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库图佐夫别的没猜对,但大虞没有多的兵力围困他们,这点倒是看的很清楚。
此时大虞征讨罗斯帝国的难度,实际上与当年汉代征讨漠北匈奴,唐代进攻河中,宋代进攻安南的难度是一样的。
都属于国力碾压,但兵力和物资投送不过去。
莫公棱当然知道罗斯人很可能在这个晚上逃跑,是以白天也曾全力进攻。
但毕竟这不是冷兵器时代,也不是热兵器成熟时代,而是热兵器初时代。
要是冷兵器时代有代差,那就是青铜剑大战唐横刀,春秋皮甲大战步人甲,我特么直接进去开无双就是。
要是热兵器成熟时代,那至少也是坦克、喷气式机打燧发枪,基本可以无伤通关。
偏偏是这个时代,代差确实有了,但没有大到可以无视对方的地步。
是以战斗进行到傍晚,俄军拼死阻挡,人数处于劣势的征俄军还是没能拿下整个东镇,只吃掉了外围的阵地。
当夜,不甘心的莫公棱不断招募挺身队突击东镇的俄军,希望能在黑夜中找到破绽把俄军打崩。
但凌晨四点,俄军阵地上传来的猛烈爆炸,击碎了莫公棱的希望。
看着远处升腾而起的蘑菇云,感受着脚底大地的震颤,莫公棱立刻下达了骑兵绕过东镇衔尾追击,步兵主力进攻南村的命令。
库图佐夫为了不全军覆没,付出了巨大的代价。
他把俄军在东镇中所有带不走的火炮和火药堆放到一起,然后点燃。
剧烈的爆炸不但制造出了宽达五六百米的烈焰世界,还把正在奉命骚扰俄军的一百多仙台镇挺身队员炸了个死伤惨重。
两个小时后,天色微亮,莫重均率领的禁军左龙骧近卫独立骠骑兵旅,逮住了负责断后的路易斯.朗格隆中将五千骑兵。
激烈的追逐战中,路易斯.朗格隆的部队被冲散,头戴龙虾尾盔的他身中十几刀,被砍的浑身是血。
死亡来临之前,路易斯.朗格隆看着眼前这个叫做莫重均,但实际上金发红脸,明显是欧洲人的指挥官,眼睛里充满了疑惑。
“你是夏洛特公主殿下的侍卫军官团成员吗,但我听说军官团的成员中没有能成为赛里斯中将的?”
莫重均潇洒的掂了掂手上黑色的真武大帝斗笠盔,提着刀走上前。
“你不是罗刹人,而是流亡的法兰西人?
那你应该知道一个人,我的父亲是赛里斯帝国伯爵,他也是法兰西人,曾经叫做皮埃尔.内伊。
三十多年前,他跟随比萨拉比亚的海因里希.瑞恩斯坦一世大公前往东方。”
没错,这个深受主帅莫公棱器重的近卫骑兵中将不是别人,正是历史上的法兰西元帅米歇尔.内伊。
内伊也是这个时空唯一一个跑到大虞去的法兰西帝国元帅,而且还去的特别早。
他的父亲皮埃尔.内伊在他两岁的时候,就跟随瑞恩斯坦闯荡东方。
他十岁的时候,父亲皮埃尔已经成为大虞骑兵上校,并把他和母亲、哥哥一起接到了大虞,随后便再也没有离开过。
十五年前皮埃尔.内伊受封伯爵,提出希望能获得国姓,莫子布同意,并把他们算入被赐国姓的琉球郡王王室中,允许使用琉球王室的字辈。
因此米歇尔.内伊现在叫做莫重均,不单是近卫骑兵中将,还能算是边缘宗室的一份子。
“真是一个伟大的决定,他让你获得了在法兰西无法想象的地位与荣耀。”路易斯.朗格隆带着浓浓的羡慕说道。
莫重均淡淡一笑,但心里非常受用。
大革命之前的法兰西,中尉以上军衔就需要贵族身份了,当然不要求必须是贵族,而是贵族身份。
也就是你们家往上数三代,如果有了贵族祖先,哪怕是小贵族就可以。
但内伊家偏偏没有,要是真在法兰西,别说现在的伯爵世子,就是成为将军也可望而不可及。
米歇尔.内伊当然不知道他在历史上能成为法兰西帝国的元帅和亲王,是以无从后悔。
不过即便是元帅、亲王这样的地位,也无法与赛里斯帝国的伯爵相提并论。
因为法兰西帝国并不稳定,这个爵位要传承下去是必须打赢一场世界大战的,要是波旁王朝的可能还好一点。
