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
根据沈菁掌握的可靠信息,一个规模很大的网络设备招标项目要在滇省启动。项目第一期合同金额高达五千多万,后续还会有二期和三期的招标陆续跟进,整个项目持续时间长达两年。
C公司作为业界的设备大厂,自然不会放过这个机会。滇省属于西南分公司的市场管辖范围,因此,沈菁当仁不让,决定全力以赴,争取拿到这个项目。她召集林海东和秦科开会,商量策略和方案。
听了沈菁对项目的大概介绍后,林海东兴奋地说道:“沈总,我们西南分公司志在必得。如果能拿下这个大单,我们今年的销售目标就能提前半年完成了。我先带两个人去打前站,根据实际情况,再决定增加人力。”
看着摩拳擦掌的林海东,秦科思索了一会儿,说道:“沈总,林总,几年前,为开拓A公司设备在滇省的市场,我跟随A公司销售人员,跟当地人打过交道。我感觉要拿下这个合同,有相当大的难度。为此,我们必须综合考虑,谨慎应对。”
沈菁笑道:“秦总,把你的想法说说看。”
秦科说道:“沈总,对于这样一个规模的招标和采购项目,一定有无数双眼睛盯上这个大蛋糕。所有设备厂商和主管部门都不会放过这个机会,所以,我们必须灵活应对。”
林海东笑道:“秦总,我们该如何来灵活应对呢?”
秦科说道:“我们C公司在业界是不可忽视的存在,产品实力和口碑都众所周知。产品好不一定就能保证中标,这样的先例在业界已经发生过很多。我们决不能高枕无忧。首先,要去疏通上层关系,为C公司的入围得到主管部门的认可;其次,我觉得我们不可能独吞这个大单,因此,要与客户面对面沟通,掌握他们的真实意图和想法。基于这样一个预估,我们就必须制定几种技术方案,看哪一个方案最能满足客户的意向和需求。说穿了,我们不能独赢,而是要双赢,甚至可能是多赢。为此,我们技术部必须提前制定几种预案,以备不测之需。”
“你有哪几种技术方案?”林海东追问道。
“林总,你太着急了。我还没开始想呢,而且,我需要你从客户那里得到反馈信息。”秦科笑道。
沈菁听了秦科的话,想了一会儿,说道:“秦总,你刚才说得非常有道理。知彼知己,才能百战不殆。我负责去做上层的关系。林总马上带人出差滇省,尽快得到第一手信息。秦总留在公司,现在就着手准备技术方案的预案,随时待命。我们全员都要行动起来,任何人都可以献计献策。不达目的,决不罢休。”
林海东说道:“秦总,技术部也要安排两个人跟随我们一同前往。你看谁合适?”
秦科说道:“技术方案科的柳雨薇、工程科的曲洪亮和技术支援科的伍明昭,这三个先跟你们去打前站。如果现场有紧急需要,我们随时再派人前去支援。”
林海东说道:“这三个人都是新员工,能行吗?”
秦科笑道:“林总,我们要相信她们,锻炼她们。这又不是一锤定音的事情,估计一个月也完不了。”
沈菁拍板了:“秦总,林总,暂时就这么定了。我们各司其职,有什么问题,随时沟通。”
(二)
秦科马上召集技术骨干开会。首先,听取她们各自负责项目的进展情况和当前遇到的问题;然后,给出问题的解决办法;接着,他把滇省的招标项目作为会议重点提出来,并重新分工:“H公司的网络工程正在紧张施工中,这是我们公司目前最重要的一个项目。我们必须如期保质保量完工,绝对不能拖销售部的后腿。李童,骆通,你俩要把全部精力都放在这个项目上,不能出现任何差错。”
李童和骆通表示她们一定全力以赴,毫不懈怠。
他接着说道:“思琛、小冬、嘉允、思远,你们四个人不但要跟进目前在进行的项目,还要分身出来,投入到滇省的这个大项目上。建民、靳晨,你们俩除了督导在执行的工程以外,也要参与进来。李楠的主要任务还是负责目前的售后技术支援工作。雨薇、洪亮、明昭,你们三人先放下手头的工作,做好交接后,协同销售部的同事,出差滇省。你们一切都听林总指挥,同时,要摸清客户的真实想法和意图,做到事无巨细,为我们后续制定技术方案,打下基础。你们在现场有任何问题,要及时跟我沟通。”
他最后说道:“滇省的这个项目不是靠一两个人就能完成的,需要大家齐心协力。D公司、E公司和M公司将是我们最大的竞争对手,所以,留在公司的同事要做以下这几件事。思琛和建民牵头,负责D公司高中低端产品的调查;思远和靳晨牵头,负责E公司高中低端产品的调查;小冬和李楠牵头,负责M公司高中低端产品的调查;嘉允和我负责调查滇省本地的网络设备厂商的产品情况;雨薇、洪亮和明昭,你们三人在出差期间,有任何关于本地厂商的信息,都要及时分享给我们。如果你们需要得到销售部的帮助,要及时提出来。大家根据各自调查的信息,与我公司的产品和典型技术方案做细致对比,找出其中的差异。你们现在有任何好的想法,都可以提出来。”
江嘉允先说道:“秦总,我明白调查D公司、E公司和M公司的产品和方案的原因,但为什么要调查滇省本地网络设备厂商的产品情况呢?且不说这些厂商是不是存在,即使有,也不会对我们构成威胁。我们是不是在做无用功?真有这个必要吗?”
