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娱之从1996开始 第五百七十八章 首日八千六百万

董平虽然通过《有话好好说》在电影圈站稳了脚跟,但是后面的发展也不是一帆风顺。

不然现在的华亿应该也是一方影视巨头了。

其实之后没多久,华亿重金买断了陈诗人的《刺秦》。

这下不仅海外版权没卖出去,国内票房也巨扑,让他赔了个底掉。

后来华亿和保利合作,成立了保利华亿。

之后于东的博纳引入了保利华亿的投资,并且合并了保利华亿旗下的东方神龙,成立了保利博纳,成为保利华艺旗下一员。

所以在张卫平看来,于东就是董平的马仔,自然也看不顺于东。

《金陵十三衩》和《龙门飞甲》在贺岁档中相遇,两部电影也爆发了华语影史上最激烈的对抗。

或许两部电影的票房放到后世可能也就一般般,但是两家公司可是真刀**指名道姓地干。

张卫平和于东两人在网上互喷只是正常,互相抹黑泼脏水甚至人身攻击都不算什么。

最激烈的还是在幕后,张卫平或许嚣张惯了,明确告知了院线公司,要想拿到《金陵十三衩》的拷贝,就不能放《龙门飞甲》。

于东当然是气得骂娘,但2011年的于东可不是以前的于东,博纳上市让他在行业影响力大增。

他也同样让博纳和保利的院线不能放映《金陵十三衩》,双方的竞争完全白热化。

其实张卫平也不是第一次这样霸道,当初光线初涉电影发行,发行的第一部电影《伤城》。

不过当年光线并没有取得发行资格,所以就由博纳主控发行,光线联合发行。

那一年张韦平可是相当霸气,因为有老谋子投资三个亿,众多巨星云集的古装大片《满城尽带黄金甲》要上映。

所以他直接喊出了“《伤城》会输得很惨的,《三峡好人》让它自生自灭吧,威尼斯金狮奖都是我们拿剩下的!”

