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甥心急?我先替他打江山 第359章

“国公爷,您这一战不输大将军当年在捕鱼儿海那场大胜啊!”

在回军途中,伍用跟蓝太平感叹道。

他没想到蓝太平竟然会来一招,“明修栈道,暗度陈仓”并且以一万精骑直接击溃阿鲁台十余万部众。

“京师应该已经得到消息了吧。”

蓝太平问道。

“属下命人八百里加急传递,现在捷报应该已经传遍京师了。”

伍用算了算日子说道。

“国公爷这一战,直接打残了鞑靼部落。”

“真乃是一战定乾坤,如此功绩真可谓是前无古人后无来者。”

伍用打心眼里高兴,所以忍不住开始拍马屁了。

蓝太平闻言只是微微一笑,他在马上欠了欠身舒缓一下连日赶路的疲劳。

伍用见他这般,忙开口询问道,“国公爷,要不先停下来休整一日?“

“不必,还是早日赶回京师吧。”

蓝太平知道,这个时候一定要越早回去越好。

“是”

大军宛如一条长龙,缓缓的朝着京师金陵的方向驶去。

乾清宫内,朱允熥正托腮看着眼前的奏折。

这是蓝太平写给他的,表示自己明日即将抵达京师。

“陛下,该用膳了。”

小太监上前轻声说道。

“朕没胃口,撤下去吧。”

朱允熥头也没抬的说道。

小太监闻言面色犹豫,他试探的说道,“陛下,您从晌午就坐在这没吃饭了。”

“陛下要保重龙体啊。”

“朕说过不吃,就不吃,拿走…”

朱允熥不耐烦了。

“是”

小太监叹了口气,他一挥手几名宫女把饭菜撤了出去。

他也刚要往外走,一道声音传来,“黄俨,你说舅舅永远不会对外甥不利吗?”

这叫黄俨的太监浑身激灵一下,他忙跪下身说道,“陛下,这奴婢不好说。”

“有什么不好说的,有话你就直说。”

黄俨跪在那里低着头,脸上的神色不停变换,他知道现在既是机遇也是挑战。

回答的好就平步青云,回答错了那就是万丈深渊。

“陛下,按民间的话是娘亲舅大。”

“舅舅是外甥母亲的兄弟,自然应该对外甥百般疼爱。”

黄俨诚恳的说道。

“噢?”朱允熥终于抬起头,看向跪在下面的小太监来了兴趣。

“如此说来,那舅舅永远都是外甥这边的了。”

面对朱允熥的疑问,黄俨肯定的点点头,“民间自古都是叔伯抢夺侄子家产,却从未听说舅舅抢外甥的。”

“反而,往往都是舅舅出面护着外甥。即使自己的姐姐不在,这舅舅依然会把外甥当作自己的亲人。”

听闻黄俨的话,朱允熥喜出望外。

这几日困扰他的问题,此时也终于得到了他想要的答案。

“快起来,别跪着了。”

“谢陛下”

黄俨暗暗松了口气。

他之所以这么说,是因为他思虑过后觉得还是投靠威国公更靠谱。

威国公现在权倾朝野,现在又打了打胜仗。

哪怕有御史弹劾他,纵容东莞伯残害百姓这事也动不了他。

更何况有前车之鉴,那两个跟威国公为敌的太监。

结果就是一个字,死。

“朕有点饿了,快传旨用膳。”

“遵旨”

朱允熥心情大好,自然也就能吃进去饭了。

蓝太平这边距离京师越来越近,他思虑再三说道,“本国公还得先行一步,大军正常速度前进即可。”

“是”

锦衣卫指挥使伍用,神机营参将陶潜和十八营参将蓝庆业领命。

蓝太平只带了二十余名护卫,快马加鞭飞驰而去。

朱允熥刚刚起床,就听见太监黄俨在门外说道,“陛下,威国公回来了。”

“啊!”

