退位让贤 第一百九十四章 北伐!夏原吉的重要发现!

大明军事学院。

号角连天,旆旗招展。

整装待发的将士们,一个个傲然而立,嘴角边却是压抑不住的上翘。

出征的日子到了,每个人都兴奋无比。

自从张辅和朱能接到太孙殿下的命令后,便立即马不停蹄地为北伐做准备。

以往出征去打仗,都是直接调兵。

而这次却采取了“志愿”的形式。

愿意去的,自己提交申请,等待审核批准。

这在以前是不可想象之事。

封建时代的士兵,并不喜欢打仗。

只有中上层的将领,才渴望征战沙场,建功立业。

反正死得最多的,永远是底层士兵。

最终的军功,则是属于中上层将领的。

所以,士兵和将领对战争的态度,截然不同。

但在大明军事学院的新兵里面,却并不存在这一区别。

每一个学员兵,都渴望着自己能早一天上战场。

军功、赏银、升官,封爵……

丰厚的收获,极低的伤亡率,让每一个士兵心中都升起了豪情万丈。

男儿何不带吴钩,收取关山五十州。

在巨大的诱惑驱使下,一万五千名学员兵,几乎个个都递交了“申请书”,人人都想上前线。

士气之高昂,在此前的任何一支军队里面,从未有过。

但出征的名额仅有六千,一番挑选下来,只能说几人欢喜几人忧。

选上了的,自是喜不自禁。

没有入选的,便失望无比了。

好在如今大明军队正在裁军和改制。

百户以上,皆设立双主官。

一名百户,一名指导,两者同级,分工各有不同。

大明军事学院的许多学员兵,便被挑选出任指导之职。

别看官阶不高,但要知道,裁军和改制是同步进行的。

在裁撤大量军队之后,百户几乎能堪比原来的千户。

除了安排数千名大明军事学员深入各军之外,对于更高级别的将领,还有一系列眼花缭乱的调动。

按新的军制,百户之上设营,置营长和营指导。

营上设团,置团长和团指导。

团上再设旅,置旅长和旅指导。

一个旅便取代原来的一个卫所。

士兵人数从卫所的五千六百人,减少到了三千人,裁减掉二千六百人。

除此之外,有些卫所还会被整体裁撤。

让大明的总兵力,从一百八十余万,减少到八十万以下。

这仍然只是朱允熥的第一轮裁军计划。

为了保证稳定,裁军这件事,不能操之太急。

以免由此引发动乱。

新军虽然战力惊人,朱允熥有信心平息任何叛乱,可这终究是事后补救措施。

即使动乱被迅速平定,造成的损失却已无可挽回。

让其不发生,消灭在萌芽状态,才是最佳策略。

为此,在新改制的军队里面,团以上又增设了参谋,并成立军事指挥小组。

对于一般事项,团长和团指导各自负责各自的领域。

对于重大军事问题,则实行集体负责制,必须先开会决定。

如果紧急情况来不及开会的,才由军事长官决定,但必须事后汇报。

朱允熥制定了相关的军事指挥条例,令所有将领和士兵一起学习。

这些措施,都是为了从根本上改变“兵为将有”,士兵只知将领,不知朝廷的局面。

新军制下,朝廷对将领的约束大幅度加强,即使有某个将领心怀叵测,也很难率兵造反。

同时,因为有军事指挥小组存在,军队将领可以随意调动,不必再像从前一样,固定不变,仅有卫所指挥使才四处调动。

再不会由于调动,而造成“兵不识将,将不识兵”了。

因为团长调走了,还有团指导,团参谋等将领指挥。

新团长上任,有其他人辅助,也很容易掌控。

在双主官制下,裁军后的将领数量,并没有减少。

如此也保证了将领不会被贬职,能更好的稳定人心。

不过,朱允熥最终的目标,还是让大明军事学院走出去的学生,取代现在的各级将领。

这只能是一个“润物细无声”的过程。

如今已经将大量的学员安排到了基层,以后再提拔便顺理成章了。

可不管怎么说,正处于裁员改制中的大明军队,多少会有些混乱,并不适合在此时出去打仗。

扫荡北元,铲除威胁,就成了必须要做的事情。

要不然,若北元趁机发起进攻,大明必将损失惨重。

朱允熥今日所乘坐的,是大明制造局新近造出来的四轮马车。

与以前的四轮马车相比,新的四轮马车装上了转向装置,不仅车内空间更宽敞,而且转向灵活,减震也极佳,坐在上面非常舒服。

朱允熥一直不太喜欢坐轿子,一是觉得坐轿子晃动得厉害,二是里面空间相对较小,远不及马车宽敞。

从安全的角度考虑,马车也更容易装设防护装置。

看到太孙殿下前来送行,六千将士一齐单膝跪地,行军礼:“参见太孙殿下。”

“都起来吧。”朱允熥朗声开口。

刷!

