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靠务农成功入编 第5218章

();

唐瑞林嘴角勾起一丝淡然的冷笑,鼻腔里似乎发出一声轻哼,带着一种“你太天真”的意味:“没出什么力?那不是废话吗?没出什么力的话,王满江能拿到东洪的项目?人家出力出在背后啊!这个什么芳芳的身份就是最好的“力”,无需她本人出面做什么啊。

周海英心里微微一怔。他之前确实只想到了芳芳没有直接出面打招呼,对唐瑞林所说的“背后出力”的深意,理解得还不够透彻。他顺着话头说道:“是这样呃,东洪这个市场啊,在各领域都还算是一片空白,大家都在抢。我们龙投建筑,与东投建筑,还有东洪本地的几家小建筑公司,矛盾很深啊。明面上都闹了几次不愉快了。谁都知道,现在的竞争就是,谁拿到项目越多,以后才有饭吃。所以田嘉明呢,也是想让他们跳出来,但是这个李朝阳,包括李朝阳的二嫂芳芳,一直啊,不肯表态。”

唐瑞林疑惑地问道,眼睛依旧闭着:“跳出来?什么意思啊?怎么跳出来啊?”他似乎对田嘉明的具体手段有些好奇。

周海英解释道:“是这样呃,田嘉明一直授意让东洪本地的流氓,再去找他们施工队的麻烦。按说这种情况下,李朝阳或者这个芳芳,就该托关系托到公安局来。但是非常奇怪,李朝阳好像不知道这件事一样。所以我怀疑这个芳芳啊,有可能是出来单干的,或者在李家说不上话。王满江自然不悦嘛!这样下去,肯定耽误工程的进度。”

唐瑞林这才扭过头,睁开眼睛看了看周海英,眼神带着一丝审视和不易察觉的复杂情绪:“怎么现在的事情,斗争都这么激烈了吗?”唐瑞林似乎对商场上的这种“下绊子”手段有些感慨,或许也联想到了官场上的某些相似之处。

周海英语气肯定地说道:“那一行现在都不好干啊,书记啊,商场如战场嘛,是这样啊。我们这个都看准了建筑市场的发展前景是非常广阔的。”周海英试图将话题引向更宏大的背景,以显示自己的眼光,“您想啊,包括东洪县那是百万人口的大县。现在住房啊,已经改革了,住房分配制度取消了,这个以后建设集资房、商品房都将成为现实。在一些改革比较彻底的地方,我们也注意到了,房子现在是可以买卖的。房子也成了一种商品。”

唐瑞林摆了摆手,打断周海英的话,语气带着明显的不认同和一丝根深蒂固的观念:“海英啊,扯远了啊。房子买卖只是个别地区搞的试点,这种试点是不可能全面推开的。保障住房,那是**制度优越性的根本体现之一嘛。如果咱们**国家连房子都不能分配了,都不能集资了,都需要买卖了,那土地性质怎么算?房屋性质怎么算?这些制度上的问题是解决不了的。”

周海英心里明白,唐瑞林长期在市委位置上,分管意识形态和党务、服务性质的工作,研究的都是宏观政策和务虚性的内容,对这些新的经济现象和政策走向可能不甚了解,或者基于立场不愿接受。他知道继续争辩下去没有意义,也达不到自己的目的,便不再坚持这个话题。

唐瑞林继续说道,将话题拉回他更关心的层面:“海英啊,我觉得呃,你的关注点,关注这个李朝阳的什么二嫂的父亲,搞个什么建筑公司,没有太大意义。”他顿了顿,声音压低了些,带着一种提醒的意味,“最近新闻上一直在讲,领导干部子女禁止经商办企业的规定,马上就要到最后的退出期限了。1992年3月底前必须全部退出流通领域,这是省委刚下的死命令,这个想好没有啊。”


本章换源阅读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