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我,朱允熥,带着朱棣造反 第1037章朱樉:和允熥相比,咱还是仁慈

可以感觉到,这位曾一度强硬的统治者,正逐渐显露出作为曾祖父应有的宽容和温情。

这或许也是今天敢于有人当众反对的原因吧。

人们猜测着,是否意味着皇上开始愿意用更为和平理性的手段解决问题,而不是动辄诉诸暴力呢?

“允。”

正当朱允熥考虑如何说服朱元璋改变决定时,后方传来了朱元璋的声音。

皇帝已经在所有官员面前宣布,对于直隶道下辖各府税务情况的核查工作,仅追溯到洪武24年起的账目。

“皇上圣明。”

大殿之上,众臣齐声赞颂朱元璋的英武。

朱元璋静静地凝视着台下文武百官,微微抿了抿嘴唇,“今天看来已无大事,咱也感到有些疲惫,你们退下吧。”

随即,刘建安迅速上前。

“退朝。”

朱允熥嘴角微颤,望着朱元璋那急切想回乾清宫抱孙子的模样,心里暗暗感叹。

“一定要把孩子们的养育权夺回来。”

内心如此坚定,但他明白从朱元璋那儿将小家伙抢走,并非易事,甚至还有一定风险。

摇摇头。

朱允熥这才注意到,郑明旭、夏原吉及朱高炽正挡在身前。

抬头间,只见诸多朝廷命官已有序离开。

朱高炽面带微笑:“据说华环山有一处极为清幽之地,别处暂且不论,单单此处烹出的茶香醇甘美至极。”

听罢,朱允熥不禁眨眼看向朱高炽。

什么时候开始,朱高炽竟成了中间人呢?

夏原吉平素总是忙于管理国库银钱事务,时刻想着如何增加财源,让金换银,再令铜币流通四方百姓家中。

难道说,今天他也得闲了吗?

尽管一头雾水,但还是跟着几人缓缓步出午门。

走过端门。

只见左侧通往太庙的大门前站着朱樉,他抱着手臂倚靠着墙壁站立。

“二叔。”

朱允熥走上前去,恭敬行礼。

上次进京,差点直接去了列祖列宗面前,至今难以忘怀。

身后的郑明旭等人,亦纷纷鞠躬致意。

朱樉只是撇嘴,自言自语般地说:“宫廷生活实在是太枯燥了。本王想来,祖宗们见到我,恐怕都已生厌了吧?特地外出散步一圈,好让先辈们暂时摆脱扰攘。”

如果这些话语被朱元璋知晓,肯定又要遭一顿严厉教训。

朱允熥凝视着神情狂放的朱樉,心中暗自嘀咕。

郑明旭跟夏原吉二人,一个仰头望天,一个低头沉思。

纵观整个大明,敢如此轻浮地调侃历代祖先者,唯有这位秦王。

更重要的是,他的确整日都在太庙里消磨时光,言语粗鄙,却也道出了实情。

如果说明朝列祖并不是神仙的话,那么当前这盛世又是从何而来呢?

这便是另一个充满玄学话题了。

朱允熥轻轻颔首,扫过郑明旭、夏原吉以及朱高炽。

“我们正准备去华环山下的别院品茗闲聊,二叔是否有意同去?”

此话一出口,朱允熥心中依旧有所保留。

通常情况下,让朱樉参加茶会,他必定推辞。

可若说饮酒吃肉听歌赏舞,恐怕话音未落,对方便已策马扬鞭远去了。

“还是我大侄最懂我心意啊,最近确实是吃得太丰盛了些,正需要饮茶去腻。走吧走吧,我都迫不及待要解解腹中的油了。”

朱樉说完后笑得前俯后仰。

朱允熥只好翻了个白眼。

这厮偷吃太庙里供品,已是众人皆知的秘密。

列祖列宗啊,你们怎么不直接把这个**带走啊。

想着这些,朱允熥默默向太庙方向看了一眼。

于是,4人的队伍变成了5人小组。

马车缓缓前行,穿过应天府门直至城南脚下。

进了山下小院,四周静谧无声。

不久,侍女们将香醇的好茶端上前来。

确实如朱高炽所言,茶香扑鼻。

五人分坐几旁享用茶点。

用过茶后,朱允熥挥了挥手,打断了准备继续添茶的朱高炽。

“尽管今天皇上有令,只从洪武24年开始调查,但事情还需认真对待。这一切都是为了江山社稷考虑,并非为了某些私人利益。”

郑明旭轻轻颔首,“微臣了解,也深谙收回刀剑对国家的好处。”

夏原吉接口道:“户部会在明早开堂之前,就把直隶地区18府,自洪武24年来的商税账簿送到总督衙门。”

朱高炽眉头紧锁:“那借助此次行动,来推动整个直隶地区由内而外全面改革的问题,又该怎么处理?”

朱樉淡淡道:“管那么多干什么,现在能砍多少是多少,将来再说将来的事。”

观察着四人心中的思虑与打算。

朱允熥的手指慢慢旋转着手上的扳指。

良久后,他终于停下。

“还是先调查当前情况吧,如果我们能通过调查这些人,发现往昔的事,朝廷中那些反对的声音总不能再阻止了。”

尽管他们可以在朝会上阻止。

却阻挡不了郑明旭在追查近几十年账目的过程中,发现贪污**的行为。

一旦牵涉到那些早已卸任或调往其他职位的官吏,郑明旭依然拥有追究到底的权力。

随着直隶总督衙门连番出手,直隶区域的18府已是风声鹤唳。

众多家庭面临着灭顶之灾。

在征税人员的共同合作下,金银汇率的统一政策,已在直隶地区全面落实。

大明银号向朝廷请求,在大明实行统一金银兑换比率,迅速得到内阁在内的诸多大臣支持。

很快这项新规,就以圣旨颁布,广而告之。

确立了一个固定且一致的经济体系。

在此局势之下,即便有极少数地方,还想挽救即将崩塌的基业,也难以挽回败局。

直隶以外的商贾们,则凭借他们的洞察力,纷纷涌入直隶道。

这时候的商家,当然不会给直隶当地的同行任何怜悯之心,而是争先恐后地收购当地同行的产业。

朱樉注视着眼前几人,不禁感到自己这些年来的手段,还是过于宽厚。

根据他们的提议,直隶道那些牵涉此事的人,无一能够逃脱责罚。

相较之下,自己似乎确实更为仁慈。

他心中暗自思量,待会儿返回太庙时,是不是该向祖先们抱怨几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