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你就藩边关,没让你龙袍加身! 第182章 初到东北边关,三百武将集体下马威?

听闻此言。

徐渭祖和姜南风二人连忙接话道:“遵命。”

“石恒将军,都清理干净了?”

杨宁淡然的冲着二人点了点头。

而后将目光放到了面前的石恒将军身上。

“回禀殿下,亲卫们有些激动,一时间没有收住刀锋,所有的黑甲匪徒都已经被消灭殆尽了,现在在您面前的这两个黑甲匪徒,就是唯二的舌头了。”

石恒双手一拱,语气中虽然充满着坦诚。

但在坦诚之下,却还有着一股极为浓厚的邀功之意。

毕竟铁卫三营刚才的表现实在是太过超纲了。

这让石恒和他训练出来的府兵,收到了极大的冲击。

无论如何,在燕王杨宁的手下。

石恒将军率领的府兵是先来的。

而那群铁卫三营虽然是大乾军伍中响当当的存在。

但在燕王杨宁的麾下,也是个后来者。

如今,石恒将军以及第一批府兵,都算得上是燕王麾下的元老了。

作为军中老人,帐下老人。

他们又怎么能在这群铁卫三营的面前丢份儿呢?

既然铁卫三营能防得住黑甲匪徒的突然袭击。

那他们这群府兵,就能乘胜追击,将那群黑甲匪徒杀个片甲不留!

“还算是我杨宁的兵。”

杨宁嘴角一挑,眼神中明显生出了几分自信之色。

要知道,石恒将军带出来的这群府兵对杨宁来说。

虽然算不上是一等一的精锐。

但绝对算得上是杨宁的亲信了。

如果假设在东北真的受到了生命威胁。

杨宁最想带在身边的部队,不会是铁卫三营,也不会是便宜父皇赐给他的八千禁军。

杨宁最想带在身边的部队,绝对是石恒将军带出来的这群府兵。

“殿下,要不要末将留守在此,将这些黑甲匪徒的身份探明?或是,末将悄悄回到京城,将这群黑甲匪徒的建制挖出来?”

石恒双手一拱,连忙冲着面前的杨宁问道。

“不要逗留了。”

杨宁闻言,几乎没有任何迟疑的下令。

“就从当前的情况来看,谁也不清楚这群黑甲匪徒后面还会不会有伏兵,此外,既然他们敢出击,就证明他们已经做好了万全的准备。”杨宁拍了拍石恒的肩膀继续说道:

“就算是将你留在这里,肯定也挖不出这群人背后的东西,而且,说不定这群黑甲匪徒有后手,一会儿若是来人打扫战场,你和府兵又当如何?”

听闻此言。

石恒将军恍然大悟的点了点头。

杨宁听罢也是连忙大手一挥:“继续前进,越过这群黑甲匪徒的尸首!”

说罢。

大部队继续朝着原定的驿站方向前进。

刚才这一战,虽为遭遇战。

但整体的节奏却是相当之快。

原本处于优势的黑甲匪徒。

仅在一个照面的功夫,就被杨宁麾下的两拨军队打成了完完全全的劣势!

而这还不算完,整个黑甲匪徒几乎都在一刻钟之内。

被石恒培养出来的精锐府兵杀了个干干净净。

不一会儿的功夫。

大部队行至驿站,时辰与原定的时辰竟相差无几。

那个在路上谏言而被打昏的小太监,在醒来之后也是一脸懵逼。

驿站内。

石恒将接下来的行军路线摆在了杨宁一行人面前。

“殿下,您看,这就是我们接下来要走的路,其中还有两个关隘,以及一道山谷,末将的意思是,末将带五百骑兵先去探探虚式,并和过往的关隘通个气。

免得再遇到这群黑甲匪徒,或是图谋不轨之辈。”

“日落西山,马上就要黑天了,石将军此时出发,当真稳妥吗?”

