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生从狱卒掠夺开始 第139章

秦庆童接着说道:“丞相,我还知道王子服、吴子兰、种辑、吴硕、马腾这五个人,他们都在董承的府中商议机密之事,我看他们的样子,肯定是要谋害丞相您啊!”

呃?……听到这里,曹操的脸色变得凝重起来,他放下酒杯,直视着秦庆童。

秦庆童感受到曹操的目光,连忙又说道:“而且,董承还用一块白绢画了字,但我不知道上面写的是什么。”

昨日,吉平在内宅中竟然又一次咬指为誓,这一幕恰好被我撞见。当时的情景至今仍历历在目,我亲眼目睹了他那决绝的样子,仿佛有什么深仇大恨一般。

不仅如此,我还看见他们在白绢上写字,但由于距离较远,我实在看不清楚他们究竟写了些什么内容。

“丞相,依我之见,那吉平恐怕是心存妄想啊……”我犹豫着说道。

然而,曹操却似乎并未将我的话放在心上,他漫不经心地举起酒杯,嘴角挂着一抹似有似无的笑容,随口说道:“哦?莫非你是想诬告他以泄私愤吧?”

我闻言大惊失色,连忙摆手解释道:“啊?丞相,小人绝无此意啊!小人怎敢如此大胆,诬告他人呢?”

曹操见状,将酒杯重重地放在桌上,发出“砰”的一声响,他的脸色也随之沉了下来,厉声道:“你说他咬指为誓,那他所咬的是哪根手指啊?”

我心中一紧,努力回忆着当时的情景,过了好一会儿,才小心翼翼地伸出食指,说道:“是……是食指。”

“嗯?”曹操的眉头紧紧皱起,一双眼睛死死地盯着我,满脸狐疑,那模样简直凶神恶煞。

我被他的目光吓得浑身一颤,额头上冷汗直冒,赶紧又仔细回想了一下,然后更加肯定地说道:“是右手食指,丞相,小人绝对没有记错!”

曹操听了我的话,脸色这才稍稍缓和了一些,他再次端起酒杯,轻抿了一口,然后缓缓说道:“嗯,如此说来,倒也有些可信之处。”

我见状,心中稍安,连忙趁热打铁,诚恳地说道:“丞相,小人所言句句属实,绝无半句虚言,还望丞相明察啊!”

曹操端起酒杯,轻抿一口,然后放下酒杯,对着秦庆童微微挥手,示意他可以退下了。

秦庆童见状,如蒙大赦,连滚带爬地从地上站了起来,口中还不停地说道:“谢丞相,谢丞相。”说罢,他便匆匆忙忙地离开了丞相府,仿佛这里是龙潭虎穴一般。

原来,曹操近日总是被头风病所困扰,于是他便以治病为由,将太医吉平唤到府上。而这其中真正的目的,却是为了试探秦庆童之前所说的话是否属实。

此时,吉平正在一旁专心地煎药。虽然曹操头痛难忍,但他的目光却始终没有离开过吉平,暗自观察着他的一举一动。

不一会儿,药汤煎好了。吉平像往常一样,小心翼翼地将药汤端

吉平的手指微微颤抖着,他下意识地想要弯曲那受伤的食指,但一阵剧痛让他不禁皱起了眉头。

曹操嘴角泛起一丝阴险的笑容,他冷冷地说道:“想来你必定知道,君有疾饮药时,臣应当先尝之。”

吉平脸色苍白,额头上冒出了一层细汗,他艰难地回答道:“父有疾饮药,臣先尝之。”

曹操步步紧逼,继续追问:“既然如此,你为何不先尝而后进呢?”

吉平的心跳愈发急促,他的声音略微有些发颤:“药本就是用来治病的,又何须用人来尝呢?”

说罢,吉平强忍着内心的恐惧,伸手去拿那碗药,准备硬喂给曹操。然而,曹操突然用力一推,将药碗打翻在地。

药汤溅落在地上,发出“噼里啪啦”的声响,仿佛在诉说着它的毒性。只见那药汤沾地后,竟然开始冒泡,冒出一股诡异的黑气。

曹操见状,无奈地苦笑起来:“呵呵呵呵……”

次日清晨,阳光透过窗户洒在曹操的府邸里。曹操心情愉悦地在府上宴请群臣,他高声喊道:“请诸公畅饮,一醉方休!”

