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浒:吕布坐梁山 第1155章 皇恩与我何干

隐在屋中黑暗处的人影能看出穿着甲胄,两人伸手拿起护身剑挂在腰间,拎起铁盔迈步出来。

咔咔——

甲胄的叶片相互碰撞发出轻响,卢俊义、徐宁两个身高体壮的人走出门外。

燕青抿抿嘴,整个人往后退了两步,静静站在那没有再出声。

“徐虞侯、卢虞侯,快些随小可来。”

吴用见二人出来大喜,连忙走前一步,不顾身上热汗一身身往外冒:“齐军行进速度甚快,若是慢了说不得就……”

“就什么?”徐宁白胖的脸露出一个诡异的笑容。

“呃……你什么意思?”

吴用脸上笑容缓缓凝固,焦急的劲儿下去,眼睛扫视着身前的徐宁、卢俊义,这才发现两人的眼神儿中都带着讥诮之意,身上本应外罩的绣衫也没穿着。

嘴角扯动一下,吴用转身向外就走:“三位快些吧,藏兵处在街道前方。”

脚下向着外面走了两步,一只大手从后探过来,一把抓着他肩膀。

“慢着。”

汗水从额头流过眉骨,眼珠有些汗水浸渍的感觉,吴用没回头,干笑一声:“二位虞侯时……”

“加亮先生,卢某人觉得你适才说的话……”抓着肩膀的手猛的用力一抓,吴用面上顿时露出痛苦之色,卢俊义上前一步,凑近他耳后:“可是不妥啊!”

吴用脸颊**一下,嘴唇嗫嚅,挤出一个难看笑容:“怎……怎生不妥。”

徐宁在侧旁出声:“说我吃皇粮,这事儿我徐宁认了,毕竟咱先前是在金枪班做过教师的,现在在这河间府军中厮混,也是没错。”

伸手将拎着的铁盔抬起,拍打两下,扣在头上,正了正:“报皇恩?老子差点儿被他姓赵的走狗玩儿死在狱中,有什么好报的。”

“呵——”徐宁走过来,冰凉的臂甲压在吴用另一边空着的肩膀上,圆脸上的笑容越发讥讽:“至于宋江,要不是你们让汤隆那吃里爬外的亡八用谎言趁我醉酒带我全家入了贼窝,我妻子都捏在你们手上,你猜我徐宁是否愿意入你们的伙。”

“徐虞侯说笑,当日小可不在那里,也不知情啊……”吴用看着前方没敢回头,勉强笑了一下。

“皇粮不皇粮的,我倒是不稀罕,当年我身为河北首富,被官府伙同两个**夺了财产,如何让我对他赵宋朝廷心生好感,而且……”

另一边卢俊义声音传来:“卢某人这边近几日突然生出个疑问。”,握着肩膀的手用了下力:“我被流放,如何会被你们凑巧劫了去?”

吴用感觉里衣都凉了,眼珠左右动了动,勉强开声:“这不是去大名府办事……凑巧了吗。”,咽下唾沫:“二位,咱们真的需要快些去往他处。”

“凑巧……”

没去理会他后边的话语,卢俊义抬手“啪啪——”拍了吴用肩膀两下,这智多星被那股子大力震的膝盖抖了两下,耳中听着后方声音:“卢某人跟着你们后一心要立功受赏清算那奸夫**妇,没空去想其他,只是到了这河间府却让人越来越冷静,现在回想起来……

小乙曾说你去过青楼找他,奇怪,你一个汉子如何去找他这浪迹青楼楚馆女人堆儿里的浪子?

这两年看你也不似有龙阳之好的人,为何当日那般明确的去找他问询我家中的事情?

后面便发生了那对**同梁中书夺我家产之事,你当时是否就是奔着算计我去的。”

院外嘈杂的声音响起,隐约能听到人的嘶吼声,在院中的几人一时间都没有吭声,卢俊义、徐宁两人似笑非笑的看着那边穿着文士衫的智多星,燕青看他们一眼,转身进屋,没多久背着手走出来,仍是站在卢俊义身后不语。

吴用眼角肌肉抖动,心中一股慌乱之意蔓延,额头豆大的汗珠滑落下来。

“其实你们若是能帮我达成心愿,卢某人也就认了,毕竟就算没有你,没有梁中书,那**货与那狗贼还是会想方设法谋夺家产,要我的命。”

卢俊义轻哼一声,自顾自说着:“可惜现在在你们身上我看不到一丝半点儿能复仇的希望,那卢某人为何还要在你们身上浪费时间。”

“等等,二位虞侯且慢!”