不仅如此,还独霸了全国所有数字影院,签订独家放映合约,整整一周没有一块数字银幕放映《伤城》。

过了一个星期,还是中影、环亚、华影三方和新画面协调之后,《伤城》才能投放300个数字拷贝。

张卫平是爽了,狠狠地打了于东的脸,但是也狠狠地得罪了王常田。

甚至院线公司也对他颇有微词。

其实他也不是第一次让院线公司不满了,当初《英雄》上映前,他就逼着提高了制片和发行方的票房分成。

不过这件事情对于影视公司来说倒是个好事。

但张卫平如此口无遮拦,仗着张一谋蛮横霸道,得罪了圈内的一大票人。

在任何行业,没朋友都很难把路走顺的,现在就算强如嘉禾,刘周也都要拉拢中影和上影,不然就一个人单打独斗,实力再强慢慢地也会玩完。

张卫平显然没意识到这一点,或者说意识到了但毫不在意,觉得拥有张一谋这个大杀器可以无所顾忌。

但他眼光显然有些短浅了,也更不上时代。

以前国内每年也就两三部大片,新画面能够占据一部,当然能够成为一方巨头。

但是到了新世纪第二个十年,每年的大片都有七八部甚至上十部,新画面在仅有一部,就算是老谋子导演的,那也会掉队。

之前和新画面齐名的华艺兄弟,每年都能上映三四部大片,这才是巨头。

所以到了此时,一位大导撑起一家巨头公司的模式彻底行不通了。

再加上张卫平和老谋子的矛盾日益加深,外界其他公司也趁势打压,其实就算《金陵十三衩》没有亏损,新画面也快完了。

《金陵十三钗》投资两个亿,然后宣发也花了将近一个亿,总成本高达三亿,是实打实的三个亿,不是号称。

张卫平因为之前投资亏损,想要通过《金陵十三衩》这部电影好好地回口血,所以他撇开了江之强的安乐影业,新画面全额投资。

不过新画面根本没那么多钱,还从民生银行贷款了1.7亿。

后来电影上映,国内的票房六个多亿,算是非常不错了。

但这远远回不了本,张卫平一开始就是瞄准海外市场,不然也不会高价请来克里斯蒂安.贝尔。

海外市场因为没有安乐影业的运作,他找了一家英国的发行公司,还非常有魄力地和对方签订分成协议。

最后他无论如何都没有想到,因为题材原因,《金陵十三衩》遭到了在海外市场遭到了索尼影业的全面打压。

一本市场直接封杀,北美市场虽然争取到了一千两百家影院开画,但是首日才二十五万美元。

1200家电影院的开画规模拿到了25万美元的首日票房。

这个数字,基本上已经给这部电影判了死刑了。

这创下了张一谋北美最差开局,比八九十年代他的那几部登陆北美的文艺片还低。

这个数据必然会导致之后的排片锐减,最后能有个五十万票房都悬。

在哥伦比亚影业的针对下,一部华语电影几乎没有太多挣扎的能力,更何况电影还是找的一家英国的发行公司

其实《金陵十三衩》在点映的时候,电影院还作为虚席,到处都是一片好评。

随后多家漂亮国媒体把《金陵十三钗》宣传成了当局投资的爱国主义主旋律电影。

索尼这样宣传也不是没有依据的,首先电影首映礼在政协大礼堂。

国人知道电影首映放在这个地方很正常,但是美国人不知道,所以观众成功被媒体误导。

然后电影还从民生银行贷款了1.7个亿,在北美人看来,华夏的银行都是国有银行,自然电影也是当局投资拍摄的。

漂亮国的媒体完全可以影响电影的发行,当漂亮国的媒体从**的角度去描绘这部电影时,票房就会直接受到影响。

所以《金陵十三衩》海外票房惨败,让新画面陷入巨大亏损。

这也是老谋子第一部亏损的电影。

这一次也让张一谋看清楚了新画面海外发行的能力,《金陵十三钗》之后,两人的情谊几乎已经消耗殆尽。

所以老谋子和张卫平分道扬镳。

新画面少了张一谋直接跌入尘埃,其实凭借剩余的像发行渠道、艺人合约等价值,还是可以挣扎一番东山再起的。

毕竟当时影视产业市场每年都在高速增长。

但他实在得罪太多人了,像于东恨不得他死,其他公司也都纷纷落井下石。

所以新画面在《金陵十三钗》之后,彻底没了声息。

现在张一谋提前两年被刘周给挖了过来,张卫平也早已下线。

《金陵十三钗》和《龙门飞甲》也都是嘉禾出品的电影。

今年的贺岁档也当然不会出现两部电影打生打死的情况。

嘉禾让他们捆绑营销炒作,也只是为了彼此刺激票房,更需要预防的还是其他公司对两部电影的抹黑。

今年嘉禾独霸贺岁档,肯定会惹来其他人眼红,到时候常规施展一些手段可谓非常正常。

但一家公司来一点,积累下来舆论就大了,所以嘉禾的宣发部门一直严正以待。

