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王朱高煦家的鼍龙王 第八十九章 大明天寿六百半!

只见朱瞻壑拿着毛笔,直接来到展开白布的最右端,提笔写下了第一个问题“大明亡国论一篇——王朝寿命大限—六百半!”的标题。

黑色的墨水侵染在白色的布料上尤为刺眼,尤其是在现场众人的目光中。

紧接着,朱瞻壑再次将奏折上的内容誊抄了过来,不过略有增加了些。

夏朝:约470年,历十五王,人王平均在位三十一年;

商朝:约554年,历三十王,人王平均在位十八年;

……

秦朝:15年,历二帝,皇帝平均临朝不足八年;

西汉: 210年,历十五帝,皇帝平均临朝十四年;

新朝:15年,历一帝;

东汉: 195年,历十四帝,皇帝平均临朝不足十四年;;

三国:魏:46年,历五帝,皇帝平均临朝九年;

蜀:43年,历二帝,皇帝平均临朝二十一年;

吴:59年,历四帝,皇帝平均临朝十五年;

西晋: 51年,历四帝,皇帝平均临朝十二年;

东晋:统治 103年,历十一帝,皇帝平均临朝十年;

南北朝:南朝(宋 59年,齐 23年,梁 55年,陈 32年);

北朝(北魏 148年,东魏 16年,西魏 22年,北齐 27年,北周 24年)

隋朝: 38年,历二帝,皇帝平均临朝十九年;

唐朝: 289年,历二十一帝,皇帝平均临朝十三年;

五代十国:

五代(后梁 16年,后唐 13年,后晋 11年,后汉 3年,后周 9年);

十国(前蜀 18年,后蜀 31年,南吴 35年,南唐 38年,吴越 71年,闽国 36年,南楚 44年,南汉 54年,南平 39年,北汉 28年)

宋朝:北宋 167年,历九帝,皇帝平均临朝十八年;

南宋:152年,历九帝,皇帝平均临朝十六年;

元朝:98年,历十一帝,皇帝平均临朝不足九年!

朱瞻壑提笔写下了明朝之前,所有朝代年限,皇帝数量,以及每位皇帝平均在位的年限。

“我们去掉那些未完成大一统的朝代,接下来就只剩下秦朝,两汉,隋朝,唐朝,和元朝”朱瞻壑又随手划掉了那些未大一统的王朝,指着仅剩下的六个大一统的王朝,进行了画圈重点标记。

“两汉是分开来看的,因为光武帝可以说是崛起微末,又重新打了一遍江山,更何况中间还有一个新朝。所以不能算在一起。”朱瞻壑又解释了一下两汉的问题。

“而所有大一统王朝之中只有唐朝是存在时间最长的是唐朝!天寿二百八十九年!实际上不论有没有大一统,自秦以后,唐朝都是寿命最长的存在!”朱瞻壑再次划掉了夏商周三个朝代,在唐朝的二百八十九这个位置着重画了一下!

“以天可汗的威势,大堂王朝也仅仅存在了不足三百年,我大明朝呢?

爷爷的功绩也只能说与天可汗媲美而已吧!那我大明朝能不能打破这个三百年的魔咒呢”朱瞻壑拍了永乐皇帝一个马屁,就是想让老爷子心里舒服一点,别真的被气坏了!

果然,朱瞻壑的这个话,让永乐皇帝眼角都带着微微扬起的笑意。

“凭借唐朝的强横,乃至于到了唐朝末年时刻,也依旧能凭借一首秦王破阵乐强行续命二十七年!

不知我大明朝,到了那个危亡的时候谁人来续命呢!”朱瞻壑的一番话,可以说是有理有据,让人信服。

现场沉默了一会,永乐皇帝喃喃的自语了一句。

“我大明朝自有天命在!绝不会重蹈覆辙的!”永乐皇帝的这个话说的没什么底气,但朱瞻壑对此可不认同。

“爷爷,天命不在!

各朝各代,若是真的有天命存在,那天命也在汉朝!在汉光武帝而已!

他才是真正的天命!那天命是天降陨石!是如山云坠!是天下归附!是秋夜冻河!是两万正面战胜四十三万!

这才是天命!爷爷!天命在大汉朝!

若非天命难违,让汉昭烈帝刘备三造大汉成功,这后世哪来的唐宗宋祖。不过都是一些刘渊,刘世民,刘隆基,刘匡胤,刘必烈之流而已!

所以,要孙儿说,自光武皇帝之后,昭烈帝是唯一的天命,至于其他的人,都只能说是运气而已!”朱瞻壑说的有些让人尴尬。

“刘元章?刘棣?刘高煦”这时候,众人忽然听到一声轻微的声音,众人扭头看去,只见汉王爷一脸呆滞的看着喃喃自语着。

众人目瞪口呆的看着看着汉王爷发呆,一脸的难以置信。

“我……!”很显然,永乐皇帝也听见了自己儿子的喃喃自语,瞬间脸色就黑一片,青一片,顺手拿着小塌上了杯子就甩了过去,并一脸怒气冲冲的准备教训。

“我错了,我错了爹!”汉王爷看着怒气冲冲的老爹,也发觉自己说错话了,于是赶紧开口道歉。

“爹,您息息怒,我们还是说正事吧。壑儿你接着说,别听他们打岔!”太子朱高炽一看老爹发怒,现场也有些偏离主题,于是赶紧开口劝阻生气的永乐皇帝,一脸不争气的眼神看了一眼汉王爷。并提醒朱瞻壑赶紧继续开口讲解。

“所以说,根据以往各朝代的经验,我大明朝天寿的极限也将在三百年之内!

而目前经过太爷爷洪武皇帝,建文帝,还有爷爷也临朝二十年了,我大明朝已经过去了五十五载天寿!

若以极限三百年来看,我大明还剩余二百四十五年天寿!

而从现实情况来看,我大明朝实际上的天寿可能更短!”朱瞻壑对着众多的大佬们侃侃而谈,最后更是若有所思的说道。

“更短?有多短?”汉王爷一脸急切的想要知道具体有多少的时间!这也是永乐皇帝最想知道的事情,道衍也是若有所思的看着朱瞻壑。

“预估两百年!”朱瞻壑说出了心里的答案,比真实的明朝天寿二百七十六年稍微少了一些,那是因为不确定的因素实在太多。

“两百年?你刚刚说,唐朝皇帝平均临朝十三年左右,两百年也就是说自我之后,大概还有十五到十六个皇帝?

再减去瞻基,瞻壑你们这一代人的话,也就是还只剩下十三到十四位皇帝?

到那个时候,我大明就要亡国了?!!”永乐皇帝一脸呆滞的看着挂起来白布上那些刺眼的文字,只觉得好像是每个字,都在诛他的心一般的难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