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2,我回现代运粮食! 第322章 战平州

();

3月20日,日军第四混成旅团攻陷襄城,开始向驻守平州的104师发起了进攻。

104师隶属36集团军第47军,不是蒋某人的嫡系部队,装备很落后。

虽然有一万五千多人,但是武器弹药却极其匮乏,连每人一杆枪都凑不齐,有不少人还拿着大刀片子。

哪怕是那些有枪的战士,每个人平均不到10发子弹,重武器就更加不用说了,整个104师,就一个炮兵连。

这个全师唯一的炮兵连只有两门老式的75山炮,还是上个世纪的产物,外加五门81迫击炮。

这七门大炮就是104师的重火力,也是104师唯一能反制日军的武器。

不过炮弹少的可怜,每门炮不到10发炮弹,而且打一发少一发,什么时候补充是个未知数。

所以不到万不得已,师长李宗都舍不得动用它,因为这是104师唯一的重火力,李宗把它看的比自己的命还重要。

他宁愿用步兵冲,拿人命来填,也不愿意动用这宝贵的炮兵。

可是今天,在第四混成旅团的猛烈进攻下,平州城岌岌可危,眼见日军就要突破城防,他不得不命令炮兵连发起了反击。

“命令炮兵连,对攻城的敌人进行炮击”。

参谋长看了他一眼,问道:“师座,打几发!”

李宗咬着牙。

“打五发!”

说起来有些心酸,可这就是那个年代中国军队的真实状况,炮弹比人还金贵,如果到了用炮弹的时候,那就说明,要和小鬼子拼命了。

炮兵连一个五连射,几十发炮弹打过去,瞬间便把正在冲锋的第四混成旅团给打懵了。

“纳尼,中国军队还有炮兵?”

正在前沿阵地指挥第四混成旅团进攻的玉池太郎少将很是不解。

按理说如果守城的军队有炮兵的话,在他刚开始进攻的时候就应该会炮击。

可是这仗都打了几个小时了,他一直没有看到国军的炮火拦截,这也让他产生了一个错觉,以为眼前的这支中国守军没有炮兵。

在旅团长伊藤秀夫在通天谷被杜子腾打死以后,参谋长玉池太郎因祸得福,荣升旅团长一职。

这次越过黄泛区,进攻平州,是他履任第四混成旅团长的第一场攻城战,所以他野心勃勃的要在平州打一个漂亮的翻身仗,给士气低迷的第四混成旅团鼓鼓劲。

在发现城内的守军还有炮兵以后,玉池太郎立即命令第四混成旅团的炮兵联队对守城的104师进行了更加猛烈的炮击,同时还呼叫了飞机前来支援。

“轰轰…”。

只是一瞬间,平州城便陷入一片火海之中。

在小鬼子的飞机轰炸下,平州古城墙被炸的多处坍塌,小鬼子在坦克装甲车的掩护下,又一次对平州城发起了猛烈的攻击。

“师部,师部,这里是前沿阵地,我需要支援,重复,我需要支援”。

前沿阵地的呼叫此起彼伏,都是呼叫支援的,师长李宗意识到,平州城已经到了最危险的时刻。

他咬着牙下达了命令。

“命令炮兵连,将所有的炮弹都给我打出去!”

参谋长大吃一惊。

“师座,不留一点吗?这可是炮兵连仅有的一点存货了”。

李宗苦笑着摇了摇头。

“再不打,怕是没有机会了”。

果然,炮兵连刚把几十发炮弹打出去,在天上盘旋的鬼子飞机就发现了他们。

小鬼子飞机瞬间呼啸而至,对着炮兵连的阵地就是一顿狂轰乱炸,104师唯一的炮兵连在这次轰炸中损失殆尽。

失去了炮火支援的104师处境更加艰难,日军在坦克的掩护下,从倒塌的城墙缺口冲进了平州城。

104师没有专门的反坦克武器,对付坦克只有一个办法,那就是组织敢死队,用“**”对付它。

说白了就是在身上绑上**,钻到坦克的肚子底下,拉响导火索引爆。

坦克最薄弱的地方就是底盘和履带,一旦底部被炸,不要说小鬼子的小豆丁坦克,就是鹰酱的谢尔曼,也照样歇菜。

小鬼子不是**,在一辆坦克被伏在暗处的国军士兵引爆后,他们的防范更加严密。

只要一发现有人靠近,坦克后面的小鬼子步兵就会开枪扫射,再加上坦克上面的机枪虎视眈眈,很多104师的敢死队员还没有爬到坦克前,就已经**军打成了筛子。

随着越来越多的小鬼子冲进平州城,104师的处境也变得愈发艰难,到处都是要求支援的电话。

可是师长李宗却无能为力,因为他已经没有援兵可派。

就连原来负责保护师部指挥所的警卫连,现在也只剩下一个警卫排了。

就在这个时候,一个负责警戒的战士跌跌撞撞的跑进指挥所,向他报告。

“师座,敌人的坦克离我们已经不到五百米了,我们没有反坦克武器,根本拦不住,你们还是赶紧转移吧”。

警卫连的战士刚离开,参谋长就告诉了他一个更加残酷的事实。

“师座,我刚接到几个团长打来的电话,我们很多战士已经没有了子弹,现在全凭一副血肉之躯在和小鬼子肉搏,估计坚持不了多久了”。

这是比坦克抵近指挥所更让李宗痛苦的消息。

他艰难的把头转向电报员。

“178师那边有消息了吗?”

电报员苦笑着摇了摇头。

李宗心里一沉,援兵未至,104师却已经弹药耗尽,看来这次104师已经到了生死存亡的关口。

他默默的从腰间掏出自己心爱的勃朗宁**,大声下达了命令。

“传令下去,将带不走的文件全部销毁,全师准备突围!”

在104师弹尽粮绝,准备从平州城突围的时候,在鲁山的36集团军总部,总司令李家玉望着墙上的地图,正在发呆。

36集团军下辖47军和14军,其中47军下辖104师和178师,14军下辖第10师和83师,全军合计近八万人。

36集团军看起来兵强马壮,每个师都是一万多人的加强师,实际却是一个烂摊子。

由于36集团军是杂牌军,不是蒋某人的嫡系部队,无论是武器配备,还是供给,都是最差的,还经常克扣。

这也导致36集团军的武器配备严重不足,弹药更是缺乏,每次打仗都是精打细算。

在李家玉的计划中,由104师守平州,178师负责策应,一旦战事不顺,104师就在178师的策应下,退向鲁山。

相比一马平川的平州城,鲁山地处崇山峻岭中,地势险要,更加利于防守。

在104师发出求援信号以后,178师就从鲁山出发,准备接应104师回鲁山。

没想到178师刚从鲁山出发没有多久,就遇到了小鬼子的穿插部队,立马就打了起来。

这一接上火,周围的小鬼子就像蚊子嗅到了血一样,蜂拥而至,将178师团团包围了起来。

这下别说去救援104师了,连178师能不能回到鲁山都成了问题。


本章换源阅读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