将士们齐齐起身,整齐划一,只发出一道声响。

他们身着新式的军装,鲜艳明亮。

这是花了不少银子,重金令制造局编织的。

在朱允熥看来,着装也是战斗力的体现。

尤其是新军刚成立不久,走在外面,让百姓们看看将士们的着装和精气神,便会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

树立新军所向披靡的信念。

这也会反过来影响新军的士气。

朱允熥的目光扫过全军将士,那一张张坚毅且充满信心的脸庞,微微点头。

眼前这六千人,可不仅仅配备了燧发枪,还有大量的由轮子推动,用马车拉着的速射炮。

各种后勤保障也皆做到了极致。

子弹,炮弹,干粮,乃至维修工具,应有尽有。

朱允熥清了清嗓子,开口道:“一百多年前,草原蛮族统兵南下,南宋就此覆没。”

“自此之后,这片大地,便落入了北方蛮族的统治之下。”

“不知有多少生灵涂炭,多少人死于铁骑挥舞的屠刀,活下来的人,也成了他们肆意杀虐的奴隶。”

“直至皇爷爷起兵,重新恢复河山,天下百姓,才摆脱被异族奴役的命运。”

“可北元的威胁,并未彻底消除。”

“蛮族的铁骑,仍会不断南下,杀我大明的百姓,掠我大明的子民,抢我大明的财产。”

“其罪滔天,其行为之卑鄙,远胜豺狼。”

“肆虐大明沿海多年的倭寇,本宫已经将其彻底平定。”

“倭国也向我大明俯首称臣。”

“接下来,便是将北元威胁永远铲除的时刻了。”

“让我大明百姓,从此皆能安居乐业,不再受到任何外族的威胁。”

“此战若胜,你们都是我大明的英雄。”

“大明的百姓会永远感激你们。”

“朝廷也会记着你们的功劳。”

“封官加爵,光宗耀祖。”

“这一切,都要靠你们自己去争取。”

“本宫在此先敬你们一杯,以壮行色。”

说罢,朱允熥令人拿出酒,倒了一碗酒,端了起来。

下方亦有将领给全体将士每人发了一只碗,斟满了酒。

朱允熥端起酒碗,一饮而尽:“本宫就在这里,等你们得胜归来。”

啪!

他将酒碗狠狠摔在地上。

“此战必胜!”

三军将士一齐饮酒,高呼道:“此战必胜!”

“此战必胜!”

“此战必胜!”

朱允熥挥了挥手,号角吹响,三军将士,浩浩荡荡,开赴北方。

……

送走出征的大军,朱允熥返回东宫,便见杨士奇和夏原吉早已在等候着。

夏原吉自被任命为审计司的主管官员后,已被朝中官员赠送外号“鬼见愁”。

朝中各部无不被他的审计司审查出了不少问题,督令整改。

夏原吉的名声,也不胫而走。

实际上,他是一个非常宽厚仁慈的人。

此前因公出差,住在驿站。

驿站厨师烧的菜放了太多的盐,导致太咸而无法入口,便只吃白饭充饥,却不说原因,以免厨师因此而受到严厉惩罚。

类似的事情,还有很多。

有一次,他坐车在城中行走,有老百姓不小心冲撞了他的车,若换了别的官员,必定会狠狠责罚冲撞他的百姓。

但夏原吉不仅没有责怪,反而下车给其赔礼道歉。

还有一次,夏原吉带着几个随从出去散步,遇到着急赶路的人,一开口就骂他们为什么不赶快给自己避路,甚至口吐脏言,骂他蠢笨如牛……

随从将人抓住,那人得知对方是朝廷命官后也吓破了胆,但夏原吉却说,此人不过是着急赶路,才口不择言,不必因此而重责,令随从将人放了。

……

总而言之,夏原吉是那种真正的君子,胸襟宽广,为人敦厚,从不与人斤斤计较。

一个真正的老实人,打心底里与人为善的人。

但他又是一个非常有原则的人。

审计司审计出了问题,他就一定会上报朝廷,令各衙门整改,不接受任何人的说情。

令各衙门的主管,对这位“老好人”非常头疼,故而有了“鬼见愁”的外号。

见礼完毕后,朱允熥对夏原吉笑道:“让你主管审计司,只是一个过渡。”

“目的是让你熟悉朝廷各衙门的机构,也熟悉该如何审计核查账目。”

“后面将调你主管大明银行。”

杨士奇要协助他处理朝廷的各项政务,担子很重,方方面面都要管到,不可能一直亲自管着大明银行。

之前一直用杨士奇,是因为大明银行必须由自己的心腹人选掌握,而朱允熥一时间又找不到更合适的人了。

此事朱允熥也早就和杨士奇说过。

夏原吉善于理财,让他主管银行,是一个很不错的选择。

从审计核查入手,也是为了今后监督银行各分行财务账目做准备。

夏原吉怔了一下。

到了今天,朝中官员无一不知晓大明银行的重要性,甚至有人认为大明银行比户部更重要。

它的影响力实在太大了。

调夏原吉主管大明银行,无疑是他的进一步重用。

“谢太孙殿下!”夏原吉连忙拜谢:“卑职必兢兢业业,办好大明银行,以报太孙殿下知遇之恩。”

朱允熥微微点头,又问道:“今**们两人联袂前来,可是有什么重要的事吗?”

“太孙殿下,卑职在审计户部时,发现了一些问题,以为干系重大,恐危及大明社稷安宁,江山稳定,不得不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