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零小神医,高冷团长不禁撩 第80章 聚宝盆里,种下第一株药

“小芷,那孩子走了?”

厨房里,赵秀娥探出个头,脸上那笑意怎么也藏不住。

她说是忙活,其实耳朵一直竖着,外面的动静听得一清二楚。

自家闺女那点被人戳穿心事后的小慌乱,还有陆向东那小子越来越大胆的举动,她这个当**,心里跟明镜似的。

“嗯,走了。”

姜芷嘴里**糖,声音含糊不清。

她站直身子,佯装镇定地走进堂屋,随手拿起簸箕里的一株药材,眼神却怎么也无法聚焦。

“娘看啊,向东这孩子,是真实诚。”

赵秀娥擦着手从厨房出来,笑呵呵的。

“知道你累,不声不响就守在门口,不像村里有些嘴碎的,光说不做。”

姜芷含糊地“嗯”了一声,没接话。

脑子里乱糟糟的,全是那个男人转身离去时,烧得通红的耳朵。

赵秀娥看女儿这副模样,心里乐开了花,也不说破,只把灶上温着的热水端过来。

“行了,别忙了,都大半夜了,赶紧睡吧,看你眼底下都快有黑圈了。”

“知道了,娘。”

姜芷放下药材,端起水碗小口喝着。

温热的水流滑过喉咙,却没能压下心头那点奇异的燥热。

这一夜,姜芷睡得并不安稳。

梦里交替出现的,是“鬼见愁”上漫山遍野的森森白骨,和陆向东那双黑得能将人吸进去的眼睛。

还有那颗糖,甜得发腻。

第二天,她是被院子里的一阵浓郁香气勾醒的。

是白米粥独有的醇厚米香,还混着一丝丝肉的鲜味。

姜芷疑惑地披衣起身,走到院子里,厨房的烟囱正冒着袅袅的炊烟。

“娘,今天怎么起这么早?”

她走进厨房,赵秀娥正往灶膛里添柴。

“不是我。”

赵秀娥回头,脸上的笑容比外面的晨光还灿烂。

“是向东那孩子,天刚蒙蒙亮就来了,说是怕咱们娘俩没吃的,特意从县城弄了肉和白米,非要给咱们做早饭。”

姜芷一愣。

她走到锅台边掀开锅盖,一口大锅里正“咕嘟咕嘟”熬着雪白的米粥,粥里飘着细碎的肉末和青翠的野菜,香气扑面。

另一边的小灶上,陆向东高大的身躯微微弓着,背对着她,手里拿着锅铲,盯着锅里。

他听到动静回头,看到是姜芷,耳根瞬间又开始泛红。

“醒了?”

“嗯。”

姜芷看着他的背影,和这满是烟火气的厨房格格不入,心里泛起一种奇妙的违和感。

“粥快好了,我给你煎了两个鸡蛋。”

陆向东说着,用锅铲将两个煎得金黄滚圆的荷包蛋盛进碗里,上面还细心地撒了点盐花。

他把碗递过来,目光沉沉地看着她。

姜芷默默接过,视线落在碗里那两个荷包蛋上。

一个溏心,一个全熟。

正是她和娘平日里最喜欢的熟度。

这个男人……心思什么时候变得这么细了?

“向东啊,你快别忙了,哪有让客人一大早来做饭的道理。”赵秀娥笑得合不拢嘴。

“婶子,我不是客人。”

陆向东立刻反驳,话说得又快又急,说完才发觉不妥,脸上的热度更高了。

他偷偷瞥了姜芷一眼,见她正低头小口吃着荷包蛋,并没有反驳的意思,心里那点紧张顿时变得暖暖的。

吃过早饭,赵秀娥识趣地找借口去了大队部,把空间留给了两个年轻人。

院子里一时安静下来。

“那块地……接下来你打算怎么办?”还是陆向东先开了口。

他已恢复了那种沉稳可靠的团长气场,只是那双眼睛在看着姜芷时,总带着压不住的温度。

“地得养着,急不来。”

说起正事,姜芷也恢复了平日的冷静理智。

“火烧和石灰只能处理表面的阴邪湿气,但地力亏空得厉害,得让它自己缓几天。之后我会让社员们把河泥和牲畜粪肥翻进去,再养个十天半个月,才能开始种东西。”

“需要什么,跟我说。”

“人手,工具,肥料,只要我能弄到的,都给你弄来。”

姜芷看了他一眼,嘴角微微勾起:“陆团长现在口气可不小。”

“给你办事,口气不大点怎么行。”陆向东说得理所当然。

他往前走了一步,高大的身影将姜芷完全笼罩。

“姜芷,我知道你本事大,一个人也能把事情办得妥帖。但你现在不是一个人了。”

他顿了顿,声音压低。

“你还有我。”

姜芷的心脏,被这四个字狠狠撞了一下。

这话的力道,比昨晚那颗糖猛烈百倍。

她有些狼狈地移开视线,看向院里的草药,强装镇定:“我什么时候不是一个人了?”

“从你答应给我治病开始,就不是了。”

陆向东的回答快得不假思索。

这简直就是耍无赖。

姜芷又好气又好笑,刚想反驳,李铁就从院门外急匆匆地走了进来。

“团长,姜医生。”李铁敬了个礼,脸色严肃。

“说。”陆向东立刻恢复了军人的姿态。

“我们的人一直盯着县城那个院子。今天早上,院子里出来一个骑自行车的生面孔,他去了黑市,买了不少米面,还有……女人用的雪花膏和红头绳。”

李铁压低声音汇报。

女人的东西?

那个戒备森严的院子里,还有女人?

