办公室里死寂的空气仿佛凝固成了冰块,沉甸甸地压在每个人心头。手机屏幕上那猩红的匿名指纹,像烧红的烙铁,烫在武修文的视网膜上,留下灼痛的残影。他能清晰地听到自己血液冲刷耳膜的轰鸣,也能感受到四面八方投来的视线:震惊、探究、鄙夷、幸灾乐祸……无数道目光织成一张无形的网,将他牢牢困在中央,动弹不得。
隔着几张办公桌的距离,黄诗娴的脸色依旧惨白,握着手机的手指用力到骨节泛白,微微颤抖。但她的眼神,在最初的惊怒之后,却燃起了一团近乎决绝的火焰。她猛地吸了一口气,胸膛起伏,像是要对抗那冰冷的窒息。她的目光穿越人群,死死锁定了武修文,里面没有退缩,只有一种无声地宣告:别低头!
就在这时,教导主任梁文昌终于从巨大的震惊中回过神来,他用力清了清嗓子,那声音干涩得像砂纸摩擦:“肃静!都肃静!”他几步走到办公室中央,脸色铁青,眼神锐利地扫视全场,“一张来历不明的照片,几句匿名的污蔑!就值得你们这样议论纷纷?!教师的基本素养呢?都给我回到工作岗位上去!这件事,学校会彻查!在调查结果出来之前,任何人不得传播谣言,否则严肃处理!”
他最后几个字咬得极重,带着不容置疑的威严。嗡嗡的议论声被强行压了下去,老师们纷纷垂下头,或坐回位置,或假装忙碌,但空气中那股诡异的暗流并未消失,只是暂时沉入了水底。武修文能感觉到那些目光像无形的钩子,依旧黏在他的背上。
林方琼脸上惊愕的表情还未完全褪去,她看着梁文昌,又飞快地瞥了一眼窗边的黄诗娴和僵立原地的武修文,嘴唇动了动,似乎想说什么,最终还是紧紧抿住,低头翻开了教案,只是那翻页的动作又急又重,泄露出她内心的不平静。赵皓星则皱紧了眉头,目光在武修文身上停留片刻,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审视和担忧。
“武老师,”梁文昌转向武修文,声音低沉而凝重,“你跟我来一趟。”他又看了一眼黄诗娴,“黄老师也请稍等片刻。”
武修文只觉得双腿灌了铅,每一步都走得异常艰难。他能感觉到黄诗娴的目光一直追随着他,像冬日里唯一的光源。梁文昌的办公室门在身后关上,隔绝了外面那些针扎似的视线,但并未隔绝那沉重的压力。
“坐。”梁文昌指了指沙发,自己也坐到了办公桌后,眉头拧成了一个疙瘩,“说说吧,昨天晚上,到底怎么回事?那张照片……”他顿了一下,似乎在斟酌措辞,“影响太恶劣了!匿名帖直接发在教师大群里,现在恐怕连局里都知道了!‘师德败坏’、‘深夜留宿’、‘衣衫不整’……这每一个词都是能把人钉死的钉子!”
武修文喉咙干涩发紧,他强迫自己抬起头,迎上梁文昌审视的目光,将昨夜黄海涛突然来访、自己发烧淋雨、黄诗娴收留照顾的经过,艰难地复述了一遍,声音嘶哑低沉,每一个字都像从砂砾中挤出来。他刻意强调了高烧和暴雨的客观情况,也提到了黄海涛对妹妹的过度保护,以及自己今早离开时的清醒状态。
“梁主任,事情就是这样。我……我和黄老师之间,清清白白!绝无任何逾矩之处!”武修文的声音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颤抖,但眼神却异常坚定,“我可以用我的前途,用我的人格担保!这是污蔑!是有人蓄意为之!”
梁文昌沉默地听着,手指无意识地敲击着桌面,发出沉闷的笃笃声。办公室里的空气几乎凝滞。过了好一会儿,他才长长叹了口气,语气复杂:“修文啊,我相信你的为人。李校长当初力排众议把你招进来,就是看中你的品性和能力。但是……”他话锋一转,眼神锐利,“人言可畏!现在这照片铁证如山,传得沸沸扬扬,你一句‘清清白白’,别人凭什么信?尤其是匿名者直接点出‘师生恋’这个最敏感的雷区!还有黄老师哥哥那个眼神……太容易引人联想了!局里如果介入调查,压力会非常大!”
“我知道……”武修文的心沉了下去,巨大的无力感攫住了他。叶水洪!一定是叶水洪!这阴毒的手段,比直接开除他更狠,是要彻底毁掉他赖以生存的名誉和根基!