秦科看着和江嘉允有同样疑问的部下,笑着说道:“嘉允的这个问题问得非常好。如果我们公司能单独拿下这个大单,我和你的调查工作则没有任何必要。但是,假如实际情况并非如我们所愿,我们该怎么办?所以,我们要做充分准备,以应对任何不可预料的情况发生。我永远相信机会将留给有准备的人。”
听了秦科的话,江嘉允恍然大悟:“秦总,我明白了。我们要以双赢或者多赢的思维,来应对这个项目的招标。”
秦科看着江嘉允,笑道:“嘉允理解得非常正确。我当然希望我们公司全部拿下这个项目。但这么大一个蛋糕,一般不会允许一个厂商独吞,这就是我要求大家做调查的主要原因。我们大家一起努力吧,力争在一个星期内,拿出真实的调查结果。”
(三)
一个星期后,秦科再次召集技术骨干开会,汇总她们的调查结果。
傅思琛首先发言:“秦总,根据我和陶建民的调查结果来分析,在高端产品的性能上,我司对D公司有碾压式优势;在中端产品的性能上,两家不分伯仲,但我司有价格优势;在低端产品的性能和价格上,两家基本持平。我司网络案例的规模和数量都要超过D公司20%。”
靳晨接着发言:“秦总,根据我和赵思远的调查结果来看,在高端产品的性能上,我司对E公司同样存在巨大优势;在中端产品的性能上,我司更胜一筹,但E公司有一定的价格优势;在低端产品的性能和价格上,两家基本持平。我司网络案例的规模和数量都要超过E公司30%。”
严小冬接着发言:“秦总,我和李楠的调查结果显示,在高端产品的性能上,我司对M公司也是有着压倒性优势;在中端产品的性能上,我司要胜过M公司,但M公司同样报出了低价;在低端产品的性能和价格上,我司还是要更胜一筹。我司网络案例的规模和数量都要超过M公司40%。”
最后,江嘉允发言:“各位同事,我和秦总不调查不知道,一调查真吓一跳。秦总真是明见,在滇省确实有一家V公司,它几乎占据了滇省低端网络设备市场60%以上的份额。在低端设备上,可以预见到它将是我们此次参加招标的最大对手。我怀疑V公司可能没有自主研发能力,很可能是使用贴牌产品。”
秦科看大家先后汇报了调查结果,说道:“大家都辛苦了。根据大家的调查结果,我有一个初步的想法。高端设备是利润最高的一块蛋糕,我们势在必得,价格由我们做主。对于中端设备这一块,我司要以同等价格和D公司竞争。在低端设备这一块,我们需要联合V公司。两家可以来一个五五开,甚至四六开,最差结果是三七开。”
“基于这样的分析,我们下一步要做两种技术方案。一种是高中低端设备全部采用我司的产品;另一种是高中端设备采用我司的产品,低端设备采用V公司的产品。比较这两个方案的价格,以指导销售部的招标报价。”
“接下来,我们需要提前跟V公司沟通,期待达成双赢的结果。我会安排柳雨薇她们三个人去跟V公司直接交流,摸清她们的想法。”
会后,秦科把自己的想法向沈菁汇报,并把自己的分析和判断一并细说出来。
沈菁说:“你想得很周到。我已经得到招标项目主管部门的消息,她们说在报价合理,又能长期合作的前提下,一定会给我司一部分合同。根据你们的调查结果来分析,她们可能就是要顾及地方企业或者其它竞争厂商的利益,才应允只给我们一部分份额。无论如何,我们一定会有收获。”
秦科说:“按照你得到的信息来看,再考虑到后续还有二期和三期的招标,我们必须和V公司联合起来,一起来参加竞标,迫使其它公司出局。这样,我们的利益才能最大化。”
沈菁说:“好,我们就按照这个基本方针来参加这次招标。我马上安排林总去跟V公司的高层接触。”
三天后,沈菁再次找到秦科,笑道:“看来需要你亲自去一趟滇省了。”
秦科说:“还没到跟V公司谈技术方案这一步,我现在去滇省,太早了。”
沈菁说:“林总给我打电话说,对方只想跟你一个人见面,否则,不跟我们谈。”
秦科不解:“我跟V公司从来没有打过交道。V公司为什么会提出这样的要求?”