“盯住他,查清那个女人的身份。”陆向东果断下令。

“是!”李铁领命,又补充道,“还有,我们的人发现,这两天,有不少生面孔在咱们红星大队附近晃悠,有几个人眼神不对劲,总往‘鬼见愁’那边瞟。”

“鱼儿开始闻到腥味了。”姜芷冷笑一声。

她搞出这么大动静,就是要把那些藏在暗处的眼睛都吸引过来。

现在看来,效果不错。

“让兄弟们都警醒点,别打草惊蛇。”陆向东吩咐道,“把那些人的脸都记下来,查查底细。”

“是!”

李铁敬礼后,匆匆离去。

院子里再次恢复了安静。

“看来,你的‘聚宝盆’,很快就要迎来第一批‘贵客’了。”

陆向东看着姜芷,眼神里带着担忧。

“来的不是客,是狼。”

姜芷的眼神也冷了下来。

“不过没关系,我的地盘,是龙得盘着,是虎得卧着。”

这话杀气腾腾,让陆向东都心头一凛。

但随即涌起的,是更强烈的骄傲。

这才是他看上的女人。

冷静,强大,杀伐果决,又心怀慈悲。

他忍不住伸出手,想像昨晚那样。

手伸到一半,又猛地顿住。

姜芷察觉到他的动作,挑眉看他:“陆团长,还有事?”

陆向东的手在半空中尴尬地蜷了蜷,最后若无其事地收回,清了清嗓子。

“我是想说……注意安全。”

憋了半天,就憋出这么一句。

姜芷“扑哧”一声笑了出来。

看来,这男人开窍是开窍了,但火候还差点。

不过,这样也挺好。

“知道了。”她站起身,伸了个懒腰。

初升的朝阳洒在她身上,勾勒出一层金色的轮廓。

“我去看看我的宝贝药材,陆团长自便。”

说完,她转身走进了堂屋。

留下陆向东一个人站在院子里,看着她的背影,紧绷的嘴角,忍不住微微上扬。

...

“养地”的日子,对红星大队的社员们来说,简直是种甜蜜的煎熬。

眼看着那片黑乎乎的“鬼见愁”一天比一天金贵,可姜芷不发话,谁也不敢上去动一锹土。

终于,在火烧石灰净化的第三天,姜芷发话了。

她说,地里的阴邪湿毒虽已祛除,但土地本身元气大伤,如同大病初愈的病人,需要进补。

这“补药”,便是河底的淤泥和村里积攒了一年的牲畜粪肥。

大队长赵大山一听,二话不说,抡起村里的大喇叭,嗓子吼得比铜锣还响。

“全体社员都有!神医发话了!给咱的宝地进补!男人下河挖泥,女人挑粪上山!工分,翻三倍!”

命令一下,整个红星大队彻底疯了。

青壮年“嗷嗷”叫着跳进冰冷的河水里,干得热火朝天。

妇女们捏着鼻子,将黑臭的粪肥一担担挑上山,脚步却比谁都轻快。

整整七天,混着草木灰的沃土被一层层铺上新肥,原本的“鬼见愁”彻底脱胎换骨,成了名副其实的“聚宝盆”。

终于,在第十天,天刚蒙蒙亮,赵大山的大嗓门再次响彻云霄。

“通知!吃完早饭,扛上家伙,村口集合!今天,咱们的聚宝盆,要开耕了!”

整个村子瞬间引爆。

家家户户都跟过年似的,一个个跟打了鸡血一样,扛着农具就往村口冲。

等姜芷和陆向东不紧不慢地走到村口时,黑压压的人群已经把路都给堵死了。

赵大山扯着嗓子,脸红脖子粗地维持着秩序。

“都别挤!排好队!今天上山的人,工分照旧三倍!听神医指挥,谁敢乱来,扣他一年底分!”

这话一出,原本嘈杂的人群,瞬间鸦雀无声。

所有人的目光,齐刷刷地落在姜芷身上。

姜芷脸上没什么表情,只是淡淡地点了点头。

“出发。”

一声令下,浩浩荡荡的队伍,朝着“聚宝盆”开拔。

翻开表层的土,下面是湿润又肥沃的黑土,散发着一股草药和泥土混合的奇异清香。

“神了!这土闻着就得劲!”一个老农抓起一把土,放在鼻子下面闻了闻,一脸陶醉。

“黑得都快流油了!这要是种上庄家,一准儿能长出金棒子来!”

村民们议论纷纷,看着这片土地的眼神,像在看自家的传家宝。

“都安静。”

姜芷站在山坡最高处。

“这片地,地力尚虚,不适合种那些肥力过猛的庄家。”

她从随身携带的布包里,拿出几包用油纸包好的东西。

“种药。”

她拿起一包黑色的种子,展示给众人。

“这里曾经是阴煞之地,净化后,最宜种药。”

“这叫‘地龙籽’,性喜阴寒,种在这里,能吸收土壤里残存的阴气,药效比别处强三成。”

她又拿起一截干枯树根。

“这是‘赤阳藤’,最爱阳光,种在向阳坡,能中和地龙籽的寒性,平衡阴阳。”

村民们听得一知半解,但他们懂一件事——跟着神医干,准没错!

“芷丫头,你说咋种,咱就咋种!”赵大山第一个表态。

在姜芷的亲自划分和指导下,开荒工作有条不紊地展开。

整个“聚宝盆”,热火朝天。

陆向东没参与劳作,他带着李铁和王柱,像三尊门神,守在外围。

他的目光看似随意地扫过人群,不放过任何一个可疑的细节。

他心里清楚,“青囊阁”那群人,行事诡秘,心狠手辣。

今天这么大的场面,正是他们派人前来探查虚实的最好时机。

突然,陆向东的视线凝固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