朱允熥大惊,直接打**门问道,

“他在哪里?”

“何时归来?”

“他带了多少人马?”

面对皇上的三连问,黄俨忙答道,“陛下,威国公仅带十几名护卫于卯时赶到高桥门外。”

听闻只带十几名侍卫,朱允熥这才长长舒了一口气。

“那他人呢,为何还不来见朕?”

“回陛下,威国公正跪在高桥门外等待陛下宣呢。”

黄俨忙说道。

“快宣他进宫来见朕?”

“陛下,马上早朝了。直接让威国公去奉天殿?还是来乾清宫等您?”

“唔,直接去奉天殿吧。”

“是”

黄俨跑了出去。

朱允熥咂了咂嘴,“看来我这舅舅是听到了风声,前来请罪?”

“这不像我舅舅的作风啊!”

他带着疑惑更衣准备上朝。

奉天殿内,蓝太平跪在大殿中央。

朱允熥坐到龙椅上,接受众臣的行礼后把目光放在跪在那里的蓝太平身上。

“舅舅,您这是为何?”

“朕还想着今日带着文武百官,出城迎接你凯旋而归呢。”

听朱允熥这么说,蓝太平抬起头说道,“臣有罪,不敢惊动圣驾。”

满朝文武都一脸好奇,纷纷猜测这个威国公葫芦里卖的什么药。

“舅舅,你怎么变成罪臣了?”

“回陛下,臣听闻东莞伯何荣打着替臣筹集兵饷的名义,在山东强行征粮以致民怨四起。”

“臣御下不严,还请陛下责罚。”

蓝太平说完继续叩头。

他的话刚一说完,大殿内就如同沸水开锅一般。

朱允熥看着在那窃窃私语的一众大臣,他脸色一沉。

“咳咳咳…”

众臣见状都闭上嘴巴。

“舅舅,此事尚无定论,你起来吧。”

“况且你刚刚击溃来犯的鞑靼大军,实乃是大功一件朕还要赏赐你呢。”

通过昨晚与黄俨的对话,他没了猜疑之心。

只要蓝太平忠于他,那东莞伯这点事都不叫事。

“陛下,功是功,过是过。”

“虽然当时军情紧急,国库又拿不出足够多的粮草供应大军。”

“臣才不得已下令,让东莞伯与山东布政使筹粮。”

“但出了这个事,臣也有御下不严的责任。”

“请陛下责罚。”

蓝太平这番话说完,一众大臣才明白。

这哪是来请罚的,这分明是来叫冤的嘛。

你派人家出征,朝廷又不给人家粮草,人家叫属下去筹粮最终打了个大胜仗。

但人还没回来,你们就上折子参奏人家。

一旁的韩宜可也听的脸红一阵,白一阵的。

“陛下,臣以为这事威国公并不知情,实属东莞伯自己肆意妄为。”

“据臣所知,东莞伯在筹集完军粮后仍继续对百姓横征暴敛。”

“这才导致山东百姓,出现聚众冲击官府事件。”

“依臣之见,需先拿下东莞伯问罪。”

韩宜可站出来说道。

他们之所以一直没有动这东莞伯,主要是顾及在外征战的蓝太平。

现在蓝太平回朝,他们再无顾忌了。

“舅舅,您什么意见?”

朱允熥问道。

蓝太平缓缓抬起头,他语气坚定的说道,“一切请陛下圣裁!”

文官们听他这么说,都暗中松了口气。

看来这威国公也不过如此,关键时刻为了保全自己把属下丢出来了。

武将那边都面露失望之色,这小子难挑大梁啊。

常升也急得直跺脚,你现在携着大胜之威为何如此软弱?

“但是”,蓝太平的声音突然响起,震得所有人心房一颤。

蓝太平缓缓站起身,他扫视一圈后继续说道,

“请陛下允许臣辞掉一切职务,赋闲归养!”


本章换源阅读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