就在杨宁、姜南风、徐渭祖三人还在沉思之际。

站在一旁旁听的徐渭云却突然开口说道。

彼时的徐渭云,经过刚才山谷中黑甲匪徒的侵袭之后。

已然是将身上的红袍褪了下去。

转而将那副用来闯荡关隘的轻甲掏了上来。

“姐,你就不要插嘴了。”

徐渭祖轻咳一声,贴在徐渭云的耳边小声说道。

大乾王朝有一个不成文的规矩。

那就是后宫不得干政。

在皇宫当中,即便彼时的萧皇后再怎么得宠。

她本人也只能在大乾皇帝的耳边吹吹枕边风。

想要主动把控朝政,想要将整个朝廷都掌握其中。

完全就是痴心妄想。

萧皇后即便运营至如此,也只能做到朝中势力三分天下。

至于其他的官员、藩王。

其**内小妾等,同样没有资格干预自家夫君的决策。

像徐渭云刚才说的这一句话。

若是被那群在京城中咬文嚼字的文人墨客听到了。

指不定要写出多少晦涩难懂的文章,来让徐渭云背黑锅呢!

“这倒无妨,天高皇帝远,渭云想说什么便说什么。”

杨宁则是顺势将徐渭云搂紧了自己的怀中,而后冲着小舅子徐渭祖淡然一笑。

“石将军,渭云说的没错,马上夜幕将至,把剩下的两个关隘和一个山谷都探一遍,实在是太费时间,还容易出现危险。”

杨宁深吸一口气。

随后双指成剑,按在图纸上指了指最近的一座关隘,而后开口说道:

“不如这样吧,就对这最近的一座关隘展开探查,若这座关隘没有设置伏兵的痕迹。

剩下的一座关隘和一道山谷便也无需再探查了。

毕竟,过了这道关,就算正式离开了京城。

就算老三想要把手伸过来,恐怕,他也只是有这份贼心,没有这个贼胆!”

听闻此言。

徐渭祖和姜南风都频频点头。

徐渭云看向杨宁的眼神中更是多了几分崇拜之色。

石恒将军闻言,也轻抚下颚若有所思的点了点头。

“殿下说的不错,明日一早过了这道关隘之后,我等便算是进入到了东北的门户,在第二个关隘门口,会有相当一部分守城将领和文官出来迎接的,到时候我们就不会受到伏击了。”

“那就这么办。”

杨宁说着拍了拍石恒的肩膀道:“八百骑兵,速去速回,今晚星夜之时,我在驿站等你。”

说罢。

石恒双手一拱,连忙走了下去,从军伍中召集了八百个最精锐的骑兵之后。

便朝着那地图上的关隘扬长而去了。

不多时。

夜幕降临。

杨宁等人都无心睡眠。

杨宁和徐渭云在驿站的小院子里看月亮,一旁的义妹妙锦同样在一旁服侍。

“夫君,越往北走越冷,你可要多穿点。”

徐渭云将工部黄尚书临别时赠送的那份棉衣直接披在了杨宁的身上。

“是啊,东北还是一样冷。”

杨宁闻言,像个老头子似的。

将双手合并在一起,而后冲着手心里面哈了一口气。

前世身为龙国兵王的杨宁,母亲家中就是东北的。

他自幼在东北长大,若要说他最亲近的季节。

那就莫过于大雪纷飞的寒冬了!

“殿下!石恒将军回来了!”

就在此时。

徐渭祖和姜南风二人连忙冲进小院。

直接冲到了杨宁面前拱手说道。

“快,让石恒将军进来,渭云、妙锦,你们两个先回屋中。”

杨宁冲着衣着单薄的徐渭云和妙锦摆了摆手。

若是她们两个在这儿。

石恒将军是进不来的。

“殿下。”

就在徐渭云和妙锦刚刚进屋。

石恒将军便操着一脸的着急模样快步走到了杨宁面前。

他双手一拱,几乎是上气不接下气的说道:“末将前往最近的一个关隘探查,虽然没有发现伏兵的迹象,但是末将发现了更为诡异的情况!”

更为诡异的情况?

连伏兵都没有了。

一个半内地的关隘,还能有什么诡异的情况?

杨宁心中暗暗想着,连忙开口追问道:“石将军说说。”

“回禀殿下,末将带着八百精骑在整个关隘的周围探查了几圈,将所有能藏伏兵的地方都找遍了,但一个伏兵都没有。

而当末将想要凭通关文书进入关隘,和守城将领通气之时,末将却发现,这座关隘非但没有伏兵,就连守城的将领和士卒也是一个都没有啊!

