此精致优雅,彻底摆脱了传统“大哥大“那种笨重如砖的刻板印象。
这款划时代的产品重新定义了人们对移动通讯设备的认知。
而随后今年四月份刚刚上市的Mate2更是在此基础上实现了全面突破:
机身更加轻薄便携,屏幕显示面积大幅提升,创新性地加入了彩铃功能,还配备了外置摄像头,让手机拍照这一全新体验成为可能。
华威集团自从被“刘氏金融”控股后,刘氏家族重点关注,所以其发展异常迅猛。
华威创立于1987年,如今是全球领先的ICT(信息与通信)基础设施和智能终端提供商之一。
该集团目前有10万名员工,业务遍及一百多个国家和地区,服务全球二十几亿人口。
在任总的带领下,这十几年来华威持续与Z、产、学、研、用等各领域的产业组织和生态伙伴开放合作,持续向产业界贡献标准提案、产业理解、技术难题等,推动产业发展和技术进步。
华威这十几年来累计投入的研发费用超过RMB数百亿元,而且全年收入的30%都用来搞研发。
目前,华威在全球共持有有效授权专利超过6.5万件,而且这一数字正在每时每一刻都在增长。
华威集团已经过了聚焦生存与技术积累,通过自主研发程控交换机立足市场这一初期阶段;
他们正处于第二阶段高速推进国际化与多元化,努力拓展海外市场并引入管理变革;
第三阶段的目标是实现全球化领先,成为全球电信设备领导者。
整理好要谈判的思绪,刘志远从宽大的老板椅上起身,整理了一下自己的西装领带,快步走向电梯。
透过电梯的玻璃幕墙,他看见楼下广场上停着几辆高级黑色奔驰轿车,摩根大通的高管们正在集团大堂参观。
这让他想起许多前在华尔街的日子,如今昔日的老东家却要专程来拜访他主持的家族企业,这种角色转换让他不禁莞尔。
走进会客室时,巴德思贝尔正专注地欣赏墙上那幅刘家庄新旧对比图。
见刘志远进来,这位金发碧眼的金融家热情地张开双臂:“嗨,刘,好久不见,你们这个'数字金融港'的构想真是太棒了!我们摩根大通希望也能参入进来。”
刘志远微笑着与巴德思贝尔握手,目光中闪烁着自信的光芒:“嗨!巴德,欢迎你们来到刘氏金融做客,我的老朋友。
数字金融港确实是我们集团……”
……
“未来之星”楼下广场上,一群穿着校服的中学生正在参观未来之塔的科技展览馆。
他们中或许就有刘家庄原住民的后代,但已经看不出半点农村孩子的影子。
这些年轻人自信而张扬,他们能用流利的外语与外籍游客们交流,眼神中闪烁着对未来的憧憬。
夜幕降临,整栋大楼的灯光系统瞬间启动,未来之塔犹如一颗璀璨的钻石镶嵌在城市天际线上。
在108层的云际餐厅里,三星级米其林大厨们正在忙忙碌碌的为宾客们准备欢迎晚宴。
在“未来之星”第75层的国际会议中心,一场关于两家大型金融集团的合作谈判刚刚拉开帷幕。
刘志远与巴德思贝尔在会客室落座,侍者端上了特制的龙井茶。
茶香氤氲中,巴德思贝尔的目光不时被会客室中央的投影所吸引——那里正动态展示着“数字金融港”的3D模型。
“刘,这个金融科技生态圈的构想令人惊叹。”巴德思贝尔指着投影中不断流动的数据流,“特别是这个区跨境结算系统,与我们摩根正在推进的JPM计划有惊人的互补性。”
刘志远轻轻转动着茶杯,微笑道:“这正是我想重点讨论的合作方向。
我们在亚太区已经搭建了覆盖15个国家的网络支付平台,但需要摩根这样的全球伙伴来打通欧美市场。”
“刘,我想详细了解一下你们国内的'淘宝'这个网络购物平台。他跟我们的亚马逊有何不同……”巴德斯贝尔显然是有备而来。
“没问题,明天'阿狸'集团的杰克马就会来到我们公司总部,我想由他来亲自向您介绍最为合适……”刘志远笑着回应道。
“good,我很期待,见见你们这位传奇的马先生,听说他真的一位外语老师吗……”巴德斯贝尔耸耸肩,笑着道。
“呵呵,这的由老马来回答你了。
时间不早了,巴德,我们在顶楼给你们准备的欢迎宴会,我们区里一些领导,企业家们都将出席……”刘志远站起身来邀请一众摩根派来的代表们。
“谢谢,感谢你们的盛情……”巴德斯贝尔闻言很满意,这刘氏家族的诚意很高啊,他对这次刘家庄之旅充满了信心。
宴会厅另一侧,几位本土企业家正围着摩根的代表们热烈讨论。
刘志远注意到其中就有华威的任总,他标志性的黑框眼镜下,眼神依然锐利如初。
这位技术出身的掌门人,正在用流利的英语讲解着3G技术在未来通讯领域应用前景。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