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实,唐平县的发展,并没有宣传上说的那么好,这一点,张晓峰自己很清楚。但是,在这个到处都是污染,以牺牲环境求发展,到处都讲究鸡的屁的时代,唐平县别树一帜的做法,起到了标杆的作用,成了样本。
唐平县出乎意外的很快出名,让市里、省里的领导们也倍感脸上有光,当然也得作出一些表态,表彰有功之臣。
不久,县委书记郭丹丹被调到了市里,成了市委宣传部长,进了市委常委。
副县长兼县公安局长郑文强也没想到都快退休了还成了常务副县长,进了县委常委。
县监察局长徐柏涛接替到龄退休的周宗飞,成了县纪委书记,也成了常委。
其他官员也相继升迁,如夏雨婷成了县妇联主任。
文旅局长骆小玲也当上了副县长,不过,文旅局长一职暂时还由她兼任。
可是,对唐平县经济发展起到重要作用的张晓峰,职务安排却没有任何消息!
郭丹丹调到市里后,按照唐平县干部和群众的想法,张晓峰就应该顺理成章成为县委书记。然而,市里却迟迟不给说法。
不久,市里任命了新的唐平县委书记,盖如银。
盖如银原来是团市委书记,他在开会的时候,透露了个消息:市委窦书记被省纪委双规了!
参加开会的常委们这才恍然大悟,原来张晓峰没有被任命为县委书记是有原因的。市委窦书记是窦玉梅的伯父,窦玉梅当过张晓峰的秘书,和张晓峰关系亲密。
再说,张晓峰在市经济开发区和唐平县任职期间,确实得到了窦书记的诸多支持。
因此,不管张晓峰愿不愿意,他都被划成了窦书记的小圈子,被贴上了标签。何况,张晓峰当初在市经济技术开发区担任管委会主任期间,得罪了很多市委常委,那些人还不借机发难?
不过,张晓峰的风头正盛,目前也查不出他和窦书记之间有什么问题,县长的职位还在。
受到影响最大的恐怕是窦玉梅了,当初她来到唐平县任宣传部副部长,就是通过她伯父的关系**的,现在伯父出了事情,即便她有能力胜任她的工作,可是却管不住别人的嘴巴。一个还未结婚的女孩子,自尊心特强,也特别容易敏感。
一天晚上,她来到张晓峰的住处,两人亲昵了一下,躺在床上的时候,她望着天花板说:“晓峰,我要走了,你会想我吗?”
“你去哪里呀,想调回市里离家近一点吗?”张晓峰疑惑地问。
“不,我要辞职去美国。可能再也不回来了。”窦玉梅心情复杂地说道。
张晓峰大吃一惊,他理解她的处境,但没想到她那么偏激,当下翻过身来,支起头说:“你不要有其他想法,有我在,没人能拿你怎么样,以后我就是调去哪里,我也会尽量把你带走……”
“我知道你对我好,但你也不能管得住别人的目光,不是吗?”窦玉梅消沉地说道。
“你又何必在意别人的看法呢,清者自清,浊者自浊,把心放宽一点吧。”张晓峰继续劝道。
“实话告诉你吧,很早以前我就有出国的想法,只不过犹豫着不想去罢了。现在我小姑在美国查出了不治之症,我得去陪她最后的日子。”窦玉梅的语气里充满了浓烈的伤感之情。
“有事情可以请长假,去看一看嘛,或者把你姑接回来照顾她,也是可以的。”张晓峰说道。
“不只是这样,我姑在美国有很多产业,她没儿没女,她让我去接手……”窦玉梅说。
“霍,原来你是去接受大笔遗产去了。”张晓峰不由苦笑,人家的钱多到一定程度,也不好说什么了。
“也不全是这样,我对官场上的事情厌倦了……我伯父以前真的挺好的,待人真诚,正直,无私,任劳任怨,常常工作到很晚,我一直把他当成我的偶像,进入体制内后,也想学他为人民做一些奉献。但没想到他背地里干了那么多坏事,养情人,包小三,贪污受贿……你说,我还能相信谁呢?”窦玉梅受到的打击是很深的。
“不要钻牛角尖,对待一些难以预测的意外,要坦然面对,要用辩证的思维去分析。”张晓峰说道。
“我知道你的意思,但我已经决定了,也已经通知了我姑,过几天就走。”窦玉梅正色地说道。
张晓峰叹了口气,不再劝说。
生活就是这样,从幼儿园开始,一辈子都在和别人聚聚散散,分分合合,多愁善感也只能平添一段愁绪,于事无补。