“当务之急,”梁文昌站起身,走到窗前,背对着他,“第一,你和黄老师都要保持冷静,谨言慎行!任何过激的反应都可能被解读成心虚!第二,学校会立刻启动内部调查,我们会找黄海涛了解情况,也会查匿名帖的来源。第三……”他转过身,目光落在武修文苍白的脸上,“你原定的家访计划,今天……照常进行!”
武修文猛地抬头,眼中满是错愕。这种时候,还出去家访?
“越是这种时候,越不能自乱阵脚!”梁文昌的语气斩钉截铁,带着一种老教育工作者特有的沉稳,“教学工作是你的本分!学生的事不能耽误!顶着压力,把该做的事情做好,用行动证明你心里装的首先是学生!这比任何辩解都更有力!明白吗?”
武修文怔怔地看着梁文昌,一股复杂的热流猛地冲上眼眶。他明白了梁文昌的用意。这是在风暴中心,为他强行开辟一条路,一条用责任和行动来对抗污名的路。
“我……我明白了,梁主任!”武修文用力地点点头,声音里多了一丝力量。
“去吧。”梁文昌挥挥手,“记住,稳住了!天塌不下来!”
走出梁文昌办公室,走廊里异常安静,但武修文能感觉到那紧闭的门后,有多少双耳朵在竖着。他挺直了背脊,目不斜视地走向自己的办公桌,开始收拾家访需要的笔记本、学生资料。他能感觉到那道熟悉的目光一直跟随着他:黄诗娴还坐在窗边的位置上,没有动。
他深吸一口气,拿起东西,走向门口。经过她身边时,脚步不由自主地停顿了半秒。他不敢看她,只低声快速地说了一句:“我去家访了。”声音干涩。
“嗯。”一个极轻、却异常清晰的回应传来,带着一种不容置疑的坚定,“小心点。”
这三个字,像一颗投入死水的小石子,在武修文冰冷的心湖里,漾开了一圈微弱的涟漪。他不敢停留,加快脚步走出了办公室。
正午刚过,阳光却显得有些有气无力。武修文骑着那辆旧自行车,穿梭在城中村狭窄、喧闹的街巷里。空气里混杂着饭菜香、鱼腥味和劣质煤球燃烧的气息。按照学生信息登记表上的地址,他找到了小浩的家。那是“握手楼”群中的一栋,光线被挤压得十分微弱。
狭窄的铁门打开,一股淡淡的霉味混合着消毒水的气味扑面而来。开门的是小浩,一个瘦小的男孩,穿着洗得发白的校服,看到武修文,他局促地低下头,小声喊了句:“武老师好。”声音细若蚊蝇。
“小浩好!”武修文努力让自己的声音听起来温和自然,尽管心头的重压丝毫未减。
屋子很小,一眼就能望到头。一室一厅的格局,陈设极其简单,却收拾得异常干净整洁,甚至可以说是一尘不染。地板光可鉴人,不多的几件家具摆放得一丝不苟,连沙发上的靠垫都拍打得棱角分明。然而,这种过分的整洁,却透出一种冰冷的空旷感,缺少了普通家庭应有的那种随意的生活气息和烟火气。屋子里静悄悄的,只有老式挂钟单调的滴答声。
“老师,您坐!”小浩指了指那张硬邦邦的木沙发,自己则手足无措地站在一旁。
“你爸妈……不在家?”武修文环顾四周,问道。
小浩的头垂得更低了:“爸爸……在邻市的工地。妈妈……在码头那边帮人补渔网,要……很晚才回来。”
他的声音越来越小,带着一种习惯性的麻木。
武修文的心揪了一下。他站起身,温和地说:“老师能看看你平时学习的地方吗?”