“不屈从于那个来自科西嘉假法兰西人的人不多了。”莫重均(米歇尔.内伊)挥了挥手,“给这位将军包扎一下,我们继续追击。”
一个小时后,内伊指挥的左龙骧近卫骠骑兵再次追上了撤退的俄军。
骠骑兵这玩意,狼群战术啥的,西方人还是差点。
历史上东方骑兵彻底落伍,说到底是战马培养、武器装备、战术战法,特别是精气神方面的全方位落伍,但在大虞,这些全部赶上来了。
左龙骧近卫的骠骑兵主要由漠南和漠北各部人组成,辅以在安西戍边的原本旗人和一部分东洋小矮子。
在大虞,汉人骑兵一般是胸甲骑兵和龙骑兵。
汉人还是更喜欢重甲冲锋和一会下马狙杀,一会上马冲锋,关键时刻能与步兵完美配合打阵地战,身兼多重用途的龙骑兵。
且漠南、漠北和东洋五省人他们普遍个头比较矮小,但又很有肌肉,还有股子嗜血的劲头,所以很适合长短途奔袭都要干的骠骑兵,
在内伊的指挥下,左龙骧的骠骑兵先是化整为零,不断在撤退的俄军中穿插切割。
看到人少就冲上去马刀猛劈,俄军排出阵型就绕后或者窜到前面去骚扰。
更可怕的是,如果发现大股步兵失去骑兵的保护,他们就会在特制信号弹的召唤下由零归整,集中冲击步兵。
库图佐夫心中焦急,俄军是遭受重创后仓皇撤退的,本来官兵素质也就那样,眼看马上就可以到察里津,各部各军只顾自己逃命,信息异常混乱,很多队伍都没法指挥了。
如果继续被这样骚扰和耽误下去,契丹人的主力赶到,那就危险了,万般无奈之下,库图佐夫只能让他的亲信率领他的亲卫队去部署拦截。
这支被命名为库图佐夫火枪手团的主帅亲卫队,是撤退的俄军中极少数还携带了大炮与足够火药的。
内伊看到俄军的选择,迟疑片刻后选择了吃下这一支三千多人的俄军精锐步兵。
甚至这一支俄军他其实都不准备自己吃下,而是等着步兵来了再进攻。
人家依山而立,还有十几门大炮,他这五六千骑兵去硬冲,打是能打的过,但伤亡一定小不了,没必要付出这样的伤亡。
两个小时后,已经给撤退到察里津外围堡垒的库图佐夫长叹一声,眼中似有泪花在闪动。
阻击阵地的第三罗马双鹰旗再也看不见了。
而双鹰旗下的四千亲卫火枪队,都是他家族、家乡的亲朋好友以及这么多年来跟随他的老部下。
1811年3月底。
作为察里津会战的前奏,基罗瓦之战结束,相比起上一次,也是第一次虞俄之战,大虞开始展现出由国力托举出来的全方位碾压优势。
此战库图佐夫的指挥没有出现问题,俄军官兵表现也没有多么差劲,甚至很多部队还能称得上英勇。
但在大虞批量出现的多种优势武器面前,俄军进退失据,最终导致惨败。
4月初,战报传到了在西海城(阿斯特拉罕)的皇太子大佬森那里。
这一战俄军动用了二十万大军,大虞实际到达战场的则是接近十一万。
在这场三十一万大军的对决中,俄军伤亡两万八千余人,被俘超过四万,至少损失了两百门大炮。
其中多支有近卫称号的军队被成建制消灭,比如近卫第三枪骑兵旅,巴甫洛夫斯基近卫步兵旅等。
大虞这边,伤亡三千五百余人,基本与俄军打了个八比一的交换比,失踪(有可能被俘)七百余人,算是非常了不起的胜利。
“漂亮,太漂亮了,我要为中路军所有人向陛下请功。”一向沉稳的皇太子大佬森高兴的满面通红。
“如果能一直以这个交换比打下去,罗刹国很快就要无人可用了。”
周围的东宫文臣们也是一阵欢呼,安西使司协办大臣陶澍趁机说道:
“既然重创了罗刹人,那就全面开打吧,让夏藩、凉藩、辽藩在黑海西岸动手,逼迫罗刹人的黑海舰队出来决战。”
“正当其时!”大佬森点头同意了,“去信告诉莫公棱,三个月,三个月内我要他拿下察里津,到时候孤就去察里津坐镇,坐看他完成前所未有的伟业!”
欢笑过后,大佬森拉着陶澍、王国元、王引之、汤金钊等近臣商议道:“罗刹国也算是地域广大的大国,幅员千里,生民三四千万,咱们肯定一口是吞不下去的。
那么此前定好的怀柔政策,是否要开始执行了?”
