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靠务农成功入编 第5176章

();

他观察着王瑞凤的反应,见她依然平静地听着,便继续说道:“所以啊,权利能传下去当然最好,现在组织上啊也不让顶岗了,我看以后啊传不下去的是多数。传不下去怎么办?就只能想办法多挣点钱嘛!钱这东西,至少能保证退下来以后的日子过得体面些,不至于……太落寞。” 他刻意省略了“权利不会保证体面”的后半句,但意思已经表露无遗。

王瑞凤放下筷子,端起茶杯喝了一口,脸上没什么表情,淡淡地说:“海英啊,你这个认识,我看很片面。不过,你继续说,每个人都有表达自己想法的权利。” 王瑞凤自然也是需要了解这些“体制外”核心人物的真实想法。

得到鼓励,周海英胆子更大了一些:“凤姐,其实咱们心里都清楚。有些话,说出来是给群众听的。什么革命的首要问题?要我说,革命的首要问题,那是先解决自己的问题!先解决温饱问题!当领导的,管理者的工资待遇,还没有一些被管理者——比如我这开饭店的老板拿得多!大家心里能平衡吗?肯定有人想下海嘛!但是那些舍不得下海的怎么办,贪嘛,必然是贪嘛。这就是制度出了问题,分配制度没理顺!我当时下海,很大一部分原因就在这儿。”

他顿了顿,仿佛在强调自己的“客观”:“凤姐,我讲这些没别的意思。但您想想,这种情况持续下去,会不会让更多的干部心里不平衡?会不会……更容易走向**的道路?”

王瑞凤听完,脸上依旧平静,既没有赞同,也没有立刻反驳,只是以一种平和的态度回应:“没关系,每个人都有表达自己意见的权利。我可以不认同你的说法,但我尊重你说话的权利。党的宗旨、路线方针,我们今天先不谈。我就是想听听,像你这样的……群众代表,成功人士,对当前体制的真实看法。你也知道,现在社会上对改革开放,确实存在一些不同的声音。”

她话锋一转,语气变得坚定有力:“但是海英,有一点你要有充分的认识:没有改革开放,就是一味的贫穷!没有改革开放,再不让群众吃饱饭,再不让群众过上好日子,那革命的意义是什么?‘贫穷不是**’!这是邓老人家做出的最科学、最伟大的判断!这一点,是根本,不能动摇!”

周海英连忙点头:“是是是,凤姐您说得对!改革开放这条路,肯定是走对了!没有改革,就没有今天的好日子!我这点牢骚,也就是在您面前说说。”

两人的讨论触及了更深层次的社会问题和观念冲突。王瑞凤深知,周海英的观点虽然偏激,却也代表了一部分人的真实心态和困惑。临近晚上十一点,一顿饭才接近尾声。王瑞凤从周海英有意无意的话语中,又捕捉到了一些关于东原官场生态、干部心态乃至社会思潮的有价值信息。

领导之所以能对各种情况了然于胸,正是因为能从四面八方、不同层次、不同立场的人那里获取信息。汇报的人多了,信息渠道自然就广了。关键是能从纷繁复杂甚至相互矛盾的信息中,提炼出关键点,把握住主流脉络。

周海英恭敬地将王瑞凤送到家属院门口。寒风中,他似乎踌躇了一下,最终还是带着几分激动和恳求开口:“凤姐,还有个事……唐书记其实也是我父亲的老部下,感情很深。您看……能不能在钟书记面前,替他多说几句好话?” 他观察着王瑞凤的脸色,语速加快,“其实啊,唐书记这个人,我们应该理解。当初组织上都让他主持市**工作了,眼看到手的市长位置飞了,搁谁心里没点委屈?有点破罐子破摔的想法,我觉得很正常嘛!钟书记马上也要走了,何必临走前……再得罪人呢?” 他试图用“人之常情”来打动王瑞凤。


本章换源阅读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