甚至就连那被视为守军生命的关隘大门,都是半掩着的!

末将亲自率人进入关隘当中探查,一直走到了守将府邸,都未曾见到半个人影!”

石恒双手一拱,面色极为凝重的说道。

杨宁、徐渭祖、姜南风三人闻言,眼神中也都明显生出了几分错愕之色。

要知道。

石恒将军刚才派人去探查的关隘,乃是一个内陆关隘。

是不与周遭边关正式接壤的。

这座关隘的职能,只有探查情报和传递信息。

除非是漠北的蛮子将东北全境吞没了,而后这座关隘才能起到抵御敌人的效果。

也就是说。

石恒将军探查回来的空关隘。

绝对不是因为战争,而导致整个关隘空无一人的!

这关隘之所以空无一人,背后绝对有着其他的原因!

毕竟。

大乾军法苛刻严格。

守城之将,除非是家中有老人过世奔丧。

除此之外,守城之将一年三百六十五天,每天都要待在自己的守城内。

不可擅自离开半步。

一旦被兵部或者督查发现,守城将领胆敢擅离职守的话。

那罪过可就不是杀一个脑袋能平息的了!

诛九族都不算是儿戏!

“确定一个人影都没有见到?”

杨宁深吸一口气,似是有几分不信邪。

“千真万确殿下,一个人影都没有!”

石恒将军双手一拱,语气中的确凿不容置疑。

“这是为何?按照藩王就藩的礼节来说,这座关隘作为东北和京城之间的第一座分界线,理应是要有人在此等候迎接的才对。”徐渭祖挠了挠头,也是一头雾水。

“而且就大乾律例来看,就算没有守城将领和兵卒在此,驻守于此处的礼部官员,还是应该在的啊。”

姜南风闻言,也是连忙开口补充了起来。

“主要是......”石恒将军说着,突然把语速降了下来:“主要是关隘不可一日无人啊,虽说这座关隘为内陆关隘,只负衔接传递之能。

可无论如何,这毕竟是关隘。

此处又是京城郊与东北边关的衔接之所,多匪徒流寇作乱。

空留一座关隘,若是被那群匪徒流寇发现之后侵占。

这对大乾而言,对东北的边民来说,无疑是一场灾难啊。”

“此话不假。”杨宁深吸一口气,点了点头。

“这样吧,石恒将军,劳烦你选出五百亲信,留守驿站。

而后你带三千人马,即刻朝着那座关隘进发。

一定要尽快,将那座关隘占领。”

听闻此言,石恒将军双手一拱。

可就在石恒将军刚要离开之际。

一旁的徐渭祖连忙开口说道:“殿下,请让我一同前往。”

“渭祖何故?”姜南风闻言,突然开口问道。

“还望殿下准予。”

徐渭祖并没有听姜南风的话,而是双手一拱,直接冲着面前的杨宁继续禀报了起来。

而杨宁见状,则是瞬间心领神会。

要知道,石恒虽为府内猛将。

但石恒毕竟只是一个外人。

如今的杨宁可不是驻扎在京城的皇子了。

而是一个真正的藩王。

他要用的人,必须要以亲信为主!

而这徐渭祖便是最为可信的亲信!

“去吧。”

杨宁摆了摆手,眼神中明显生出了几分欣慰。

“遵命。”

徐渭祖和石恒齐刷刷的拱手说道。

不多时,三千人马匆匆出发。

杨宁也是坐在院中继续赏起了月。

与此同时。

在东北边关的第一座大关,山海关。

关内灯火通明,与先前的那一座关隘可谓是有着天差地别。

山海关内。

数百个武将文官聚集在一起。

众人三五成群的纷纷热议。

每个人的眼神中都生出了几分悻悻。

“你们说,故意放空那座关隘当真有效吗?”

“有效一定是有效的,只不过,只是不知道,咱们这位燕王殿下会做出什么举动。”

“管他呢,不过就是一个翻了身的憨子,你我皆为镇关大将,还怕他不成?”

“这也是我们向三皇子殿下表忠心的大好时机,虽说三皇子殿下如今被陛下关了紧闭,但无论如何,如今还在京城的皇子,可就只有三皇子一人了!”

“这倒是不假,我们就继续在这山海关内等着,等着燕王殿下到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