大佬森这么聪明,身边文臣武将也个顶个的人精,自然不会制定出一个要把罗斯帝国吞并的荒唐方案出来。
所以大佬森的打算,是在痛殴俄军之后就放出风去,说大虞只惩戒背信弃义的沙皇和沙皇近臣,不准备把罗斯帝国的贵族们斩尽杀绝。
甚至不需要他们投靠大虞,只要他们不阻拦大虞惩戒沙皇的背信弃义,就可以不攻打他们。
以此来分化罗斯帝国上下,减轻罗斯贵族和平民的抵抗力度。
但几个文臣你看看我,我看看你,很快就不约而同的摇了摇头。
要是在十年前,甚至五年前,他们一定会赞成。
因为那时候儒家已经数百年不会征讨、教化蛮夷这一套,但现在他们已经快速把缺的功课给补起来了。
作为未来的首辅热门人选,官职最高的陶澍站起来说道:“狄夷畏威而不怀德,此说虽然过去了千年,但依然可以说是真知灼见。
如今的罗刹人只是被打疼了,但并未被打怕,过早怀柔,反而会更加坚定他们心中认为我们不可能深入其国太远的认知。
而且,安西四省加上辽藩,这些年为了发展,下面的实边百姓没少被征发起来西打罗刹,南击波斯,心早就野了,许多人都笃信汉唐那一套。
现在他们还没捞多少好处,咱们就要讲怀柔,这些人肯定会不满,不利于之后的作战,
是以臣建议,还是再狠狠打一打,兵临莫斯科之前,就不考虑怀柔了。”
陶澍口中的汉唐那一套,实际上就是皇汉那一套,在安西有非常多的信众。
这也是没办法的,因为安西的河中和北庭两省,也就是后世的中亚,基本就是靠杀人殖民稳下来的。
这个过程中,河中三汗国至少有两百多万人死于战火。
这个数字实际上也就能排在西班牙入侵南美和历史上发生的美国西进运功后面了,比土鸡的亚美尼亚大灭绝还狠。
这么激烈的斗争,自然要有相匹配的理论给人做心理按摩。
包括之后安西四省的府兵一直不断去袭击里海北岸的西玉兹和散成一团的波斯,都需要可以逻辑自洽的理论。
所以在整个大虞,安西是绝对高浓度的皇汉聚居地。
在这里,勿遗子孙忧,恢复汉唐雄风,再造千里佛国,十世之仇犹可报(指为唐代安西军、于阗李氏政权复仇)等等皇汉理论,有非常广泛的群众基础。
哪怕是大佬森,也不得不顺应这股民意,在皇汉没有吃饱前,不能够去怀柔罗刹人。
不过在收到大佬森要求三个月攻陷察里津的命令之后,莫公棱并没有立刻开始进攻。
而是把大营稳定在东镇(基罗瓦镇),随后派出大量工兵和民夫,清理伏尔加河中间的障碍物。
诸葛武侯神弩机关炮确实厉害,但移动慢,消耗大,在野战中并不是最好的选择,更擅长守城。
最重要的是,这玩意太依赖后勤了,每分钟150-350左右的射速,还要用铜壳弹,一挺机关炮比一个连的士兵补给要求都高。
在这个时候,莫子布把机关枪弄出来是有些过于超前的。
因为此时的生产力,还不足以把子弹不要钱一般打出去,钢铁的冶炼和五金水平没有跟上,导致机关枪的子弹非常不好补给。
所以莫公棱在看到手摇机关枪的威力之后,第一选择就是保障后勤,有后勤才有战斗力,才能更好发挥大虞的武器代差优势。
而过去八年多的时间,罗斯人在伏尔加河中可‘存’了不少好东西,上游还建了几个简易水坝。
库图佐夫一面派出几十吨的炮艇不断偷袭作业大虞军队,在无可奈何的时候还会开闸放水来拖延时间。
因此在莫公棱的先通河道再攻察里津的层层推进计划下,大虞军队一直到六月,耗时一个半月才把河道疏通,然后继续逆水而上。
好在大佬森很能稳得住,没有因为夸下了三个月的海口,就面子上挂不住强行要求莫公棱必须按时完成任务。
而是亲自到前线,在宴请全军的时候,当众承认是自己的唐突了,还给军官们吃定心丸,表明自己是支持稳抓稳打战略的。
这样很多害怕太子怪罪的将领终于安心下来了,军队中那股毛躁焦急的心态开始消失,取而代之的是必胜的信心与稳步推进的沉着。
与之同时,黑海西岸的莫公泽和李兴泰,接到了皇太子大佬森要求消灭罗斯黑海舰队的命令。
两人合计一番后,觉得法军一时半会还不会进攻贝尔格莱德和特兰西瓦尼亚,那么可以趁机在陆上逼迫罗斯黑海舰队出来交战。
于是他们秘密从两地抽调军队,组成了一支四万人的陆军,在海军的掩护下,再次进入后世的摩尔多瓦。
随后不但渡过了德涅斯特河,还摆出一副向东进攻敖德萨、赫尔松,切断克里米亚半岛的架势。
征俄西路军的桂涵和黄仁勇也接到命令,他们一边不断炮击罗斯托夫,还抽调一万五千步骑向南,做出要渡过刻赤海峡的姿态。
这刻赤海峡,就是后世俄乌战争中屡次被炸的克里米亚大桥处,是黑海进入亚速海的唯一通道。
要是刻赤海峡被封锁,此战中罗斯黑海舰队就失去了最大的用处,即支援罗斯托夫,守住顿河下游。
因此到了六月中,沙皇亚历山大一世坐不住了。
他强令海军大臣,黑海舰队司令,海军上将帕维尔.瓦西里耶维奇.奇恰戈夫率领黑海舰队出海,歼灭大虞黑海舰队,增援罗斯托夫和敖德萨。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