然而,王子服等人在得知吉平的事情后,心中都充满了恐惧和不安。他们颤颤巍巍地坐在席上,面对满桌的美酒佳肴,却丝毫没有食欲,更不敢举杯畅饮。

曹操的余光瞥见了他们的反常举动,他心中暗自冷笑,但表面上却不动声色。只见他端起酒杯,先仰头一饮而尽,然后微笑着看向众人。

曹操缓缓站起身来,走到屋子中央坐下,他环顾四周,突然开口问道:“今日宴请众臣,为何不见董国舅啊?”

王子服连忙躬身回答道:“听闻国舅近日身体抱恙,恐怕行动多有不便。”

曹操闻言,目光如炬地看向王子服,嘴角泛起一抹似有似无的笑容,缓声道:“哦?我却闻子服向来豪爽善饮,今日怎会如此推脱呢?来,今日我欲与你斗酒行令,一决高下!”

王子服闻言,面露难色,赶忙谦逊地说道:“明公海量,子服实难与之相斗。”

曹操见状,哈哈一笑,朗声道:“今日宴饮,若无些许乐事,岂不无趣?操愿献上一乐,为子服及诸位公卿解解酒兴。”说罢,他拍了拍手,只听得一阵沉重的脚步声传来,浑身被打得血污的吉平被五花大绑地押了上来。

王子服等人见到这惨状,心中不禁一阵震颤,脸色也变得极为难看。

曹操却视若无睹,阴狠地看向王子服,寒声道:“子服,你此刻可清醒了些?”

……

次日清晨,曹操率领一队全副武装的甲士,气势汹汹地来到董承府门前。

董承闻得府外喧闹,心知不妙,急忙整顿衣冠,匆匆迎出门来。

“丞相大驾光临,下官有失远迎,还望丞相恕罪。”董承满脸堆笑,躬身施礼道。

曹操面色阴沉,语气却异常平和地说道:“昨夜,国舅为何不来赴宴啊?”

董承低着头,脸色苍白,他轻声说道:“我身体有些小毛病,还没有完全康复,实在不敢轻易出门啊。”

曹操嘴角泛起一丝冷笑,他用手指着董承,毫不留情地说道:“呵呵……你这哪里是什么小毛病,分明就是忧虑国家大事而导致的心病啊!”

接着,曹操话锋一转,突然说道:“我听说国舅你生病了,特意给你送来一剂良药,好让你早日痊愈,为国效力。”

说完,曹操一挥手,只见被打得遍体鳞伤、面目全非的吉平又一次被押了上来。

董承见状,心中一紧,他瞪大眼睛看着吉平,只见吉平浑身是血,惨不忍睹。

曹操慢慢走近董承,面带微笑地说:“你看看这个人,他已经把王子服等四个人都供出来了,现在他们都已经被我拿下了。”

董承的脸色变得更加难看,他的嘴唇微微颤抖着,似乎想说些什么,但最终还是没有说出口。

曹操接着说:“不过呢,还有一个人没有被抓到。”他的目光紧紧地盯着董承,似乎在等待着他的反应。

突然,曹操猛地拎起吉平的头颅,对着他怒喝道:“吉平,你快说,到底是谁指使你下毒害我的?”

吉平虽然被折磨得不**形,但他依然紧咬牙关,狠狠地瞪着曹操,咬牙切齿地说道:“是上天让我杀你的!”

曹操闻言,顿时大怒,他一把将吉平的头颅狠狠地摔在地上,然后对着左右的人喊道:“给我狠狠地打!”

左右的人见状,立刻提起棍子,如雨点般狠狠地捶打在吉平的身上。

吉平发出一声声惨叫,但他始终不肯屈服。

曹操见状,更加恼怒,他大喝一声:“上刑!”

“启禀丞相,吉平身上已无施刑之处。”手下的声音在寂静的大堂中显得格外清晰,仿佛一道惊雷,在董承的耳边炸响。

董承瞪大了眼睛,死死地盯着堂下那不**形的吉平,心中犹如被千万只毒虫啃噬一般,难受至极。

曹操却毫无怜悯之意,他面无表情地踩着吉平的手,冷漠地问道:“吉平,你右手食指为何受伤?”