沈菁笑道:“秦总,这我就不清楚了。你亲自去一趟,不就搞清楚了吗?说不定是你的老朋友想见你呢。你不要多想了,明天就出发。”
从沈菁办公室出来,秦科立即给林海东打电话,要了解现场发生了什么:“老四,这是怎么回事?”
林海东说:“老六,你安排柳雨薇三个人去拜见V公司的技术负责人,人家根本不出面见她们。她们被接待人员告知,要求负责人亲自出面。我以为是要求我出面,结果我还是吃了闭门羹。她们直接点名要你出面。你真厉害,在V公司还有这么好的朋友。”
秦科说:“老四,我根本不认识V公司的任何人。”
林海东笑道:“老六,人家点名要你亲自出面,而不是我,说明人家不认识我,一定认识你。这是好事啊,你赶快来吧。”
(四)
秦科给林海东打完电话,还是疑虑重重,不得其解。
他又想到边小琪。V公司的这个朋友会不会是边小琪的朋友呢?可能是她把他介绍给她的这个朋友,事先又没有告诉他,想给他一个惊喜。想到这里,他马上给边小琪打电话,把自己的疑问跟她说了。
边小琪笑道:“我大学同学中是有来自于滇省的一个,但他在上海工作。除他之外,我不认识其他任何人。”
“小琪,这就奇怪了。这个人点名要见我,会是谁呢?”
“你再好好想想,你以前都交过什么朋友?”
“我已经想几十遍了。你也帮我想想。”
边小琪沉思了一会儿,突然说道:“会不会是牛利军?”
被边小琪一提醒,秦科马上醒悟过来:“小琪,对,很有可能就是牛利军。我听郑雨桐说过,牛利军这家伙很有背景,连齐国胜都拿他没有办法。他一定知道C公司会参加滇省的投标,所以,才点名要见我。但是,他有必要搞得这么神秘吗?”
边小琪让秦科把C公司要参加投标的来龙去脉和应对策略说给她听,他便把自己的调查结果,以及和沈菁商量的对策说了出来。
“一定是牛利军。他利用关系,到V公司任职,这就能解释你的疑问。他要单独见你,一定有不想让别人知道的目的。”边小琪分析道。
“小琪,幸亏在北京总部的时候,我没有跟牛利军撕破脸。而且,在他离职那天,我和和气气地送他走。他应该不会嫉恨我。这个世界真是太大,又真是太小。”秦科感叹道。
“即使你当时跟他撕破脸,也没有什么。这个世界没有永远的朋友,只有永远的利益,否则,他就不可能要单独见你。你踏实肯干,光明磊落,牛利军但凡是一个想做点事情的人,就不会计较和忌恨你。基于这一点,你完全可以无所顾忌,去跟他见面。”边小琪说。
“经你这么一分析,我就没有什么顾虑了。我估计他要跟我谈合作,再让我们满足V公司或者他个人的要求。有你这样的女朋友真好,什么问题都不是问题。”秦科高兴地说道。
“凡事你不要擅自拿主意。见机行事,一定要让沈菁做最后的决断。”
“我只是去打个前站。到时候,沈菁一定需要出场。”
和边小琪通了电话之后,秦科开始盘算跟牛利军见面后,该说些什么。
他决定不打无准备之仗,马上把江嘉允找来。俩人一起再仔细研究分析了V公司的产品信息,把该记住的信息都牢记于心,并要求江嘉允跟他一起出差滇省。
听能和秦科一起出差,江嘉允非常高兴,马上着手准备出差要用到的技术资料。
秦科不知道为什么突然又想到了李童。他觉得李童在现场一定可以帮上忙,便临时决定让李童也一起去滇省。
李童自然也非常高兴能和秦科一起出差。她立即跟骆通交接了手头的工作,再向江嘉允了解有关V公司的一切信息。
第二天一大早,她们三个人乘坐飞机,飞往滇省。
(五)
上午九点,秦科带领李童和江嘉允,来到V公司办公大楼。在告知姓名后,前台接待人员说只能带秦科一个人上楼。秦科便让李童和江嘉允先回酒店等候,他有任何需要,会及时通知她俩。她俩目送秦科消失在电梯中,才心事重重地返回酒店。
江嘉允说:“童姐,会是什么人这么神秘?连秦总也不知道是谁。”
李童说:“嘉允,我问过沈总,她也说不知道是谁。不管怎么样,我俩都要随时待命。来,我们再把V公司的产品信息过一遍。”
秦科跟着接待人员,走进一间面积很大的办公室。他在一张单人真皮沙发上坐下,接待人员给他泡了一杯绿茶后,没有说话,转身离开办公室,并把门轻轻关上。
秦科打量这间看起来装修过于奢华的办公室。地上铺着厚厚的地毯;一张宽大的豪华实木老板桌和一把高高的老板椅;老板桌后面的墙上悬挂着一个大横匾,匾上写有“澹泊明志”四个行楷大字;一排摆满书籍的书架;两棵茂盛的铁树;一个五人座的真皮沙发和两个单人真皮沙发;一张实木豪华茶几。
坐了半个小时,秦科还是不见牛利军的人影,便开始闭目养神起来,似乎要睡着了。
也不知道过了多长时间,办公室门被打开。未见其人,先闻其声:“秦科老弟,你好啊!好久不见!”