吴用陡然一发力,蹿出一步转过身,看着二人,心中慌乱,脱口而出:“我等生是宋人,存于朝廷,食禄数载,纵有天大委屈,焉能失节委身事贼?”

徐宁面色古怪:“加亮先生忘记我是因家传宝甲为朝中要员所害?”,伸手点着自己胸膛甲胄,砰砰作响:“我坐班当值,勤勤恳恳从无差错,若我走,非是我对不起朝廷,是朝廷对不起我徐宁!”

卢俊义皱眉:“加亮先生饱读诗书,当知君之视臣如手足,则臣视君如腹心;君之视臣如犬马,则臣视君如国人;君之视臣如土芥,则臣视君如寇雠。我家产被夺,含冤入狱又当如何?”

“那二位也该知晓,那都是低下官吏自私妄为,官家只要上达天听,早晚一日会明正典刑,以正视听。”

吴用面色诚恳的看着两人:“些许朝中奸佞,不过癞疥之疾,此时心腹大患乃是齐国,他与我大宋所行之策不同,天下人无不对其野蛮行径忧心仲……”

“那是你等读书人的事情,我看他们获军功而封侯拜相没甚不好。”卢俊义未等他说完,一挥手:“总比在这大宋朝廷厮混,结果毫无出头之日来的好。”

徐宁白皙圆脸上带着笑:“我也这般认为。”,伸手“锵——”拔出护身剑。

吴用瞳孔猛缩,后退一步:“徐宁,你要做什么!”

“投人总要有些见面礼吧。”卢俊义在他身旁也擎出宝剑,面无表情看着吴用:“还请加亮先生借头颅给我二人用用,他日必在先生坟前多送上供奉之物。”

吴用心中骂一句娘,没敢再说话,仗着身上没有甲胄累赘转身就跑,只是他方自转身,卢俊义后面的燕青转出身形,背在后边的手弩抬起,对着他就是一箭。

噌——

“啊呀!”

吴用大腿根后侧中了一下,腿一软,嘭——,面朝下摔在地上,连忙伸出双臂向前挪动身体,流出的血在地上留下一道蜿蜒的痕迹。

踏踏——

两道战靴行走的声音响在身后,吴用边爬边转头后看,看他二人靠近,连忙转身,一手捂着伤腿,一手向后摇摆:“等等,等等,二位,二位!我们……我们还在一起喝过酒呢。”

“是啊,不过喝酒的人很多。”轻轻笑了一下,徐宁大跨步上前一剑刺入吴用腹部。

噗——

“呃……”

吴用双眼睁大看着面前的人,口中有鲜血涌出,卢俊义上前手起剑落。

噌——

吴用那脑袋打着旋儿的飞了出去,咚——,落在地上滚了几下。

燕青连忙上前,一把抓着吴用的发髻直起身:“主人、徐教师,现在怎办?”

卢俊义眨眨眼,让他冲阵杀敌他在行,现在这等情形却也有些不知该如何办。

“打开院门。”徐宁想了想开口:“此时齐军满大街都是,贸然出去,难免造成误会,若是一通弓弩射过来,咱仨说不得要有伤亡,不如开门让他们进来,这里庭院不大,就是有危险也能支撑一二。”

“说的在理。”卢俊义点点头,看向燕青:“就按照徐教师说的办。”

当下燕青走去打开院门,卢俊义、徐宁两个抬着没了头颅的尸身扔去一旁角落中。

三人这才将头颅放在地上,又将长剑挂在马鞍旁,自己站在马匹后方一些的位置,静静等待。

片刻之后,有脚步声在这条街上响起,随即有人喊了句:“这边门开着,来人跟我进去看看。”

随后有三个提着木盾的士卒跑过来,后方有五个端着手弩的射手跟进,看着里面卢俊义三人哗一下举起弓弩。

“莫要冲动,我等是为投诚而在此等候。”

燕青喊了一句,摊开双手,卢俊义、徐宁也示意自己并无兵器。

“投诚?”

