妾本丝萝,只图钱帛 第121章 崔嘉敏自食恶果

马车猛地一个急刹,车轮在青石板路上摩擦出刺耳的声响,最终硬生生地停在了原地。

顾窈猝不及防,整个人随着惯性向前扑去,眼看就要撞上车厢前壁,却被一只修长有力的手稳稳拉住。

燕庭月手臂一收,将她重新按回座位上。

“怎么回事?”燕庭月眉头微蹙,掀开车帘一角,锐利的目光扫向前方。

马夫擦了擦额头的冷汗,声音里带着几分惶恐:“回将军的话,是信王府的人把路给拦了。他们的马车横亘在路中央,把整条道都堵死了,咱们实在过不去了。”

顾窈微微侧首,目光透过车帘的缝隙向外望去,果然看见李聿从马车上缓步而下。

他身着一袭华贵的大紫色官袍,衣袂在微风中轻轻摆动,身形修长挺拔,长身玉立,原本就凌厉的眉眼更添几分冷峻。

仿佛察觉到了顾窈的视线,他突然停下脚步,长睫低垂,侧目朝马车内投来一瞥。

燕庭月知道她们之间的过往纠葛,迟疑片刻,轻声劝道:“顾姐姐,要不……你下去与信王殿下说几句话?”

顾窈欲言又止半晌,终究什么都没说。

若是此刻贸然下车,在众目睽睽之下与李聿交谈,那么先前所有的隐忍与谋划都将付诸东流。

她轻叹一声:“罢了,我……”

话未说完,李聿已然收回目光,转身朝着王府内走去,没有留下半个字。

甚至不用顾窈开口,信王府的马车便自动让开了。

秋意渐浓,树影摇晃,枯黄的叶子落在马车上。

顾窈放下帘子,声音轻得就像那片落叶,“走吧。”

燕庭月下意识望向李聿离去的背影,握住顾窈冰凉的小手,试图给她一点力量。

顾窈感念地朝她笑笑,疲惫地靠在车壁上。

李聿一路大步流星朝里面走去,院内早有仆役们用描金屏风将一众女眷隔开,生怕冲撞了这位权倾朝野的大人物。

李聿也不进屋,只是冷冷地扫视了一圈,长生立即会意,连忙吩咐下人搬来一张红木雕花太师椅。

他就这么大马金刀地坐在花厅的石子路正中央,可放眼整个崔府,也没有人一个不字。

在场众人皆屏气敛息,连大气都不敢出。

李聿在朝中的地位说一不二,手握生杀大权,平日里行事作风更是狠辣无情,朝中大臣见了他都要退避三舍,更遑论这些内宅妇人了。

崔母战战兢兢地躲在屏风后,透过缝隙偷瞄这位铁面阎罗,想到自家女儿竟敢不知天高地厚地编排到他的头上,顿时吓得面如土色,双腿发软,若不是身旁丫鬟搀扶,险些就要当场晕厥过去。

崔嘉敏此刻才真正感到恐惧,一股寒意从脚底直窜上脊背,渗到了骨头缝里。

过了许久,崔母才强自镇定下来,狠下心来一把抓住崔嘉敏的手臂,几乎是拖拽着将她拉到江老夫人跟前,扑通一声将她按着跪倒在地。

“夫人,”她声音发颤,带着哭腔说道,“我这丫头实在是愚钝无知,绝非有意冒犯王爷。求您看在老身这张老脸的份上,在王爷面前美言几句,请他大人大量,饶过这不懂事的丫头吧。”

江老夫人心中暗自叫苦,她比谁都清楚李聿的脾气,自己若是贸然开口求情,只怕话还未开口就要被撅回来。

为了保住自己的面子,她只得板起面孔,装出一副与李聿同仇敌忾的模样,厉声呵斥道:“你们母女做下这等蠢事,还有脸来求我说情?”

崔母见求情无望,情急之下就要冲出去直接向李聿下跪求饶,她刚屈膝,李聿便一个眼刀扫了过来。

有眼疾手快的内监上前一步,稳稳地搀住了她,让她动弹不得。

“您是长辈,这礼本王不敢受,怕折了寿数。”李聿神色从容地端起茶盏,轻轻吹了吹浮沫,慢条斯理地啜饮了一口温热的茶水,语气平淡,“把人带上来。”

话音未落,只见两名身材魁梧的护卫一左一右,架着一个遍体鳞伤的男子走进厅堂。

那男子衣衫褴褛,脸上青一块紫一块,嘴角还挂着未干的血迹,显然是被严刑拷打过。

他艰难地抬起头,口中含糊不清地哭喊着:“母亲!母亲!快救救孩儿啊!”\"

崔母起初还没认出眼前这个面目全非的人是谁,待定睛细看,这才惊觉此人竟是她那向来意气风发的大儿子崔榭。

只见他的面容此刻肿胀不堪,几乎看不出人形,一双眼睛更是被打得只剩下两条细缝。

“我的儿!”崔母发出一声撕心裂肺的惊呼,踉跄着就要扑上前去。

崔榭听到母亲的声音,顿时泪如雨下,声音颤抖着哀求道:“母亲……母亲!您一定要救救儿子……儿子就快要被他们活活打死了啊!”

崔母心如刀绞,脚步蹒跚却急促,双手伸出想要抓住儿子。

可还未等她靠近,一旁的护卫迅速横臂拦住了她,力道虽不重,却足以让她无法再向前一步。

崔母挣扎着,声嘶力竭地喊道:“放开我!他是我儿子,是圣上的堂兄弟,你敢滥用私刑,我要去敲登闻鼓,告御状!”

李聿依旧端坐于主位之上,神情淡漠地摊开手中的折子,“啊……让我看看,你儿子在府中强抢民女,在京郊放利收租,逼死人命,这一年,可真够忙的。”

李聿将手里的折子丢在她脚下,居高临下地注视着崔母,语气中带着一种令人毛骨悚然的平静:“王妃,这些罪状他就是死一百回都不够,告御状的时候别忘了一齐带着,省得本王费神。”

崔母浑身一震,低头看向地上的折子,双手颤抖着想要捡起。

一目十行地匆匆看完,又瞧向崔榭,见他目光闪烁,便知道这折子上的十有八九是真的。

崔母颤抖着双手将那封折子紧紧按在胸口,她深深吸了一口气,紧紧闭上双眼,强迫自己冷静下来思考对策。

她儿子做的这些事,说大不大,说小不小,不过是些民不举官不纠的小事,就算闹出些动静来,以崔家的家底,花些银钱打点也能摆平。

可以李聿如今在朝中的威望,若是他存心要为难,她儿子丢官罢爵都算是轻的,说不好还要落得个流放斩首的下场。

想到此处,崔母心中愈发苦涩。

她明白,这一切祸事的根源,都是因她那个糊涂的女儿而起。

一滴浑浊的泪水从她布满皱纹的眼角滑落,崔母仿佛一下子老了十岁。

良久,她终于睁开双眼,目光复杂地望向跪在不远处的崔嘉敏。

“我没有女儿,来人呐,把这个疯女人送到昭狱去,崔家再无此人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