吉平强忍着剧痛,用尽最后一丝力气,抬起头来,对着曹操怒目而视,大吼道:“咬指为誓,誓杀国贼!”

曹操闻言,脸色瞬间变得阴沉至极,他的脚底猛然发力,恶狠狠地踩在吉平的手指上,咬牙切齿地说道:“今一发将你十指都截了,教你为誓!”

左右的士兵们立刻如狼似虎地冲上前去,将吉平像死狗一样拖到一旁,把他的手死死地压在门廊上。

随着一声凄厉的惨叫,吉平的十指应声而断,鲜血如泉涌般喷出,溅落在地上,形成一滩触目惊心的血污。

“啊!!!”吉平的惨叫声在大堂内回荡,久久不散,仿佛要冲破屋顶,直上云霄。

董承再也无法忍受这惨绝人寰的一幕,他抬手蒙住双眼,身体不由自主地颤抖起来。

然而,曹操却毫不留情地将董承的手拿了下来,强迫他直面吉平的惨状。

没想到,吉平还强撑着一口气,声音微弱地说道:“我尚有口,可以吞贼!”】

“我有舌,可以骂贼……”话音未落,只听得曹操一声怒喝:“割其舌!”

曹操面沉似水,眼中闪过一丝狠厉之色,他猛地仰起头,毫不犹豫地立即下达了命令。

“丞相!”董承见状,如遭雷击,整个人都崩溃了,他双膝跪地,涕泪横流,苦苦哀求着曹操。

然而,曹操对董承的哀求视若无睹,他的心中只有对吉平的愤恨。

此时的吉平,已是奄奄一息,但他仍强撑着最后一口气,艰难地说道:“国舅,请指示吉平,皇宫在何处?”

董承心如刀绞,他颤抖着手指,指向皇宫所在的方向。

吉平顺着董承所指的方向望去,目光中透露出对皇宫的眷恋和对国家的忧虑。

“吉平愿死前望宫阙而拜。”吉平用尽全身力气说道。

说完,他毅然决然地一头撞向皇宫方向的石墙,只听得“砰”的一声闷响,吉平的头部与坚硬的石墙猛烈撞击,顿时鲜血四溅,头破而亡。

“太医!”董承目睹这惨烈的一幕,心痛欲绝,他嘶声喊道。

然而,一切都已经太晚了,吉平的生命在这一刻画上了**。

曹操却对吉平的死无动于衷,他面不改色地将秦庆童带了上来,仿佛刚才发生的一切都与他无关。

“国舅,可认得此人?”曹操嘴角泛起一抹冷笑,看着董承问道。

董承怒不可遏,他一把将秦庆童抓了过来,咬牙切齿地骂道:“怎不认识!这无耻奸贼,竟敢奸诱我的侍妾,还胆敢潜逃出府,我正要将他捉来斩杀!”

曹操怒目圆睁,满脸怒容,他猛地伸出右手,如同一只凶猛的老鹰一般,狠狠地抓住董承的衣领,用力一扯,董承便像一只毫无反抗之力的小鸡一样,被曹操轻易地扯到了面前。

左右的侍卫见状,立刻如饿虎扑食般冲上前去,死死地将董承架住,让他丝毫动弹不得。

“他首告谋反,今来作证,谁敢诛之?”曹操的声音如同雷霆一般,在大殿中轰然炸响,震得在场的众人都不禁浑身一颤。

董承脸色惨白,额头上冷汗涔涔,但他仍然强作镇定,狡辩道:“丞相岂能信逃奴一面之词。”

曹操闻言,嘴角微微上扬,露出一抹冷笑,他的目光如鹰隼般锐利,死死地盯着董承,仿佛要透过他的身体看到他内心的真实想法。

“找到没有?”曹操的声音冰冷而低沉,带着丝丝寒意,让人不寒而栗。

董承的脸色愈发苍白,他的嘴唇微微颤抖着,却一句话也说不出来。

就在这时,秦庆童突然从袖中掏出了一样东西,那是一份用黄绢书写的盟书。

曹操见状,眼中闪过一丝喜色,他立刻伸手将盟书夺了过来,展开一看,只见上面密密麻麻地写满了字,正是董承等人谋反的证据。


本章换源阅读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