现在《金陵十三衩》和《龙门飞甲》在贺岁档没有其他竞争对手,档期安排肯定不会像原时空那般放在同一天。

不过也不能相隔太久,不然没有炒作的效果。

所以两部电影上映时间相隔了一周。

《金陵十三钗》在十二月八日先一步上映,《龙门飞甲》则在十二月十五日全面上映。

这一版的《金陵十三衩》因为没有张卫平的插手,原本的一些毒点少了许多。

像神父和墨玉莫名其妙的船戏,就没有了,两人只是互有好感而已。

还有神父外出寻找两个**遇到同乡,有机会逃离金陵却选择放弃,这转折相对于前面他刚开始出场时还调戏女性显得非常生硬。

不可否认,在和平时期品行不端的人,当他们被号召从事伟大无私之举时,会显露出之前所隐藏着的高尚情感和道德。

但神父的这种转变有些突兀,突然从一个垂涎美色的“二流子”,一个局外人,变得高尚大义,为了几个**和学生甘愿冒着生命的危险。

所以神父的人物形象稍微修改了一下,改成一个心怀坚定新年、有些悲天悯人的热血青年形象。

并且前面也给了几个他冒险救人的画面作为铺垫。

这样或许少了神父这个角色心态转变的过程,但这部电影的故事背景本身也不需要刻画他的转变。

重点还是女主墨玉的心态转变上,为了救助学生,甘愿牺牲自己。

从墨玉为首的那些**的牺牲,不仅能够看到人道主义光辉,也能从侧面反应当时金陵城的惨烈。

修改之后,《金陵十三衩》的诟病的点少了许多。

电影整体质量比《金陵金陵》优秀太多了。

或许有些人还会觉得在这民族深重的苦难背景里,消费**、消费**的嫌疑,还会觉得电影贩卖、消费苦难。

或许《金陵十三衩》不是一部像《钢琴家》、《辛德勒的名单》这样经典的电影,但是对于华夏人来说,它仍然是一部值得反复观看的电影。

反映金陵城那次苦难的电影太少了,唯有《金陵十三衩》因为老谋子的名气让更多人所知。

从在海外索尼全面打压这部电影就知道,这部电影是很能反映当时一本人的残暴。

但有时候现实就是如此让人费解,人家一本人都在极力掩盖的东西,我们国人却在这吹毛求疵,喷起来不亦乐乎。

一百二十分钟的电影很快结束,电影院内也响起了热烈的掌声。

“这部电影很不错,我们就应该多拍一些这样的电影。”韩山平对一旁的刘周说道。

“但这样的电影却很容易挨骂。”

“没办法,现在的环境如此,但不能因为怕被骂就不拍了,舆论环境总有改变的一天。”

舆论环境的确有改善的一天,但却走向另一个极端,出个国都能扯到爱国。

“韩总,既然你如此看好这部电影,那中影的院线多给点排片啊。”刘周笑道。

“今年整个贺岁档都是你们嘉禾的,你难道还想把所有市场都吃下?”

“全部吃下不敢想,但也希望多多益善呀。”

“排片早就安排好了,不能因为《金陵十三衩》是大片,就将一些中小成本电影全给弄没了。”

“好吧,《金陵十三衩》能够有百分之六十五的排片也不错了。”

首映结束之后,嘉禾放出了上映前的最后一波宣传物料。

晚上零点,《金陵十三衩》全面登入全国各大影院。

《唐山大地震》之后,时隔近半年,国内大城市的电影院再次出现了排起长龙的盛况。

第二天,张一谋带着电影主创开始跑路演。

刘周也在微博上晒出了一张《金陵十三衩》的电影票,嘉禾的宣传更是好火力全开。

公关团队也是严阵以待,谨防那些故意泼脏水抹黑的舆论。

这次刘周也任性了一把,专门和新浪总裁曹国韦说了一声,微博上一旦出现恶意评价《金陵十三衩》消费苦难、煽动对立的账号全部封禁。

刘周也不是不允许其他人对电影给出负面的评价,《金陵十三钗》也不是十全十美的电影,一点瑕疵都没有。

但你不要搞一些有的没的,**歪不歪,其实很容易就能看得出来,而且这次刘周也想主观一点。

刘周之前费尽心思收购新浪集团,用尽手段来发展微博,不就是为了掌握一定的舆论话语权嘛。

现在也正是他使用话语权的时候。

作为一部备受瞩目的片子,圈内大部分人都在关注这部电影的收日票房。

第二天零点,嘉禾最先收到《金陵十三衩》的首日票房数据。

八千六百万!

一个大部分人有些震惊的数字。

虽说之前不久《变形金刚3》和《唐山大地震》的首日票房都比这高,前者甚至首日破亿。

但要知道《金陵十三钗》可是一部普通的2d电影,没有任何3d或者imax电影的票价加成。

这个成绩毫无疑问再次证明了张一谋强大的票房号召力。

与此同时,八千六百万的首日票房成绩,也开始传播开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