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王朱高煦家的鼍龙王 第九十章 五龙同朝耗气运!

朱瞻壑刚才的一番话,让在场的众人心里有了一个基础的认知,两百年之后大明将要亡国!

“这是怎么算的?这不合理!我们不能用已经灭亡的国家,来衡量现在的大明!我们已经规避了他们的风险,我们一定会超越他们的!”突然,一直呆滞的朱瞻基开口了,他的话直接让现场的众人再次升起了希望。

所有人的目光都再次转向了朱瞻壑,等着他的解释。

“大哥说的有道理,所以我们接下来看第二篇——大明亡国论二篇大明国运耗尽—五龙同朝”朱瞻壑说这话的时候,眼神紧紧的盯着永乐皇帝,这眼神让永乐皇帝有种不祥的预感。

“五龙同朝?!”这话让道衍和尚满眼神一震,刹那间满眼都有散不尽的惆怅。

朱瞻壑再次在白布上写下了这个刺眼的标题。

“我们先举个例子来说吧。”朱瞻壑转身从准备好餐食的桌子上,拿起一个馒头来到众人面前。

接着又扭头看见了爷爷寝宫里挂着的一柄宝剑,在众人惊慌的目光之中,朱瞻壑直接挥舞宝剑将馒头分成了几十块大小不一的小份,并用一个盘子装着,随手放下手里的宝剑后,端着盘子来到众人面前。

“王朝气运若有定数,我们就以这个馒头为例来说。

若我大明朝有这么多的皇帝,他们每人都有一份气运”朱瞻壑水随手拿起一小块馒头来,告诉大家,这一块馒头就是一个皇帝的气运。

“正常来说每个皇帝都有一份气运。但如果在某一位皇帝在位期间,同时出现了多位未来的皇帝!那他们一定会争夺更多的气运,来确保自己能夺得高位,所以就会出现,他们一人要占据了多个气运的问题,就像这样!”朱瞻壑随手将几块馒头放在了一起,表示这是这个皇帝占据了多个气运,并连续多次划分,从而形成了五个这样的小馒头堆。

最后在这五堆馒头外面画了一个圈,表示他们是同一时期出现的。

桌子前的众人,看着桌子上的馒头,一个个眉头紧锁。

“同一个时间内,出现了多个气运消耗者,这就会导致剩余的气运不足。”朱瞻壑指着剩下的一堆小馒头说道,这些小馒头明显不够一人一块分的。

“而剩下的这些气运可不够剩余的皇帝一人一份的!这就出现了两个选择,第一是减少皇帝数量!也就是王朝天寿减少!

第二个,会出现前人向后人借气运的现象,若是借的到还好,若是借不到怎么办?”朱瞻壑随手从桌子上拿起一颗小馒头在手里颠了颠。

“抢!”朱瞻壑不管众人难看的眼神,毫不犹豫的说了出来。

“抢得到还好,抢不到的话,或者抢的过程中出现问题,就会出现平白无故的气运消耗!”朱瞻壑随手从桌子上拿起几个切好的小馒头丢在嘴里吃了。

看着朱瞻壑随手吃了几个切好的小馒头,永乐皇帝此刻满心的纠结,就好像吃的是他的命一样难受。

“所以,这就导致了气运更少的问题。而这些事件,总而言之就会出现一个显著的问题,那就是气运不足!

当王朝刚开始气运昌盛时候,多个皇帝共同治理,那当然是国富民强,万邦来朝,但到后期气运不足时,则有倾覆之危!

或者最好的结果就是大家相互借一借,但也只能勉强度日”朱瞻壑随手颠着手里的小馒头,随口说道。

看着大家欲言又止的样子,朱瞻壑决定以实际案例来说服他们,于是他再次来到白布前开始了书写。

“我们看一看历史上出现的五龙同朝之后,发生了什么吧。

唐朝,神龙年,武周代唐五年之后,李重茂出世,届时- 武则天、李显、李旦、李重茂、李隆基形成第一次五龙同朝!

第二次,唐玄宗李隆基时期,当时唐肃宗李亨、唐代宗李豫、唐德宗李适和唐顺宗李诵,再次形成五龙同朝!

唐朝连续两次五龙同朝,其关键及转折点,就在于唐玄宗李隆基,可同样也是在唐玄宗皇帝之后,大堂开始衰微,再无翻身!”朱瞻壑说着,直接在李隆基的名字上画了一个大大的圆圈,而他的话,直接就让众人脸色泛白,尤其是永乐皇帝似乎是想到了什么,更是呼吸急促,眼神都是凝重。

“继续说!”永乐皇帝用自己沙哑的声音,和通红的眼睛正对着自己的孙子说道。

“而我大明朝虽没有两次五龙同朝,但我却发现了一个更加让人深思的问题!”朱瞻壑说这话的时候,眼睛紧紧的盯着永乐皇帝,他真的怕自己的话把永乐皇帝气出个好歹来。

“说吧!”永乐皇帝死死的盯着白布上的李隆基的名字,不知道想些什么,但依旧让朱瞻壑继续说。

“我大明朝,自太爷爷洪武皇帝立朝,有皇帝名分的,包括太祖爷爷!大爷爷(朱标),建文,以及爷爷!而大伯也是见过太爷爷的,所以我大明形成了第一个五龙同朝。

但还有一个问题,太爷爷薨世后未及下葬,大哥就出生了,所以理论上来说,大哥和太爷爷也是同时存在过的,所以这理论上就形成了恒古未见的六龙同朝!比之五龙同朝更加严峻的问题!

接下来,自爷爷靖难之后,以爷爷为起点,爷爷,大伯,大哥,这又是三代人”朱瞻壑用手里的毛笔先将这六个人圈在了一起,接着又单独将永乐皇帝,太子,朱瞻基圈在一起,形成了大小两个圆圈。

“九?!!”突然,一旁的老和尚这时候突然惊慌失措的失声了。

众人听了道衍的话后一个激灵,抬眼看去,却见左六右三,以永乐皇帝为中心,前后居然形成了一个虚幻的九(实际是六)位帝皇。

“一元复始!?”永乐皇帝默默的闭上了眼,口中喃喃自语道。

“不足六十年,大明竟然已经出现了六位帝皇!平均每位皇帝临朝时间不足十年,而大一统王朝之中,这个数据最接近的居然是元朝?!!

难道我大明朝在百年之内,也将有覆灭之危吗!”永乐皇帝看着面前白布上书写的明晃晃的时间,与之前大一统王朝对比后,一脸的茫然第无措。

朱瞻壑听了爷爷永乐皇帝的话后,很想点头告诉他:你说的没错!就是一元复始,你眼前的这个好圣孙朱瞻基未来的儿子,那可是未来的堡宗!大明战神,整个封建王朝都有名的超级无敌败家子呢!

“这样来看的话,我大明的国运天寿,怕是还剩下的也就百余年了吧”一直没说话的太子爷,此刻也是满脸复杂的神色,死死的盯着白布看,脸色苍白的紧,嘴里喃喃的自语着。

“五龙同朝,一时显赫,却是寅吃卯粮,导致气运大量消耗,后世必当遭受巨大的灾难”朱瞻壑看着眼前的众人,说出了预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