“其实,我最放心不下的人是你,可是我知道,喜欢你的人很多,包括郑娜娜,韩燕,还有唐艺昕。她们哪一个都不比我差,——我就想不明白,你对她们也都是不冷不热的,就不能好好的找个人结婚吗?”窦玉梅一脸无奈。
“对不起!我也不知道为什么,你能给我点时间吗?我会处理好我和她们的这些感情的。”张晓峰也感觉到对她实在不公平,自己认识的女孩子实在太多,在生活作风上,真的不是什么好人。
“不用说对不起,这也是你的可贵之处,有情有义。我和你在一起,是自愿的,你也不要有什么思想上的负担,觉得对不起我什么的,我们真的有缘无份,不必强求……”窦玉梅说道。
……
一个礼拜以后,窦玉梅坐上了省城飞往香港的飞机,她在那里转机去了美丽国。
张晓峰从省城机场回来,一路上也有些伤感,人非草木,孰能无情?窦玉梅为了他,能从市里追到唐平小县,但他却一再辜负她,现在她带着遗憾离去。而他,又何偿不遗憾呢?他对感情的事情,一直无法理顺,最终伤人误己。
时间是治疗感情创伤的不二良药。
张晓峰回到唐平县以后,又投入到繁忙的工作中去了。
随着旅游人数的增加,很多村民也想建农家乐了,但对于想建农家乐房子的村民,现在都得自己建,而且式样必须和**当初设计的一模一样,另外,还得保证用老宅基地来更换。
唐平县的广大村民,都是很现实的,看到有利可图,有钱景,不用动员了,自己找三亲六戚七大姑八大姨去借钱,扒了自己家的老屋,也在**规划的区域盖起了农家乐的房子。
不过,当他们把房子建成,算了一下,发现一幢楼要花二十来万,比**出面建设的房子贵了差不多一倍,都是悔不当初。
由此也更加念起了张晓峰的好来。
有部分困难户和危房改造户分得了房子以后,看到生意火爆,也借钱把房子买下来了。因为**规定,这个房子可以永久住下去,直到脱贫为止。而房子随时可以向**购买,但价格每年必须递增百分之五,按一幢十万块钱算,也就是每年增加五千块钱。
**有了回款,就把这笔钱又投入到旅游的升级改造当中去,形成了良性循环……
盖如银自从调入唐平县担任县委书记一职后,一直感到不顺心,很憋屈。
唐平县的经济社会发展方向已经设计好,不需要再搞什么规划和建设,一切按老路子走就行了。这就显得这位盖书记来唐平县以后,就像养老,无所作为,无事可做。
最要命的还是,张晓峰的威望过高,在整个唐平县,在广大干部群众的心目中,只知有张县长,而不知道有盖书记。
其实,张晓峰已经很给这个盖书记面子了,该尊重的地方都给足了尊重。
但有些事情却无法两全其美。
唐平县的大小事情,一直都是张晓峰在设计和执行,而盖如银初来乍到不了解情况,有时候会标新立异提出一些背道而驰的想法,关系到民生和发展的大事,张晓峰当然得反对了。
但只要他一开口,其他常委都马上附和,事情就一锤定音了,往往让这个盖书记在常委会上很难堪,好像他被架空了一样。
因此,盖如银每次去市里开会的时候,常常在一些市领导面前诉苦,说工作难以开展之类的话来。
牢骚话多了,就形成了效应。
没多久,经市委常委会研究决定,并报省里批准,任命张晓峰为黑石县的县委书记。
说起这个黑石县,确实是工业程度比较高的一个县,但如今却像老牛拉破车,负重艰难前行。
它的工业发展,得从六十年代说起,那时候,为“准备打大仗”,国家在大西南、大西北等广大地区建设后方军事工业基地,被称为“大三线建设”。黑石县境内也进入了两个规模比较大的机械企业。
在计划经济时代,因为有政策的扶持,黑石县可是富得流油的地方,那里也汇集了很多南来北往的商人,建起了很多配套小工厂,各种服务业也发展起来了。
可是,实行市场经济体制以后,没有了上级的拨款和补助,这两个大型企业开始走下坡路,然后进行各种改制,最终申请了政策性破产。庞大的国营工人群体流向了社会,在黑石县里艰难求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