那几个士卒相互看看,有人上前两步,目光看向地面的头颅,又看向那边的三人。

燕青连忙开口:“此人是河间府兵马总管亲信主管参谋军事,在这城西设了埋伏,我等心向贵军,因此特意除了。”

那边的士卒露出半信半疑的神情。

燕青见状知道他们心中疑惑,心思一动:“多年前,我等与贵军几位将军有过一面之缘,其中一位应是贵国孙镇西。”

那边八人相互看看,有人留下一句:“等着。”,转身就走。

卢俊义、徐宁看下燕青背影,前者忍不住轻声开口:“咱们什么时候见过齐国的人?孙镇西……我怎么没印象。”

燕青身子后倾,压低音量:“小乙也不敢肯定,只是记得多年前有人来找过主人比武,所用兵刃与后来梁山上的几个好汉有相同的,尤其一汉子用的双剑,这等能与主人放对的好手江湖少见,应该是那屠龙手孙安,如今齐国的镇西将军。”

卢俊义想了想,目光陡然一亮:“不错,应该是,江湖上用双剑的本来就少,能与我单打独斗的更少,想不到竟然是他,那另外两个汉子当也是齐军中的人物。”,怪罪般的看了燕青一眼:“你也不早说。”

燕青嘴唇一动没吭声,只是暗自腹诽,往日您是大名府首富,跟那些玩命儿的扯上关系还不要了老命,之后你自己进了匪窝,人家跑去北地变了官军就更没必要说了。

看看附近的黑甲士卒,心中暗忖,现在这时机方是最好的,凭着人家的名头应当不至于在这场厮杀中丧了命去。

外面街道渐渐声音加大,更多的脚步声响起,有将领模样的人走了进来,红枣一般的脸向着院中扫视一下:“本将屯骑校尉关胜,你们三人是哪个?”

燕青呼出一口气。

命,保住了。

……

黑色的烟柱在空中扩散,将天光遮蔽不少。

箭矢、火箭、弩矢从士卒的手中射出,拿着铁锹、背着木盾的身影快速穿梭在街道上,将埋在土中的鹿角起出,搬开。

“上前。”

呼喊声中,宋江麾下有人上前将抢来的木椅桌凳胡乱扔在街道中,又在箭雨下往后退却,地面留下几具中箭的死尸。

“快些清理。”王寅骑在马上,一手持着强弓,眉头就没松开过。

身后又沉重的马蹄声响起,这人转头一看,一个钢铁巨物出现在身后。

姚刚将面甲拿在手中,甩两下头示意前方:“什么时候清理出来,**,早知道俺带着甲骑跑去其他城门了。”

“别急。”王寅如今一脑门儿的官司,额头青筋暴起,用弓一指前方:“你没看着那些**养的一直在添乱,我看咱们还是换步卒过来。”

“不行。”

姚刚大脑袋一晃:“老子好不容出战一次,你休想让老子出去,不就是些许的障碍吗,你小子只要将拒马清出来,其余杂物不用担心,到时候一冲,全是些碎片而已。”

王寅太阳穴突突跳,转头看向后方,又看看前边:“行,大不了老子带人上去清理。”

“那说好了,本将在后方等你消息。”

姚刚口中说着,转身一步一个脚印的回去,弓手阵地后方,穿戴整齐的甲骑已经在步卒帮助下下马,免得在等待中给马匹带来更大的负担。

有骑兵从后方飞奔过来,一路跑去王寅那边抱拳:“将军,其余几条道路上的房屋被人推倒,要清理出来要很长时间。”

“入**。”

王寅面上红了少许,跳下战马,拎着手中钢枪向前走:“来人,随着本将上前,咱们亲自开路。”

“传令后方的骑兵退出去,换步卒上来,再告诉姚将军,稍安勿躁,一会儿就靠他了。”

后方有骑兵下马,同着身旁的步卒一起跑动上前。

厮杀呐喊的声音在空中传递。

对面,宋江焦躁的看着城东、城西的方向,那两面也不知道如何了。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