秦科一下子就听出牛利军那略带沙哑的声音,睁开眼睛,站起来。他看着西装革履,满面笑容的牛利军,装着什么也不知道,极为惊讶道:“牛利军,怎么会是你?这两天,我怎么想也不记得在滇省有朋友。现在,我明白了。”
牛利军跟秦科握手后,在长沙发上坐下,笑道:“凭你的聪明,也没有想到会是我,我终于赢了你一把,哈哈。秦总,你的面子不小啊。要跟你见个面,还要我等一个星期。”
秦科笑道:“你至于搞得这么神神秘秘吗?给我打个电话,不就得了吗?”
“电话里说话,哪有面对面说话这么爽快?”牛利军笑道。
“你把我大老远叫过来,就是为了叙旧吗?”秦科笑道。
“难道你过来也只是想叙旧吗?”牛利军反问道。
“当然不是。我是为项目招标而来。”在明白人面前,秦科不再遮遮掩掩,直接说道。
“你还是那么爽快,我喜欢你这样的性格。我们是为了一个共同目标,又走到一起来了。”牛利军笑道。
“我现在该称呼你什么职务?”秦科问道。
“我现在是V公司的常务副总。”牛利军笑道。
“牛总,几个月不见,你变化这么大。从C公司总部离职后,你怎么会来到滇省呢?”
“秦总,我没有你那么聪明,只能跟着朋友瞎混罢了。”牛利军没有说实话。
“人挪活。你的选择正确。”秦科也没有追问下去。
“你怎么也从C公司总部离开了呢?是不是也受到齐国胜那个老**的排挤了?我听说齐国胜现在的日子很不好过。他活该。他咎由自取。”提到齐国胜,牛利军恨恨地说道。
“我离开北京总部,是因为我女朋友的原因,与齐总没有关系。”秦科也没有说实话。
“我离开C公司时,你跟我说离职只是一个过程,但也意味着新的开始。你离开北京总部,也升为副总,这充分证明你说的话是对的。你还说过我们不是敌人,只是处事方式和原则不同,为什么不能双赢呢?现在,我找你来,就是要达成你所说的双赢。”
“你还想跟C公司合作吗?”
“为什么不呢?我是跟你们西南分公司合作,又不是跟齐国胜合作。难道你们还要听齐国胜指手画脚吗?”
“我们当然有完全的自主权。”
“这不就结了吗?走,我们先吃饭去。”
秦科一看手表,已经十一点半了。在牛利军的办公室里,他不知不觉,等了牛利军将近两个小。他笑道:“牛利军,让我等了你两个小时,你是不是在报复我?”
牛利军笑道:“咱俩扯平了。”
“好,下次你到西州,我让你等一天。”秦科笑道。
“秦总,我了解你的为人,你不会这么做。你聪明、宽容、光明磊落,不屑于使用这些伎俩。我很欣赏你,所以,这个招标项目一启动,就想到了你。凭你周密的思维,也一定能想到了V公司。”牛利军实话实说。
“牛总,你说得没错。我是想到了V公司,但绝对没想到会遇见你。”秦科也实话实说。
“这就叫缘分。”
“牛总,什么也没谈,就去吃饭,我心里觉得有愧啊。”
“秦总,这里不能跟北京比,效率没你想得那么高。没有一个星期,你甭想把事情办完。入乡随俗,我们有多的是的时间来细谈。现在,我们要做的事情就是去吃饭。我从来就信奉吃不好,喝不好,怎么可能把工作干好呢?”
“牛总,我刚参加工作时,也是这么想的。”秦科笑道。
“秦总,所以,我俩都是同道中人啊。”牛利军笑道。
走出牛利军的办公室之前,秦科给李童打了一个电话,让她和江嘉允不用等他吃午饭。他饭后会去找她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