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抄古诗词,我把历史写成小说 第274章 为什么不直接灭了南唐?

();

第二百七十四章,为什么不直接灭了南唐?

“这个问题很好解释啊……”

“怎么说,楼上的解释解释!”

“直接把教授召唤出来就行了啊!”

京大教授清风时雨:“来了来了,复来大神写小说,最注重的就是逻辑,虽然也有好些人物感觉像没逻辑一样,但是,没逻辑才是真实的人物性格。”

“教授,你要不要回头看一看你的发言,你这说的啥啊!”

“估计是教授也没办法自圆其说,紧张了,哈哈哈哈……”

京大教授清风时雨:“那就单说这本小说里面的情况啊,为什么柴荣不直接灭了南唐呢。我个人分析,有以下几点原因。首先,就是灭国很难!大周军队的核心,是步兵和起兵,很缺乏水军。江南则是水乡。虽然现在打胜了,但南唐各省各地都还有其他军队,并且南唐建国已经几十年了,已经有了成熟的行政体系和文化认同。你就算打赢了,然后呢?你得花很多时间很多精力去平叛,去消化、安抚。必然会导致兵力分散,消化不良。”

“有点明白了……现在的南唐就相当于宋朝的汉人,柴荣就相当于金人。南唐里面像辛弃疾和那个造反的什么大帅那样人的人一定也不少。”

“是的是的,打败军队容易,但要消化统治这个国家,就很难了。”

“到时候到处起义军,柴荣的不对光分散在各地剿匪平叛去了。说不定契丹分分钟南下,打柴荣个措手不及呢!”

京大教授清风时雨:“楼上这位书友说的很对。北方契丹才是心腹大患,不说灭了南唐以后缴费平叛,如果打下去,在灭南唐过程中,契丹北汉说不定都会从背后偷袭。甚至还有其他的政权,也可能趁着两国死战,从边边角角上下手,吃一口好处。”

“如果柴荣非要灭南唐,南唐估计也会爆发出最后的殊死反抗,战争就会变得异常的漫长和激烈。”

京大教授清风时雨:“是的,这都是很现实的问题。但是如果不灭南唐,好处就多了。首先,钱袋子和粮袋子有了,这纯粹就是吸别人血来供养自己。其次,和其他国家之间会有个缓冲,避免了和南方国家的直接接壤。并且,还能给以后攻打其他国家,留个榜样作用——反正打败了还是做什么国主,也没必要那么拼命。”

京大教授清风时雨:“等柴荣灭了契丹北汉,统一北方,到时候回过头来再打南唐,那就轻松容易的多了。到时候没了腹背受敌的隐患,就是个专心的打。并且让南唐做了一段时间附属国,人心也就没那么齐了。”

“我的天……写个小说要考虑这么多东西?怪不得我写的小说总是签约不了呢!”

“这确实,有些可怕了……”

“这个逻辑无敌完美……看来以后看复来大神的小说,还得专门带个教授当翻译啊!”

“哈哈哈哈,教授既然出现了,就顺便解释一下那首诗呗。”

“提到这首诗,我不得不说,南唐灭亡的真是合理啊,他不被打败才不合理呢!”

“确实,南唐这个国家皇帝到皇子再到下面的臣子,感觉都是那种文弱书生、颓废艺术家的气质。”

“南唐都被打败了,去帝号了,成了江南国主了,都这个时候了,李从嘉还在写什么晚妆初了明肌雪,春殿嫔娥鱼贯列。服了服了!”

“这一句啥意思啊?”

“我感觉这一句意思是,晚上美女化了妆,皮肤很白很嫩,一群宫娥走了上来,就像会所里面选妃一样……”

“额额,李从嘉是不知道南唐在打仗吗?不都打了快三年了吗?”

“但是,李从嘉知道又能怎样呢?你让他上战场,这不纯粹添乱吗?”

“你还别说,他这种不争权夺位的皇子,确实不用操心国家的战事,就是个纯粹的享乐啊。”

“咋滴,这种人也能洗白?一个皇子,被整个国家供养着,国家有难了,享乐还很正常?”

“兄弟,古代封建社会,不是现代什么纳税人供养啥啥的……古代封建社会,一个国家,就和我们现在的公司是一样的,都是私人的,老子死了儿子继承的。某公司的老板,他大儿子厉害,进了董事会,小儿子就是个瞎玩的富二代。现在公司出了事了,小儿子能干嘛,他还不是照样玩,这种情况多了去了!”

“这个例子好有道理啊……这么说,赵构的那些大臣们,还有三国里面也提到吴国的那些大臣,都是自己国家灭亡了,继续到下一个朝代当官,这就说的通了啊!就相当于跳槽了吗,虽然跳到对面对付老东家有点不厚道,但也不能说多么罪大恶极!”

“民族国家怎么能和公司一样呢!”

“教授教授,还是先来讲解一下这首诗吧!”

京大教授清风时雨:“好的,这一首并不是诗,而是词,虽然他长的很像诗。题目也表明了,这首词的词牌名叫做《玉楼春》。”

京大教授清风时雨:“直接看词吧,先看上阕——晚妆初了明肌雪,春殿嫔娥鱼贯列。凤箫吹断水云间,重按霓裳歌遍彻。这两句的意思是:嫔妃宫娥们刚刚化完了晚妆,晶莹的肌肤如雪般洁白透亮。她们在春日的宫殿里,如游鱼般一个接一个地整齐列队。笙箫之声悠扬激越,仿佛要吹断水云之间的联系。重新奏起著名的霓裳曲,歌声响彻云霄,直到曲终。上阕词写的依旧是宫廷夜宴的盛大场景,明肌雪,不但写出了宫娥的美貌和肌肤,更表明了宫殿内灯火通明的奢华。”

“李从嘉这小子就没别的事干了吗?宫廷酒宴,天天都是这一套!”

“我也想要这一套啊……”

京大教授清风时雨:“再来看下阙——临春谁更飘香屑?醉拍阑干情味切。归时休放烛光红,待踏马蹄清夜月。翻译过来就是:宫中是谁又在临春阁飘洒香粉?我带着醉意,情不自禁地拍打着栏杆,这种欢愉的情味真是深切动人。宴席散罢归去时,不必点燃红烛照明了。就让马蹄踏着那清亮的月色回去吧!”

京大教授清风时雨:“结尾两句奇峰突起,从极闹写到极静,从极浓烈写到极清雅。堪称神来之笔,也表明李从嘉那种淡然的心境。”

“确实挺淡然的,国家都快亡了也毫不在意!”