小浩点点头,带着武修文走进小小的卧室。靠窗摆着一张旧书桌,桌面同样收拾得整整齐齐,课本、作业本码放得像刀切过一样。书桌上方贴着一张课程表,字迹工整。然而,最吸引武修文目光的,是旁边墙上挂着的那个小小的塑料挂篮,里面塞满了各种颜色、大小不一的便利贴。他忍不住走近了几步。
那些便利贴密密麻麻,字迹各异,显然出自不同人之手,但内容却惊人地相似:
【浩仔,饭在锅里热着,记得吃完写作业。妈妈今天赶海,晚归】
【浩,冰箱里有包好的饺子,自己煮。别碰煤气!妈妈去批发市场了】
【儿子,爸这月工资汇了,抽屉里有钱,自己买点吃的。听妈妈话】
【浩仔,明天降温,加衣服!抽屉第二格有感冒药。妈妈加班】
【浩,对不起,妈妈今天回来更晚了。钱在桌上,你去楼下吃碗面。作业写完早点睡】
其中一张贴在冰箱门上的便利贴,字迹被不知是水渍还是油渍晕开了一大片,显得格外刺眼:
【浩仔,妈妈今天赶海,饭在锅里热着。自己吃。对不起……又晚归了】
那个“对不起”三个字,几乎被油污完全吞噬。
武修文的目光久久停留在那张被油污浸染的便利贴上,心脏像是被一只无形的手紧紧攥住,闷痛得几乎无法呼吸。这哪里是一个家?这分明是一个由无数张便利贴勉强维系起来的、冰冷的生存驿站!小浩那过早的沉默、那份与年龄不符的谨慎自律,还有他近期作业里偶尔流露出的疲惫和恍惚,瞬间都有了最残酷的答案:隐形留守儿童。父母在生活的重压下疲于奔命,用一张张纸条代替了陪伴和温度,而孩子则在无人注视的角落,过早地学会了自我管理,也过早地失去了童年的色彩和安全感。
他想起自己山区老家那些同样沉默的弟妹,想起父亲佝偻的背影和母亲粗糙的双手,一种深切的同病相怜和无法言说的酸楚猛地涌上喉咙。他深吸一口气,压下翻涌的情绪,转过身,尽量用最平稳的语调问小浩:“平时……都是自己照顾自己吗?”
小浩点了点头,依旧垂着眼:“嗯。习惯了。”
“学习上……有没有觉得特别吃力?或者……晚上一个人,会不会害怕?”武修文放柔了声音。
小浩飞快地抬了一下眼,又迅速低下,摇了摇头:“不怕。作业……都会做。”他停顿了一下,声音更低了,“就是……有时候……有点……想妈妈。”最后几个字轻得几乎听不见,却像重锤砸在武修文心上。
他沉默了几秒,伸出手,轻轻拍了拍小浩瘦削的肩膀。男孩的身体几不可察地瑟缩了一下,随即又僵硬地挺直。这个细微的动作,让武修文心里又是一阵发怵。
“小浩,你很棒!真的,比老师小时候厉害多了。”武修文的声音带着前所未有的郑重,“自己能把学习和生活安排得这么好,非常了不起!以后……学习上或者生活上遇到任何困难,随时都可以来找老师,好吗?老师办公室的门,一直为你开着。”
小浩猛地抬起头,眼睛里第一次流露出清晰的惊讶和一丝不确定的光,他看着武修文,嘴唇动了动,最终只是用力地点了点头:“嗯!谢谢武老师!”
离开小浩家那栋压抑的“握手楼”,外面的喧嚣和阳光竟让武修文感到一阵短暂的眩晕。他推着自行车,在嘈杂的街巷里慢慢走着,脑海里交替闪现着那张油污的便利贴和小浩沉默的小脸。自己身上那所谓的“污名”,与这孩子日复一日独自面对的冰冷现实相比,似乎都显得……有些遥远了。
他拿出手机,屏幕上依旧干干净净,没有想象中的狂轰滥炸,只有几个未接来电,来自李浩。但武修文知道,这平静只是表象。他点开那个置顶的、备注为“国际厨房”的小群。群里异常安静,最后一条信息还停留在昨天下午郑松珍发的“今晚菜单:红烧排骨 蒜蓉菜心!”。然而,就在几秒前,一条新消息突然蹦了出来。
【松珍不是真】:@所有人!气死我了!气死我了!你们看到群里那个匿名狗放的东西了吗?!哪个**干的!老娘要是知道是谁,非把他/她嘴撕烂不可!诗娴!修文!你们还好吧?!千万别理那些烂人!我们信你们!
几乎是同时,林小丽的消息也跳了出来:
【小丽不小】:诗娴姐,修文哥,我刚下课才看到!太过分了!完全是污蔑!我们都在!需要做什么随时说!@诗山有娴 @武
武修文握着手机的手指微微收紧。冰冷的屏幕似乎也因为这简短却充满力量的话语,透出了一丝暖意。他盯着那两个名字,那个属于黄诗娴的头像依旧是灰色,没有回复。一股强烈的冲动涌上心头,他想立刻发点什么,哪怕只是一个“谢谢”。但手指悬在屏幕上方,最终还是没有落下。此刻任何回应,都可能被有心人截图、放大、扭曲。梁文昌的叮嘱言犹在耳。
他默默收起手机,长长吐出一口浊气,推着自行车,汇入了更嘈杂的人流,朝着下一个学生的家走去。阳光照在他略显单薄的背上,拉出一道长长的影子,带着一种沉默的倔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